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事故”出院后回家,我精心照顧,找私人珍所,每天打營養針,什么“紅桃K”高級補血的,“燉烏雞燙,“鴿子燙””等等,只要是補血的,我都盡量做給他,買給他吃。
經過一個多月的療養,差不多灰復健康,我又四處打聽“貨源”,他也聯系“貨源。”這個冬天車的生意還湊合,車幾乎沒怎么停,但是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陰影,只是自己內心的活動,假如“有一天這個人沒了,我們兒母三人怎么辦?”
所以我得準備“最堅強”來對付不可預料的事和風險。
一年一度的“冬交會”又開始了,因為我肩負著“看管孩子”的重要任務,特別是做飯。我這個時期做不了其它任何事,每年“會其間”都有人在街邊“搭臨時蓬做吃的賣。”我想起了這個做法。
受先看好了一個地方,我把它“壕下”,第二步,去了城外20里的地方翻越兩座山,買了12根直徑8公分長4米的大竹桿,又買了5米款6米長的蓬布,全部備齊,我就借了小鋼芊往地里打孔,鑿了很深的孔把竹桿放進去周邊四個,再前后左右橫豎綁架,又挨著間隔放排。把蓬布鋪上去,經過幾個小時,我的臨蓬被我搭建成功。
會開始的前一天,我從樓上把一張條桌,煤氣灶,鋼絲床,被子,糧食搬到了臨蓬里,買了一個蜂窩煤爐子,買了大鋼釘鍋,又從菜市場買了一次性快子,碗,碗模,油鹽醬醋。會開始的第一天,我5點就起床,先在大鋼釘鍋做一鍋稀飯,然后天亮就去用米換來米皮,再洗菠菜用開水焯水,一碗一碗裝好米皮,菠菜放上面,放到玻璃柜臺里,“哇,過路人一看就想吃,好漂亮,再加上各種焯料”,當然“香噴噴。”冬天里鄉下人進城“趕會”都會喝稀飯吃米皮,“嗨,生意不錯呀!”第一天就把各種都賣的光光。孩子們放學也能吃上飯,何樂而不為呢!
20多天的會里,我每天的生意都很好。所做的飯食每天“賣的一點不剩。”所以會結束了,我也不肯打消。別人都搬沒了,就我還賴在街邊的臨蓬里繼續我的生意,連過年我都沒拆掉蓬子。
年后我一直在街邊的臨蓬里賣飯,到3月份天氣熱了,太陽一出“好曬,好曬!”這時候,司機受不了啦“你聽聽別人怎么議論呀,大司機的老婆守街邊擺地攤,多丟人呢?”“好,好,搬回來,搬回來!”
也處于社會壓力。說搬,我就立即拆掉,搬回家里,該扔的扔了,送人的送人,這些設置拿到樓上有啥用呢?
幾個月來既帶了孩子們,也賺了點錢,更是對我生存“方式”的一種又一次鍛煉!得到了別人不能給“的本領”。
我的性格就這樣,說干就干,說做就做。“本事,能力,技能都是鍛煉出來的,”這世間沒有任何人會“憐憫到給你吃,給你喝,給你穿,給你用,給你錢。”只有靠自己的“摸索和智慧”來填充自己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