一、《科學與無神論》雜志是在黨中央關于堅持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廣大干部和群眾,堅持開展唯物論、無神論宣傳的精神指導和直接關懷下而創辦起來的。它的主辦單位是中國無神論學會,由中國科協促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聯盟專門委員會協辦。現在暫定為雙月刊,由《科學與無神論》雜志編輯部負責經常性編輯業務。從申請籌辦到今天正式出版這期試刊號,總共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它的粗疏和幼稚是意想之中的事。我代表編輯部向有關的領導和同志們,向廣大的讀者,誠心誠意征求批評指正意見。
二、中國無神論學會是成立于1978年的老學會,1997年復會,作了較大的調整。在思想任務上,它從一般的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宗教理論,宣傳戰斗的無神論,轉移到高揚科學無神論,破除愚昧迷信,全面維護宗教信仰自由的公民權利,推動“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這樣,與中國科協兩科聯盟委員會不約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兩科聯盟委員會自1995年9月舉辦“捍衛科學尊嚴,破除愚昧迷信”研討會以來,始終有中國無神論學會的成員積極參與。因此,在無神論學會復會時,在組織上也有了變動,由單一地社會科學工作者組成,更新為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工作的兩部分同志組成,而且大都有一定的哲學素養。《科學與無神論》編輯部的指導思想和組成人員,總的說,套用的也是中國無神論學會的框架。
三、關于《科學與無神論》的宗旨和任務,在《發刊詞》中有概略的說明。就近而言,它是“科教興國”的馬前卒,長遠些說,它要為提高全民素質盡力。這說起來很抽象,而事實上有非常明確的針對性。我們知道,國家將工作著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經歷了多少淚與血的代價才爭得來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則是更后一些的事,最終將這一認識化為“科教興國”的行動綱領,在我認為,是黨中央最英明的戰略決策。這是我們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們民族的希望所在,得來實在不易。但幾乎與此同時,封建迷信的沉渣泛起,與海外所謂“新時代”、“新宗教運動”的神秘主義潮流相呼應,不斷進行干擾,顛倒真假是非,危害社會安定,其最突出的表現,是給群眾性健身活動的“氣功”加以開發種種“神功”的職能,把歇斯底里的大發作,當作這種神功有效的“實踐”證明;致令一些江湖騙子、神漢巫婆,自封為什么“大師”、“宗師”、“高功夫師”等等,堂而皇之地走上了我們的新聞媒體和出版物,走進了我們某些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受到了某些“科學家”、“文學家”、“教授”、“學者”的支持和鼓吹。從“神功”滅火到“神功”指導衛星發射,轟動域外的丑聞就發生過多起,至于算命打卦、測字、看風水,迷信數的吉兇,幾乎成為某些建筑行業和企事業的例行公事。由此形成兩種沖擊頗強的勢力,其一在思想文化領域,反科學、反理性被視為一種“前衛”、“先鋒”思潮,或者調侃科學和理性的無能,或抨擊科學的罪惡和理性的有害,把西方的社會問題,轉嫁到科學理性方面,提倡認識上的內省和直覺,精神上的恍惚和白日夢,力求用“東方神秘主義”取代國家的現代化。其二在社會層面,大力神化“大氣功師”,促使以“神功”為信仰內容,以“宗師”崇拜為核心,以師徒關系為紐帶的封建宗法團體紛然出世,以最最“科學”的名義作偽造假,妖言惑眾,或騙財騙色,致人死殘、家庭破裂,或破壞法制,制造事端。此二者,都起著損害人的身心健康,敗壞國民素質的惡劣作用,對青少年一代為害尤甚,事涉民族前途,國家未來,當然不能等閑視之。
四、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是依法治國的重要規定。我們堅定不移地維護這種權利,但必須作全面的理解。
西方爭取宗教信仰的自由,是同資產階級革命同步興起的,是啟蒙運動,包括無神論在內,反對一神教黑暗統治的一項勝利成果。它促進了政教的分離,也把科學、哲學和文藝創作從神學中解放出來,使教育擺脫了宗教的控制,宗教信仰問題由此變成了公民個人的私事。也就是說,宗教信仰自由,不但指公民有信教的自由,有在多種宗教信仰中自愿取舍的自由,而且也有不信教的自由,宣傳無神論的自由。從歷史上看,宗教信仰自由更多的是維護公民不受宗教組織和宗教思想的羈絆,以便于個性獨立,個人全面發展,以及自由參與全部社會文化活動的一種權利。現在國外有些勢力,把這種權利作了與歷史事實完全相反的解釋,圖謀用宗教重新把人鉗制起來,服從某些勢力別有用心的操作。這是一種倒退,不能掉以輕心。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建立在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基礎上的先進組織,它的世界觀,它的指導思想,它的組織原則,要求它的黨員必須是無神論者,盡管《黨章》沒有這種硬性規定,特許者例外。
