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本書結構和主要內容

第一章是“服務和服務業:若干基本問題和研究難點”。首先討論服務的定義和特征,即非物質性和不產生有形產品,以及這個特征的含義和對生產者、消費者的影響。接下來討論服務的分類、不同類型服務的特點及其帶來的理論研究難點。這一章還專門討論了精神和心理需求對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影響。近年來,信息和網絡帶來許多重要變化,例如克服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和生產消費的扁平化等,對服務業特征和業態等帶來新的重要影響,本章對此有扼要介紹。

第二章是“服務業比重上升:真實增長與名義增長”。本章對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比重上升的含義做了較為詳細的討論。服務業比重上升,既有服務量實質增長的貢獻,也有服務價格上升相對較快的貢獻。文中提出決定服務業比重上升的四個主要因素,即“一實三名”,一個真實增長因素是指服務消費“量”的實在增長,三個名義增長分別指服務相對價格上升、服務專業化和外移以及自我服務轉為市場化服務。作者還指出,從靜態看后幾種增長是“名義”的,從動態看它們都蘊含著真實變化,有重要意義,積極的意義體現在專業化分工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同時,也帶來物價持續上升等長期壓力。

第三章是“中國服務業:階段特征、國際比較及偏差解釋”。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之前服務業發展緩慢,最近十年發展加快,比重持續上升。但與國際上相同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比重仍然偏低。本章簡要回顧了制約中國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結構、消費率、全球制造基地、城市化水平等國情特點和發展階段的影響,也包括改革滯后、開放度偏低等體制因素的影響。

第四章是“中國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對制造業的影響”。這是本書中學術性最強的一章,作者使用規范的計量經濟學方法,用中國第二次經濟普查數據,研究中國服務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對制造業的影響,包括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和平均效率水平分布的異質性、服務業全要素生產率對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服務業和制造業在對外開放度、稅收負擔、全要素生產率及其他方面的差異等。結論是,服務業的總體效率提升對制造業總體效率的提升有顯著影響。

第五章是“政府與市場的合理分工:以公共服務業為例”。首先討論公共服務的雙重性質:經濟和社會,事業和產業,公平和效率。接下來在區分基本公共服務和非基本公共服務的基礎上,提出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和基本公共服務的不同要求。還分析了與公共服務相關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包括邊際效應、平均效應和公共服務的機會成本等,理解在公共服務領域中實現政府和市場合理分工的重要性。

書中第六章、第九章和第十章都研究文化產業,但有各自的定位和角度。第六章是“經濟利益與社會價值的權衡:以文化產業為例”,重點從歷史和意識形態的角度研究文化和文化產業,簡要分析其中相互沖突的觀點,展現了不同時期經濟利益和社會價值的取舍與平衡。近些年,文化產業+互聯網發展極為迅速,產業性質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也是一個分析重點。這一章還指出,中國在文化傳統和市場規模方面的獨特優勢,使文化產業必將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七章是“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服務業創新”。“+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服務業展現出增長引擎的力量。在網絡經濟和大數據時代,技術創新、內容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三位一體。創新產生了“平臺”式產業組織、“推送”和“搜索”式服務供給方式、“粉絲經濟”式市場渠道以及自助和互助服務的興起、共享經濟的發展等,還特別分析了大數據時代創新邏輯的改變及其重要意義。

第八章是“全球化時代的服務生產與消費”,文中討論了服務貿易的特點和復雜性及其為統計和研究工作帶來的難點,描述了近些年服務貿易和服務業跨國投資的迅速發展及其推動因素,研究了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分析了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對整個服務貿易的重要影響,特別是信息服務自身可貿易、降低交易成本、遠距離精準服務能力提高和解決市場信任問題等因素的影響。這一章還重點分析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第九章到第十二章是四個服務業部門的研究。第九章是“文化產業的經濟學分析”,從經濟和產業角度分析文化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主要內容有:文化產業具有勞動生產率高和反經濟周期效應等特點,文化產業在微觀層面、中觀層面和宏觀層面的特點,文化產業的創新特征、產業鏈和集聚效應等。還提出了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強調要處理好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大眾文化和小眾文化等若干重要關系。

第十章是“全球價值鏈視角下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模式變遷研究——一個演化經濟學的視角”。文中介紹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進步對動畫電影產業全球價值鏈帶來的多重影響;從產業、企業和貿易三個方面分析產業發展模式變遷過程,著重分析了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的價值鏈分工與產業比較優勢的關系,分析了市場主體不斷創新提升競爭力和向價值鏈高端發展的過程,以及市場機制如何引導產業發展模式轉變。作者還分析了這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對未來產業政策的方向提出建議。

第十一章是“保險業視角下的生產服務業特性與創新”。對保險業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著重討論了保險業作為服務行業的特點、保險業與制造業產業特征的比較等。特別分析了“保險 +互聯網”這種新業態,從多個角度探討了互聯網發展對保險業服務內容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帶來的影響。關于今后發展趨勢,作者提出了混業經營、市場化制度變革、加強資金集聚和配置功能、互聯網保險覆蓋面擴展和滲透度深化、市場競爭加劇等趨勢。

第十二章是“新的信息技術條件下政府的決策與服務”。分析互聯網對政府服務的多種影響。著重從精準定向調控經濟、發現行為異常的市場主體從而加強市場監管、準確有效提供個性化公共服務等方面做了分析。文中還分析了信息技術發展對公共數據開放提出的要求,政府及時開放長期積累的海量公共數據,公民、市場主體和社會組織就能夠對數據價值進行挖掘,創造新的生產力。這一章也分析了信息技術發展對現有行政體系運行帶來的挑戰和應對之策。

第十三章是“服務經濟理論:挑戰及創新”。互聯網大數據能提供及時足量透明的對稱信息,似乎正在改變信息經濟學所強調的“信息不完備”的前提。文中分析了信息服務的價格形成機制對傳統微觀經濟學理論提出的挑戰,大數據提供的精準定向和差異化調控能力對傳統宏觀經濟理論的挑戰,網絡經濟中成功者高回報導致收入差距擴大對社會公平帶來挑戰等。這一章還研究了互聯網大數據對人類學習思考模式和研究方法產生的深刻影響。總之,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經濟現實表明,理論需要創新和發展。

第十四章是“中國服務業展望:巨大創新空間和發展潛力”。從國際比較、國情特點和互聯網產業發展等多個角度,展望中國服務業發展前景。國際經驗顯示我們進入服務業加速發展時期,國情特點要求服務業加快發展,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世界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和活躍的商業模式創新都將為服務業發展帶來強勁推動力。今后中國服務業可能呈現出速度更快、比重更高的發展趨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上思县| 石柱| 东至县| 贺州市| 林甸县| 民和| 湄潭县| 红桥区| 红原县| 庄浪县| 大城县| 铜川市| 五寨县| 独山县| 秭归县| 手游| 枝江市| 陇西县| 永宁县| 洛阳市| 崇信县| 林口县| 芦山县| 泊头市| 当涂县| 台安县| 石柱| 芜湖市| 潢川县| 偃师市| 新余市| 巴塘县| 开化县| 美姑县| 河西区| 衡阳市| 宜宾市| 苏尼特左旗| 淮滨县|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