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易翻譯學
- 陳東成
- 1175字
- 2019-09-06 16:27:29
學者點評
(以姓氏拼音為序)
《大易翻譯學》以易治譯,以易弘譯,是譯學中一大創新型研究成果。陳君如能以易學為體、譯學為用,并雙向發揮,必然在兩方面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有關易學方面,“三易”之說必須擴展為“五易”之說,方能彰顯譯學中意義交換及視野融和的目標,是以為勉。
——國際易經學會會長、美國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成中英
譯學界給翻譯的定義林林總總,但是就其凝煉與精當而言,首推《大易翻譯學》的表述:生生之謂譯;就像翻譯標準各說紛紜,人們還是普遍信奉“信達雅”三字一樣。我國傳統哲學強調“生生”為宇宙的根本原理,認為“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討論翻譯,或可把上述名言改為:“二語交際,化生翻譯,譯文生生而變化無窮焉。”這里,二語指兩種不同的語言。用兩種語言交際就產生翻譯,譯語生生不息,譯事、譯理、譯史延綿發展。《大易翻譯學》的作者傳承國粹,以易治譯。這是難得的既弘易又弘道的譯學新論。
——《上海翻譯》主編、上海大學教授方夢之
《周易》乃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國文化與智慧之寶庫。《大易翻譯學》蹊徑獨辟,以《周易》的“道”“理”闡釋現代譯學,展示了譯學研究的中國特色,拓寬了譯學研究的中國視角。
——澳門理工學院教授蔣驍華
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陳東成教授學貫中西,精思深研《周易》與翻譯學,嘗試結合二者,構建會通體系,完成《大易翻譯學》杰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來鴻邀請賜言,與有榮焉。特賦《東成教授大易翻譯學贊》排律一首,祝賀學志圓成,更上層樓!
東西道理古今同,
成就名山德業隆。
教藝相長時損益,
授研互惠歲枯榮;
大家切磋琢磨久,
易傳思量斟酌重;
翻典圓神玄妙巧,
譯文信達雅恢宏;
學無止境勤為岸,
贊美三才仰圣功。
——臺灣師范大學教授賴貴三
《大易翻譯學》出入中西,歸本大易,推陳出新。展卷讀之,便覺別有風味,耳目一新,遂作《東成大易翻譯學好》詩一首以贊之。
東西南北你也她,
成功釀蜜筆生花。
大作宏輝爭祥報,
易苑精髓喜上嘉。
翻閱典章添新頁,
譯帶一路通天塔。
學研創新宜自覺,
好生莊重頌中華!
——《中國科技翻譯》主編、中國科學院教授李亞舒
融合中西文化,體悟先圣之意,建構大易翻譯學,轉換話語系統,再顯大易精義,立成器為天下利。
——《周易研究》副主編、山東大學教授林忠軍
《周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座高不可攀的巔峰,令凡人卻步,引智者癡迷。東成教授顯然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用中國哲學來論中國譯學之事,上接天理,下接地氣,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他的這部《大易翻譯學》是一部難得的、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譯研究。
——中山大學教授王東風
本書作者立足《周易》所承載之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援易入譯”,系統闡釋當代翻譯學的新話題。其價值性、合理性及科學性如何,讀者自有思考與判斷,但作者堅持探索,孜孜于“易”與“譯”的研究,這是極其值得肯定與支持的。
——香港浸會大學教授譚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