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這是道路,而不是作品”本文原刊于《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7月4日,題為“自適于家園之外”。

——評《葉秀山文集》

一談起哲學,人們就把它與真理相提并論,似乎真理就是哲學的唯一核心問題,而真理就是通過理智獲得的可靠知識。因此,哲學終究是一種提供知識的邏輯體系,一種知識學。這是哲學從其產生一直到近代的基本傳統。但是,從擺在眼前的這部哲學文集里,我們卻發現,哲學并不僅僅是一種探求真理的學問,它同時也是一種追問自由與維護自由的道路。

在葉秀山先生這里,哲學實際上是守護自由與嘗試自由的一種生存方式,這使他完成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未完成的”:因為它們只是把他自己和讀者引向能夠繼續走下去、而且也必須繼續走下去的一條可能性道路,而不是給出人們可以安享其成的絕對知識。因此,在這部著作里,人們看到的哲學并不是要努力去建立一個“家園”,倒是要努力使人離開“家園”而行走在路上,保持在路上。任何一種維護自由的哲學都不會致力于提供一個獨斷的“精神家園”,而是努力使人成為總在路上的“行者”。

自由的本質就在于使人永遠保持在可能性當中,永遠有未完成的可能性展開。在這個意義上,自由使人永遠是行路人;拒絕被完成,堅持“在路上”的開放性存在,就是維護自由。

對古希臘哲學的研究無疑首先是一種(哲學)歷史學的研究,它首先要提供的就是一些史料知識。但是,如何理解與處理這些史料,則仍有在“家園里”還是“在路上”的區別。在不允許思想的年代里,人們必須接受某種“思想家園”,只能在這種“家園”的籬笆里去審視一切。因此,這種時代的大部分哲學著作都有強烈的教條色彩。但是人們從《前蘇格拉底哲學研究》以及稍后的《蘇格拉底及其哲學思想》這兩部專著里卻看不出那個時代的顯著印跡。作者對原始材料的精細分析和視野開闊的解釋,是讀者通常在西方古典學者的著作中才能遇到的。實際上,從選擇古希臘哲學作為自己的課題,到對其中涉及的一系列問題的討論,都貫穿著作者維護學術—思想的獨立與自由的努力。以純粹的學術研究來維護思想的自由,是學者在“獨斷的思想家園”橫行的時代使自己保持“在路上”的一種方式。身在“家園”心在“途中”是葉先生當時作為學者的生存方式,這使他對希臘哲學的研究一直有“他人”的視野,而沒有那個時代的教條與獨斷。

因此,這兩部著作的重要性,并不僅僅在于它們向讀者展現了一種純粹的學術精神,而且在于對史料涉及的基本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思考,這使作者對一些基本問題的闡釋具有強大的歷史穿透力。特別是對蘇格拉底的“美德即是知識”等基本命題的分析,實際上已隱含著將理念論與現象學溝通起來的思路。不過,這里要強調的是,對古希臘哲學的研究把作者和讀者引向了這樣一個根本問題:明明在歷史(時間)中的(西方)人為什么總要追求超歷史(時間)的東西(始基、理念或知識)?這一問題促使葉先生對康德哲學給予充分重視,并最后把他引向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的相遇。

對超歷史、非時間的東西的訴求,實際上構成西方哲學的一種傳統,這也就是所謂的形而上學傳統。哲學的這種努力使人的時間—歷史性存在一直沒有進入哲學的視野,我們從哲學里幾乎看不出西方人有時間性—歷史性意識。西方人的歷史意識最初是借助于基督教信仰才開顯的。基督教有關人的意志自由、墮落、救贖和末世審判的觀念把人的有限性、歷史性突現出來,迫使思想面對人的歷史—有(時)限性存在。但是,由基督教開顯的這種歷史—有限性意識只是在近代哲學中才得到了回應。而真正在存在論層面上回應和確立有(時)限性意識的,則是康德哲學。因為,正是他在《純粹理性批判》里把一切現實存在者與時間聯系起來。

康德對時間性存在的覺悟使他能夠對形而上學的虛妄性(對非時間性知識的追求)進行強有力的批判。因此,對形而上學訴求持有疑慮的葉先生對康德哲學一直情有獨鐘也就并不奇怪。從文集可以看出,對《判斷力批判》的研究,特別是對康德哲學中的自由、自在物、時間等問題的討論,實際上包含著一個基本思路,這就是從溝通自由與時間的角度去闡釋康德哲學的意義與局限。這使葉先生對康德哲學的研究始終維護在第一哲學層次上,并由此開顯真正具有哲學意義的理路,避免了以發生學—認識論或文化哲學、方法論等立場去解讀康德哲學的流行思路——以這些立場去理解康德,在我看來,是對康德哲學的貶損與降格:使康德在第一哲學層面的工作完全喪失意義。


