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基礎(第3版)
- 張建偉
- 1585字
- 2019-09-10 14:43:10
1.2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
1.2.1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以單個經濟主體為考察對象,研究單個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資源配置問題的學科。
1.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個體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單個消費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效用,單個廠商如何把有限的資源分配于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獲取最大的利潤,單個市場的價格如何決定等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
2.微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配置問題
資源配置問題是指既定的社會資源如何分配于各種不同用途的問題。解決資源配置問題就是要使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微觀經濟學從對消費者、廠商等個體經濟單位的均衡分析著手,來解決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問題,即在資源充分利用的條件下,價格機制通過消費者的貨幣投票決定生產什么,通過廠商之間的競爭以及其成本收益比較決定如何生產,通過要素價格的高低決定為誰生產,從而為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供了可行的途徑。
3.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
微觀經濟學著重論證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其中心理論為價格理論。
4.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
個量分析是對單個經濟單位和單個經濟變量及其相互關系所做的分析。微觀經濟學以經濟個體為研究對象,與此相適應,它必須用個量分析方法,研究單個商品的供給、需求、價格如何決定,研究單個廠商的投入、產出、成本、收益、價格、利潤等如何決定,研究以上各種個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微觀經濟學也稱為個量經濟學。
微課:看不見的手——老上海地價、房價對城市規劃和分區的影響
課堂討論
談談你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認識。
1.2.2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為考察對象,研究社會經濟中各個有關總量的決定、變化及其相互關系,來說明資源如何充分利用的問題。
1.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總量
宏觀經濟學以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為考察對象,主要研究國民收入、消費、儲蓄、投資、就業和物價等經濟總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探尋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規律。
2.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是資源利用
宏觀經濟學研究一定社會經濟資源的利用怎樣影響國民經濟總體,探索改善資源利用,實現潛在國民收入和經濟穩定增長的途徑。
3.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宏觀經濟學把國民收入作為最基本的總量,以國民收入的決定為中心研究資源利用,分析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通貨膨脹理論、失業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等都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深入和展開。
4.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總量分析
總量分析是對影響國民經濟全局的宏觀經濟變量及其相互關系所做的分析。宏觀經濟學以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為對象,與此相適應,它必須運用總量分析方法,研究均衡的國民收入、總投資、貨幣供給與需求、利率水平、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就業總量、物價水平、經濟增長等如何決定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總量經濟學。
1.2.3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主要表現為二者的研究對象、解決的問題、中心理論、基本假設、主要目標和研究方法均不同,具體如表1-1所示。
表1-1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區別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盡管各自獨立、相互區別,但作為經濟學的兩大組成部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是互為前提、相互補充的。微觀經濟學研究經濟資源的最優配置問題時總是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假設條件,而宏觀經濟學在研究經濟資源的充分利用問題時總是以經濟資源的最優配置為前提。因此,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互相把對方研究的問題作為自己的理論前提,互相把對方的理論前提作為自己研究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宏觀經濟學分析的經濟總量是由經濟個量加總得到的,對宏觀經濟行為和經濟總量的分析是以一定的微觀分析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