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匯率波動特征的計量分析
- 高艷
- 725字
- 2019-09-21 04:02:48
第二章 均衡匯率決定理論與影響因素分析
對于中國特有的國情來說,研究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給出正確的匯率理論及匯率政策改革的理論依據(jù)顯得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的討論非常熱烈,一些西方國家政府指責人民幣被人為低估。2013年7月IMF發(fā)布的《2013年第四條磋商工作人員報告》認為,人民幣仍然被中度低估,幅度為5%—10%,國際收支也長期順差,人民幣匯率具有升值的壓力。2015年9月華泰證券指出,2012年以后,整個世界的經(jīng)濟都開始放緩,中國經(jīng)濟也進入了新常態(tài),中國的國際收支也逐漸縮小,資本流入占GDP的比重降低,同時美聯(lián)儲加息預期導致資本流出,加速了人民幣貶值的幅度,最后中央銀行的量化寬松政策及2012年救市政策使M2增速過快,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加,這些因素都導致了2012年以來的貶值趨勢。另一方面,在金融領域,我國正面臨向市場經(jīng)濟全面轉軌的重要階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將市場化的基礎性作用提升為決定性作用,需要尋找正確的匯率制度改革思路,需要有正確的理論作為改革匯率形成機制與確定適當?shù)娜嗣駧艆R率的依據(jù)。2015年人民幣匯率升值和貶值的壓力共存,雙向波動特征更加顯著。中央銀行規(guī)定,“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可以解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的問題,也可以使未來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繼續(xù)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適合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匯率政策對我國經(jīng)濟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匯率決定理論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經(jīng)濟活動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是當代經(jīng)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