與歐洲民族相比,漢民族是一個有強烈的有(時)限性意識與歷史意識的民族。因此,作為一個研究西方哲學的中國學者,葉秀山先生并不滿意于康德的時間意識和黑格爾的歷史感。康德哲學既是對時間的一種覺悟,也是對時間的一種限制。因為時間只是感性事物(現象)存在的條件,而自在物則與時間無關。人由此也被一分為二:時間性的感性存在與非時間性的理性存在或自由存在。因此,歷史作為人的整體活動史,與時間仍是分離的。而黑格爾的“歷史感”實際上只與概念的歷史演繹相關。在近代哲學里,人們幾乎看不出歷史與時間有什么根本性的關聯。時間與歷史這兩個人類生存中最基本的現象似乎是互不相關的。時間是感性的直接存在,歷史則是理性自由認識的過程。因此,時間與歷史是否統一的問題實質上就是時間與自由是否統一的問題。而這一問題的關鍵則是:是否存在一個既是直接的又是超驗的可能性世界?它是直接的,是在當下不斷到來的活生生的存在,因而是時間性的;同時,它是超驗的,不受任何感覺經驗事物的制約,因而又是自由的。這種時間性的自由存在才使人有歷史,才使歷史成為可能。因為只有時間性的自由存在才有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的問題,一句話,才有起源與到來的問題。因此,中國學者“天生”具有的歷史意識使追問“時間性的自由存在”成為對葉秀山先生來說具有迫切性的問題。正是這一問題使他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交會”。

對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哲學的研究與闡發是葉秀山先生學術工作一個很核心的部分。胡塞爾給出的“現象界”既沒有康德先驗邏輯的那些形式條件,也沒有黑格爾現象學里的那些歷史內容,它是一個純粹思想(意識)世界。但正如葉先生解釋的那樣,想總要想點什么,也即是說,純粹思想是有內容的。這種思想內容或對象并不在思想之外,就在思想中,且是由思想給出的。因此,胡塞爾的純粹思想世界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自由—自律的世界,因而它才能成為人文科學的基礎。

就現象學的“剩余者”是個自由的可能性世界而言,海德格爾沒有離開胡塞爾,但是海德格爾并不把自己的現象學限制在純粹思想世界,因為他不相信有一個自給自足的思想世界。思想的對象當然在思想中,但并不是由思想構造出來的,而是思想“讓……進來存在”(lassen-sein)的。純粹思想(意識)是自由的,而它之所以是自由的,就在于它是對自身有終(死)性的覺悟。因此,純粹意識本身就是時間性的覺悟,它的顯現就是時間性的到來,所以,自由存在就是時間性存在。正是這種自由的時間性存在使人能與他者相遇(Begegnung)而開展出一個有他者在的世界,從而使他者有起源而使自己有歷史。自由的時間性存在使人總在世界中,而不在純粹思想里。在我看來,《存在與時間》的基本工作就是對自由的時間性存在作出存在論說明。

因此,葉先生對海德格爾哲學備感親切也就并不奇怪。對“時間性的自由存在”的追問,實際上使他在研究胡塞爾和海德格爾時能夠“設身處地”與他們共同面對問題,所以,他有關他們的研究與其說是對他們的文本的闡釋,不如說是他通過接受他們的啟示,而對他們的問題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回應,他由此揭示的學理也并非只是對現象學—存在哲學的澄清,而是包含著他自己對一系列根本問題的思考。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葉先生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使現象學—存在哲學有一種(中國)思想效應,另一方面則使中國學者的時間—歷史性意識獲得了一種存在論依托。現象學,特別是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可以被視為西方哲學對時間—歷史性存在的一次深刻覺悟,因此,現象學—存在哲學不僅使重新理解、闡釋西方哲學傳統成為必要的,而且提供了使中國哲學在傳統西方哲學框架內看不到的意義得以顯現的新視野。正因為如此,在《思·史·詩》出版后,葉先生更經常與中國古代思想家相遇,一系列討論中國哲學的作品就表明這一點。

如果說在接觸現象學—存在哲學之前,葉先生是以維護學術的方式來維護自由的話,那么,在這之后,維護自由同時直接也就是追問自由、理解自由,也即通過理解人如何作為超驗的可能性存在或自由的時間性存在來維護人的自由,維護人的開放性。不管是對讀者,還是對葉先生本人來說,他有關現象學—存在哲學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首先不在于它提供了該學派的知識,而在于它提供一條理解自由與維護自由的道路,一條保持開放性存在,從而能與他人相遇對話的道路。實際上,從《論“事物”與“自己”》、《論時間引入形而上學之意義》、《世間為何會“有”“無”?》以及有關中國哲學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葉先生本人已更自覺、更堅定地走在一條自由—開放的、因而可不斷與他人相遇的道路上。

哲學的意義僅僅在于它具有“解放”力量:把人從封閉了他的存在的各種“精神家園”中解放,使之回到自己的可能性當中而保持能與他人相遇、對話的開放性存在,這也就是自由的存在。當然,哲學也與真理相關,但哲學所探討、維護的真理必須以自由為前提;只有與自由統一的真理才是哲學所應當維護的。所以,如果哲學僅僅是作品,它就不是哲學,哲學要保持為哲學,它只能是一種能使人保持自由而永遠開放的道路。這也是《葉秀山文集》所要維護與開辟的道路。所以,我們用海德格爾那句名言來理解葉先生的工作,也許是貼切的。

二〇〇〇年六月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宿州市| 定日县| 隆子县| 嘉禾县| 安远县| 茶陵县| 怀远县| 临汾市| 抚远县| 龙川县| 潜山县| 团风县| 夹江县| 澜沧| 得荣县| 阳高县| 来凤县| 重庆市| 江华| 定襄县| 嘉义县| 乌拉特后旗| 建水县| 东源县| 石台县| 靖宇县| 辽阳县| 嘉定区| 富蕴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南部县| 郑州市| 宿迁市| 吉首市| 大丰市| 青冈县| 新竹市| SHOW| 太谷县| 乾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