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站在未來的立場上作者名: 黃裕生本章字數: 2017字更新時間: 2019-04-02 15:35:48
自序
這里收入的作品主要是對話、評論與質疑性的文章。不過,除了寫作方式外,它們在內容上與我專論性的作品沒什么大的區別,因為它們大都是我在第一哲學領域里的思考的延伸。
學術研究,特別是哲學研究,通常被視為孤獨之旅。但是,這并非意味著哲學是個人的封閉性工作,哲學不是個人的呢喃自語或者獨角游戲。因為哲學意義上的孤獨之旅實際上就是走向自由而返回自己的返鄉之旅。用一個現象學比喻,我們也可以說,走向孤獨是每個人把自己的一切關系角色置入括號里的一種自我懸擱、自我解放的行為。通過這種自我懸擱,我們得以解構和退出一切關系而返回無關聯的自身。這種無關聯的自身,才是真正能夠直面自由而承擔起自由的自身,因而是每個人真正的自己。每個人的自己不在別處,就在自由中,也只在自由中。所以,我們說,哲學的孤獨之旅實乃“成己”之旅、自由之旅。而唯有成為自由的自己(自身),我們也才能真正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自己”(自身),進而與另一個“自己”(自身)相遇;作為單純角色的人—人關系,也就是沒有“自己”的人—人關系,哪怕比如父—子關系,都永遠只是功能性的合作,而不會有真正的理解與共在。在這個意義上,哲學上的孤獨之旅作為成己之旅,必定同時也是相遇之旅,因而必定是真正的理解與對話之旅。所以,哲學一方面是孤獨的,另一面是對話的、共在的。本文集中的一大部分作品,都屬于相遇中的對話。
哲學也常被稱為象牙塔里的勞作,但這同樣絕不意味著哲學是關窗閉戶式的探究,而不關注現實,不面對事物。相反,哲學的象牙塔倒恰恰是通向真實的事物本身的一個途徑。如果說走向孤獨是一種自我加括號的行為,那么哲學的象牙塔則是能夠把一切經驗事物隱去而朗現真實事物的一個括號。因此,我倒是想說,登上象牙塔,方能見識真世界。
我們經常被告知,學術研究要面對現實。但是,學術要面對的現實絕非被告知、被規定的現實。試想,如果學術研究本身都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現實是什么,而需要學術之外的力量來給學術規定現實是什么,那么,這樣的學術還有能力面對現實嗎?如果一種學術本身沒有能力自己去發現現實、通達現實,那么這種學術肯定早已沒有能力去面對現實、理解現實。這樣的學術要么屈服于學術之外的力量的逼迫,要么墮落于學術之外的蠅營狗茍,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如果說哲學有什么象牙塔,那么這個象牙塔就是一個有力的隔離帶,它既隔離了學術之外的力量對學術的逼迫,也隔離了學者對學術之外的種種非分的謀劃與訴求,從而確保哲學學術的獨立性與超越性。在這個意義上,象牙塔里的哲學就是自由的哲學;象牙塔里的學術才是自由的學術。因為擁有獨立性與超越性的學術,不是別的學術,就是自由的學術。唯有獨立性,學術才能夠擺脫成見而自由地面對事實,也只有超越性,學術才能不汲汲于眼前利益而能打開未來的視野,以更客觀、更超然的眼光面對世界。就此而言,唯有象牙塔里的自由學術才能真正看清世界,澄清現實,也才有能力去面對現實,理解現實(學術自由的被犧牲或自我犧牲,實質上就是學術的真理繁殖能力與面對現實能力的被閹割或自我閹割)。
實際上,就哲學而言,只要是自由的,它就必然會面對現實,并且必然有能力介入現實。因為哲學的自由,哪怕只是象牙塔里的自由,使哲學不僅能夠打開當下的眼光,而且能打開過去與未來的視野,因而能夠從未來重新理解與解釋現在和過去。這使哲學不僅能夠以現在和過去的維度去理解現實,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從未來的維度去理解過去、要求現實。自由的哲學不僅提供關于這個世界的理由,而且提供改善這個世界的尺度。所以,自由的哲學不僅解釋這個世界,而且要求改善這個世界。換言之,自由的哲學永遠對現實世界保持一個未來的立場。自由的哲學,自由的思想必定會打開一個未來的立場,必定會站在未來的立場上面對現實,面對一切。所以,細心和耐心的讀者會發現,本書的第三編與第四編在概念背后蘊含著從未來對我們處身其中的現實世界的深切注視。
關于哲學,人們還有一個說法,稱它為形而上學。哲學思考與關注的是形而上之道。的確如此。但是,這形而上之道雖然高于我們的生活,卻并非遠離我們的生活,倒恰恰是貫穿于我們的一切生活之中??追蜃釉缬忻餮浴拔岬酪灰载炛薄7蜃有哪恐幸磺斜凰鞔_的大原則,不僅承天徹地,而且貫穿于一切人倫關系與隨機境遇,而絕非支離破碎,此地此人一原則,彼地彼人另一原則。實際上,哲學之難不僅在于其理極高而無形,不易推究與充實,而且也在于其理極深而精微,不易親證于日用人際之中。對于很多人來說,后者之難甚于前者之難。但是,如果哲學只推究而不親證,則終歸于空疏。這里收入的一小部分文字就屬親證性作品。收入這部分,乃是要表明哲學其實貫穿于一切形而下之域。
在文集的前期編輯過程中,黃子鈺博士做了許多細致的工作,在此深表謝意!李靜韜女士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做了很多專業化的細致工作,她不僅以高度的責任精神指出文稿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而且以出色的專業素養提出讓我很樂意采納的建議。在此也向她深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