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協調信息的推理機制研究
- 杜國平
- 686字
- 2019-09-21 03:50:28
第一章 緒論
1.1 司各脫法則
對于各種知識信息,我們經常會遇到包含不協調信息的知識系統。例如,至少在下列場合常常如此:
1.人類早期關于自然的認識;
2.神話傳說,歷史記載;
3.人們的經驗、常識;
4.倫理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法律系統;
5.帶有辯證法思想的形而上學理論;
6.包含不同宗教的信仰體系;
7.一些呈現爆炸性增長的科學理論系統;
8.計算機數據庫中的海量信息。
在處理這些系統的推理問題時,如果僅僅使用經典邏輯作為推理工具,那么一旦涉及到不協調的知識信息,就會遇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北京時間2009年6月1日法國航空公司的AF447航班在大西洋上空失事,機上228人全部遇難。法國航空安全調查部門主管阿爾斯拉尼安稱,失事飛機在最后時刻出現了多個系統故障。這架飛機最后時刻發出的自動訊息顯示,在收到前后矛盾的飛行速度顯示后,自動駕駛儀停止運轉。由此可見,法航飛機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收到前后矛盾的數據信息后,自動駕駛系統停止運轉。
為什么在接受到相互矛盾的數據信息,自動駕駛系統就會停止運轉呢?
因為現行的智能系統其最底層的邏輯工具一般都是經典二值邏輯系統。而在經典二值邏輯系統中,有一條重要的定理:├(α∧﹁α)→β,該定理表明,從相互矛盾的信息可以推出任意結論,即矛盾蘊涵一切,這就是司各脫法則(Scotus Law)。這表明:在包含不協調信息的知識系統中,如果我們使用經典邏輯作為推理工具,那么任何結論都可以從該系統中推演出來。這種爆炸性的結果對于一個知識系統來說顯然是災難性的,是不能容忍的。
為了合理地使用這些大量存在的、包含不協調信息的知識系統,在推理上又不至于導致這種災難性的結果,我們必須研究包含不協調信息的知識系統的推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