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產業論
- 汪月波
- 2398字
- 2019-08-30 18:13:24
第一章 音樂產業概述
從社會發展來看,人類社會的變革與當代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連,技術特色影響了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傳播方式。石器時代、鐵器時代、農業時代、工業化時代、電子時代等年代稱謂都是由技術賦予的,而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的生產方式又是以產業化形態進行的。據記載,第一次產業革命時間為1770—1840年,依據于蒸汽動力和工廠化大革命;第二次產業革命時間為1890—1920年,依據于電子和石油的變革。由此,典型的技術變革會促發人類生產模式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引發產業聯動革命,從而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音樂產業,就是在技術更迭和產業集群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音樂產業屬于文化產業建設的一個子方面,文化產業的核心建設包括“廣播電影產業、音樂產業、印刷和電子出版產業、廣告產業與網絡設計等”[1]。音樂產業的建設要放在文化產業的大范圍中去思考與定位,它的發展離不開廣告收入、觀眾參與、技術支持和文化產業中周邊產業的支持和影響。那么,什么是音樂產業?音樂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怎樣界定?音樂產業本身具有怎樣的特性?研究音樂產業的目的在哪里?這些是本書需要回答的問題和筆者研究音樂產業的初衷所在。
音樂產業是藝術和商業的結合體,是音樂藝術在社會市場中的傳播運作模式。從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英美等國的音樂產業已經走過了12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20世紀極為興盛的唱片工業時期開始,到以磁帶、CD為代表的音樂制作時期,再到現在的數字音樂產業時期,每次新技術被應用到音樂產業中,人們總能在新的音樂傳播方式中尋找到新的音樂商業模式。而音樂產業無一例外地在新技術的推動下,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即使是在互聯網盜版肆虐的狀況下,音樂產業也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
在英美等國的音樂產業發展中,業內有一個著名的3P理論引起了筆者的關注:
(1)Powerful Product:優質內容。指音樂產業如果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其優秀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優秀的作品包括歌曲、演唱會、優秀的演奏家和歌手等。
(2)Proper Perspective:合理預期。指音樂產業的從業者對產業的運轉要有清晰的認識,音樂產業的業務鏈條很長,從業者要對產業鏈條的建立認識準確。
(3)Professional Attitude:專業態度。指音樂產業中的從業者要了解音樂產業中的相關專業內容,如音樂版權、音樂法律、行規等。
從3P理論我們可以看出,音樂行業的核心價值是為市場源源不斷地提供好作品——優質內容,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音樂作品、沒有音樂創作者,音樂銷售就無從談起,音樂產業就不存在。只有具有優質內容的好作品才能從根本上激發聽眾的消費欲,這是音樂產業發展的命脈。合理預期指的是對音樂產業的產業鏈認識。唱片和唱片公司是一個歌手發展事業并獲取相關收益的主要媒介,唱片公司的管理者、歌手的經紀人、演藝中介、贊助商、律師、錄音師這些人都能從歌手的市場化運作中獲益,這就是以歌手和唱片公司為核心形成的音樂產業鏈條模式。唱片的持續價值讓人們更加注重唱片合約和音樂版權的重要性,它們成了音樂產業增長收益的核心。專業態度指的是音樂產業在市場運行中,要借助一定的法律知識才能規范行業發展。掌握音樂法律知識是從事音樂產業人士必備的專業知識,如版權和著作權、音樂協議與合同、音樂出版和版稅分配等相關知識。音樂版權創造了一種財產利益,可以幫助所有者在音樂生涯中累計資產。本書認為,音樂版權是音樂產業中最具價值的資產。
美國著名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頓在《競爭優勢》一書中,這樣界定產業概念:“產業界定應該包括具有強大關聯的細分市場,與其他細分市場間關聯微弱的細分市場,有時可能成為獨立的產業?!?a id="w2">[2]依據這一觀點,文化產業中的細分市場之一——音樂產業,在自身的發展和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集群。其實,筆者有關音樂產業的研究在2009年就已經展開,經過幾年的研究積淀,真正取得收獲的是2015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一年的訪問學習中。英國利物浦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產業課程是世界范圍內頗有知名度的專業課程,其學科帶頭人和專業老師對全球音樂產業的發展研究居于世界領先水平。關于音樂產業,學校開設以下系列課程:音樂與城市、流行音樂研究、音樂與法律系統、音樂管理、流行音樂的歷史研究方法、音樂產業全球化和相關論文寫作課程,通過在這里的學習,使本書作者形成了音樂產業認識觀點。
首先,筆者在這里要強調的是:音樂產業的發展是基于世界流行音樂的發展而發展的,也就是音樂產業的研究一定要放在流行音樂的層面上(關于這點,在下面還有詳細論述)。從20世紀初流行音樂在美國誕生開始,音樂產業也開始了其發展歷程。現場音樂演出形式、唱片媒介時期、無線電和電視媒介時期、磁帶和CD媒介時期,這些媒介的更替其實標志著不同的音樂產業模式。而流行音樂的發展,對這些媒介的銷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引發了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樂沖擊波。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大不列顛文化入侵”現象,是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士樂隊”進入美國主流音樂市場的歷史事件。從此,英國搖滾樂隊紛紛登陸美國,并且徹底改變了流行樂和搖滾樂的發展歷史,這不僅是英倫音樂的進入,也標志著英倫文化進入了北美地區。披頭士樂隊在英格蘭的利物浦成立和發展,成立之初他們耳濡目染美國的藍調音樂和著名搖滾明星“貓王”的熱門歌曲,同時加入了他們自己的音樂想法,樂隊成名來到美國之后他們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搖滾音樂現象,而這一現象帶來的最直接的市場效應就是唱片銷量的暴漲和演唱會觀眾的增加,這是音樂產業發展的高峰時期。美國、英國乃至其他英語國家的音樂產業由此進入了快速的資本積累時期,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歌手本人和他們所簽約的唱片公司。
流行音樂的發展帶動唱片的銷量增加,使音樂產業獲得長足發展,搖滾樂和披頭士樂隊成為音樂產業發展高峰期的典型事件。筆者非常有幸,能夠來到披頭士樂隊的家鄉利物浦,近距離感受到披頭士樂隊的魅力并了解他們成長的歷史。利物浦是筆者認識音樂產業內涵的最直接來源,這座城市有著極強的音樂特征,它本身就是音樂產業發展的鮮活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