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售賣經驗
- 穿越八零之女子當自強
- 可食用綠蘿
- 2026字
- 2019-04-09 19:30:00
這時進來了一個黑瘦的青年,樂呵呵的說:“想住新房子,那得先掙錢呀。和你說的事兒,你想好了沒有?”
長慶忙拉著唐遙和他說:“當然想好了,我這不是把合伙的人都帶來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村的姚小英同志,鎮上正兒八經的高中畢業生,等開學了,還要到省城讀大學去。”又給唐遙說:“這就是我和你說的,康二喜。”
互相打了招呼后,他給兩人倒好開水,問長慶:“等你好些天了,你咋才來呢。”
“我們村不是也搞了那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嘛。我和村里的壯勞力,幫著量地呢。”
“就說你們楊柳村的支書是個孬種,方圓百里的村子早都悄悄的把地分到各家了,就他膽子最小,啥都不敢干。”
“哎,我們村的書記呀,提不成。具體文件中央去年就出了,說要鼓勵農民發展各種經營,使廣大農村地區迅速摘掉貧困的帽子。你說這中央都發話了,還有啥害怕的,也別怪我看不起他們。”
二喜勸慰他道:“得了,這年頭能顧好自己就不錯了,誰還管得了別人死活。也就咱倆是兄弟,我知道你柳長慶夠義氣。想當年幫我打架,頭上被人拿磚頭砸出個大窟窿,命都差點丟了。這些我二喜都記在心里,有好事兒肯定想著你。”
“兄弟,有你這句話,我當年也沒白挨那一磚頭。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要賣的東西,我們出個什么價格合適,你給說說。”
聽他的問話,二喜有些遲疑,嗯了半天也沒回話。
這可急壞了柳長慶:“你咋想的就咋說嘛,剛還說不是外人。”
唐遙拉扯了他一把,示意他別這么莽撞,笑著對二喜說:“既然長慶哥說您不是外人,那我也就不見外了。康二哥,和你說句實話,我們能攬下這門生意,也是下了不小的決心。咱們兩個村雖然只離著二十多里地,可境遇卻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們村啥情況,你最了解,多得是人家揭不開鍋。不怕你笑話,這進第一批貨的錢,還是我們倆湊的,要不也不會耽誤這門長時間才來給你回話。可是話又說回來,咱們這是做生意,又不是小打小鬧的。我們也不能讓你做虧本買賣,這價格到底是多少,康二哥你直說就行。凡事都好商量嘛。”
康二喜也不是那種利益熏心的人,他能把這賺錢的買賣說給柳長慶聽,就是沒忘記當年的恩情,有意想幫幫這個兄弟。
“哎,你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哪還能開口要價嘛。這樣,我從縣里拿貨的時候,每樣東西都有個價錢,我拿給你們看看,咱們就按照那上面的價錢走。就是我上縣里我來回折騰就得一天,這路費……”
“康二哥,別說路費了,還有您的辛苦錢,也一并算進去。您都能做到有錢大家賺,我們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那好,我這就給你們拿價目去。”
見二喜進了里屋,柳長慶碰了碰唐遙,擠眉弄眼的悄聲說:“可以呀,你這價格談的夠爽快,比我預想的都低。妹子,真沒白帶你來。我看你干脆就別去上大學了,咱倆認認真真的把買賣做好,賺上錢了,比啥都有用。”
唐遙其實對錄取通知沒報什么希望,再說她也不想再讀一遍大學。可也不能這么直白的告訴他,只好說:“只要咱們買賣做得好,其他都好說,誰還能和錢過不去。”
這話引得柳長慶哈哈大笑,直夸她看得開。
二喜拿著價格本進來,交給二人。看來看去,統共也就只有二十幾樣物品。大都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像是羊堿肥皂,雪花膏,再就是些諸如襪子毛巾之類的。可就算品類少,看上幾眼也記不住。
看上面大多是繁體字,唐遙怕自己寫,會穿幫。便從隨身的布包里拿出紙筆,交給柳長慶,讓他抄寫一份,想來他連人民日報都能看,字總會寫吧。
趁著他抄寫的功夫,唐遙問起二喜:“康二哥,你看我們村離你這兒又不遠,你咋不上我們賣貨去,還能多賺點。現在把買賣讓出來,我們怪不好意思的。”
“去你們村的路呀,實在是不好走。平時還能湊活,一趕上個刮風下雨,大坑連著小坑,全是泥,還不夠我折騰的呢。而且他們買個東西,起碼要問八遍,挑來挑去,最后還不買,這不是把人當猴耍嘛。”他一點都不藏著掖著,有啥說啥。
心里有了底,她接著問:“康二哥,你既然有進貨的來源,為啥不再發展發展其他村子,讓他們都來你這兒提貨。這樣你的銷路不是更廣了嗎?”
“我不像你們心思活絡,就是想把我們村上的買賣做好就行。將來等再攢些錢,就像鎮上一樣,蓋個小點兒的供銷社,能養活一家老小,我就心滿意足了。我現在上午出去賣貨,下午還能忙地里的活,啥都不耽誤,多好。而且家里磚房也有,自行車也有,日子就挺好的了。”
摸透了他的想法,唐遙又請教了些售賣的經驗:“在村子里,一般啥東西賣的最好呀?”
“單拿我們村來說,買東西的大多數是婦女,但凡在家干活的,最愛買羊堿肥皂,說拿這東西洗得干凈,連我媳婦兒都愛用。年輕點的小媳婦們,喜歡買個雪花膏,花手絹啥的,都愛美的很。再小一點的,就愛存個幾分錢,來換幾塊糖吃。最煩人的是那些大老爺們,我進的名牌香煙,他們嫌貴,不買;便宜的像白毛巾,襪子,也舍不得;旱煙桿子倒是賣出去幾個,但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舊的,說拿有煙味。唯一能賣的,只有最便宜的火柴,可這東西又不賺錢,你說氣不氣人。”
果然到了什么時候,女人和小孩的錢都是最好賺的。唐遙又去看了眼價目,這些東西的價錢都比較低廉,甚至比昨天她在鎮上供銷社看的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