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戰略:企業成功轉型的力量
- 胡世良
- 2747字
- 2019-10-23 18:19:35
前言
我長期關注和研究企業轉型及商業模式創新。企業成功轉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生態戰略是其中重要的驅動因素之一。近幾年來,“生態系統”日益成為企業戰略和商業管理的熱詞。
生態系統建設有多重要,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隨著創新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企業之間的競爭已從以產品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的競爭上升到企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如今,生態戰略正成為眾多企業的重要戰略選擇。
“要么創造生態,要么融入生態”成為行業競爭的游戲規則。“產品型公司值十億美元,平臺型公司值百億美元,生態型公司值千億美元”,這是流傳在互聯網行業的一個說法。打造生態型公司,將成為眾多企業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生態系統”最早是自然科學用語,這一概念被引入商業領域則相對較晚。1993年,詹姆斯·穆爾(James Moor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第一次提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通過眾多學者的逐步完善,生態系統正在成為商業競爭的一場革命。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帝國。阿里巴巴是如何起家的?是如何取得成功的?1999年,馬云正式辭去公職,創立了阿里巴巴,就是要做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開始,阿里巴巴通過平臺開放、免費、制定平臺規則,吸引大量賣家,打敗eBay,做大了電子商務平臺。在此基礎上,阿里巴巴通過戰略聯盟、投資并購,不斷拓展業務版圖,從而成就了阿里巴巴今天的輝煌。阿里巴巴為什么會成功?概括起來就是貫徹執行馬云提出的建設商業生態系統而不是商業帝國的思想。可以說,阿里巴巴是生態戰略成功的杰出代表。
智能時代已經到來,技術的高速發展、全球化的快速演進、新商業模式的大量涌現以及新市場和新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可以說,生態戰略是企業以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的必然選擇,生態戰略也是商業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生態戰略在商業競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態戰略之所以能發揮威力,關鍵在于生態戰略順應開放化、平臺化、跨界融合化、互聯網化的發展趨勢,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為生態戰略有效對接社會資源提供了強大動力。
生態圈與價值鏈最大的區別在于,價值鏈強調如何利用企業已經擁有的內部資源從而形成競爭優勢,而生態圈則強調企業如何通過建設一個價值平臺,通過平臺有效整合外部資源從而形成新的生態優勢。生態優勢不再是零和博弈,它強調的是共贏、共生、共融。生態優勢不再追求“為我所有”,而是“為我所用”。在生態視角下,價值的創造、獲取和超額利潤來自于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以及客戶參與的共同創造,而不再是企業的內部價值創造活動。所以,打造生態優勢是企業適應更加不確定性的環境變化的客觀選擇,要求企業從“管理好所擁有的資源”轉變為“管理好不擁有的資源”。
研究發現,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生態圈是越來越多企業走向成功的重要特征。蘋果、谷歌、騰訊、淘寶、華為、萬達等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打造一個強大的商業生態圈。其實,生態戰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為什么集貿市場生意紅火,為什么有影響力的論壇、展覽會吸引眾多贊助商和數以萬計的參會人員,其本質也是很好地實施了生態戰略。因此,企業要有更大的發展,就需要從更大的格局上牢固樹立生態思維,實施生態戰略,有效整合外部資源,在產業重構中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我們常常只看到實施生態戰略成功的企業,而看不到實施生態戰略不成功或失敗的企業。其實,實施生態戰略也是有風險的,為生態而生態是最大的風險。生態戰略取得成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構筑生態基石、打造有影響力的平臺、實現跨界融合、推進資本經營和營造良好的內部生態,這些正是本書探討的主題。
本書分析研究了大量實施生態戰略而取得成功的國內外企業,以打造商業生態圈為主線,全面闡述了企業生態戰略進化之路,總結和提煉出生態戰略成功的基本框架和戰略邏輯。通過閱讀本書,你會慢慢了解到,無論商業環境怎樣變化,打造商業生態依然有章可循。依照本書給出的生態戰略的基本要素,遵循生態規律,堅持互聯網思維,一定能幫助企業打造健康的商業生態,帶領企業轉型走向成功。
本書共有九章內容,對生態戰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循序漸進地研讀;對生態戰略比較熟悉的讀者,則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章節閱讀。
第一章對企業轉型面臨的環境變化進行了介紹,提出企業要成功轉型需要重塑新優勢,即生態優勢。
第二章對生態戰略進行系統解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包括生態系統的內涵、生態戰略的演進、開放競爭合作、生態系統的特征以及生態戰略成功的關鍵要素。
第三章至第九章圍繞生態戰略成功的關鍵要素進行系統闡述,從而揭示生態戰略的內在規律。第三章對什么是生態基石、成為生態基石應具備什么條件以及如何打造生態基石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指出打造生態基石在企業生態系統建設中的重要性,并開創性地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態基石的論斷;第四章對生態戰略的核心進行進一步研究,核心就是創造價值,包括客戶價值、平臺價值和社會價值。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平臺生態更具生命力。第五章對平臺生態進行了研究,并給出了平臺生態的四種模式,提出打造平臺生態型企業是生態戰略的最高目標。第六章結合大量案例,闡述生態戰略在互聯網金融、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行業的應用。第七章和第八章重點講述跨界融合和資本經營,這兩者都是生態戰略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商業生態。生態戰略要取得成功還需要打造良好的組織生態,包括組織模式的靈活性、充分授權、提升生態運營能力和考核創新等內容,這些在第九章中都有論述。
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我想,在智能互聯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產品、商業模式的競爭,更是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打造強大的生態系統應是每家企業追求的目標。
本書是我長期從事企業轉型、商業模式、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研究成果的結晶,在寫作過程中我參閱了大量的資料。本書之所以能高效順利地完成,離不開我的好朋友王詩楠的默默支持和鼓勵,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寫《生態戰略》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人民郵電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正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使得本書能夠順利出版,如期與廣大讀者見面。
最后,我還是談一下為什么要寫這本書。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家大公司下發的一份關于打造生態圈的文件。看完這份文件,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寥寥幾頁內容與我想象的相差甚遠,這使我對生態戰略更加關注。自那以后我就著手寫一本關于生態戰略的著作,也希望為更多的企業更好地推進生態系統建設提供指引。長期的努力和追求,使我在企業高端決策咨詢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我也真心地希望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我國企業轉型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也真誠地希望與社會各界朋友交流與合作。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