一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干部,求神拜佛,或參加某種宗教團體,是違背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行為,為黨紀所不許。在這里,宗教信仰問題,不屬于個人私事。但是,這種規定或要求,絕對不適用普通公民,不適用于共產黨以外的任何人,包括非黨的科技人員和教育工作者。非黨公民的宗教信仰問題,只接受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宗教信仰自由的民主權利同憲法規定的其他民主權利一樣,都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不論用什么手段,干涉普通公民信教或不信教,或改信他教,都沒有憲法根據,都是不合法或違法的。任何公民一旦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受到侵犯,也應該同其他公民權利受到侵犯一樣,訴諸國法,從法律中尋求保護。同樣,借口宗教信仰問題擾亂公共秩序,也是觸犯了國家法律。我們正在從事民主法制的建設,我們每個公民都享受它帶來的權利,也應該接受這方面的約束。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種宗教信仰并存的國家,有多神主義和無神論共生的歷史文化傳統。現有的五大宗教,土生土長的只有道教一家。漢唐以來,佛教、伊斯蘭教和天主教、基督教等先后傳進我國,以各自的特色融入我們的社會,活躍和豐富我們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事實上,所有這些宗教,包括道教和其他信仰形態,都與占統治地位的儒家觀念發生過沖突,各宗教之間也矛盾不斷;至于“神滅”和“神不滅”,有“鬼”論和無“鬼”論的論戰,歷代都有發生。但從總體上說,不同信仰都是融合在一個大的共同的體內,相互承認甚至相互學習、相互吸收。歷史上所謂“三教合一”,就反映了這種趨向,因此,在我們國家沒有像西方曾經有過的那類宗教排斥、宗教仇視、宗教迫害和宗教戰爭。這是一項最優秀的傳統,史稱和而不同、不同而合。
中國傳統具有寬容和兼容的精神,宗教信仰自由不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因而也不像西方那樣成為民主革命最重要的思想任務。
然而這不是說現在什么問題都沒有了。近代史上的“教案”事件,即帝國主義向中國強行推銷基督宗教所引發的文化沖突以及在我們國內制造的所謂“吃教”與“仇教”的沖突,就是我們至今也不應該忘記的教訓。基督教要占領中國,是一再公開宣示的計劃,從19世紀中期到今天,從來沒有停止過它的實施。這是一種宗教文化侵略,與正常的宗教傳播和民眾的自由選擇有根本性質的區別。中國的教徒,絕大多數是愛國的,他們同全國人民一樣地參加反帝反封建主義和建設新中國的各項活動,他們發起三自愛國運動,吸引更多的信徒參與,在推動社會進步事業上有著獨特的作用,他們的信仰當然應該受到尊重,他們愛國愛教的行動,應該得到聲援。我國的少數民族同漢民族一樣,大都有自己傳統的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必然會與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取長補短,以至推陳出新。但這都應該是各民族自己的事,依靠本民族自己處理。因此,在對待少數民族宗教問題上,必須持謹慎的、負責的態度,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但是,任何一種具體的宗教形態都有自己的歷史,沒有哪個民族先天必定要信仰某種宗教,也沒有哪種宗教只能歸某個民族信仰,尤其是對世界性宗教而言,更是如此。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宗教同民族混為一事,宗教是后天給予的,民族是與生俱在的;所以宗教信仰可以自由選擇,民族沒有選擇的自由,而宗教信仰自由的民主權利,各個民族平等共享,沒有例外。當今世界上發生的惡性事件,從恐怖活動、民族斗爭到地區戰爭,幾乎很少不與宗教信仰問題有聯系;一些政治勢力,煽動宗教情緒,挑起民族仇恨,以達到他們另外的目的,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我們從事無神論宣傳,要提請公眾注意,保持警惕,要力所能及地揭示真相。
五、在《科學與無神論》雜志中,我們將適量地介紹一些宗教知識,說明神是人造的,宗教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但更多地要結合破除神鬼迷信,進行科普宣傳。因此,我們確實需要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聯盟,并為促進這種聯盟而努力。哲學在這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它既可以為鬼神辯護,也有能力培育科學的世界觀。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哲學工作者,在培植科學世界觀方面充分發揮作用。我們的刊物需要多方面的關照和支持。
從人類的全部發展史看,宗教的存在,有神論的存在,將是持久的、長期的。但從具體的文明趨向看,科學的每一進步,都會使宗教活動的地盤縮小一些;在科學與宗教發生沖突的地方,一般是宗教有神論向科學無神論讓步,神學從科學求解,這可以說是一條規律。在振興中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無神論者與宗教界的仁人志士聯合在一起,為反對種種反科學、偽科學的言行,為破除愚昧迷信、擊退封建沉渣的猖獗而共同努力。在民主革命階段,在新中國初期,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與宗教界就有過這方面的良好合作。
(原載《科學與無神論》1999年9月創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