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神仙說書:趙文魁殺身取義
- 刀劍安山海
- 林均浩
- 2286字
- 2019-03-23 21:25:44
“文魁何苦來哉?”他哭著跑向短發過耳的趙文魁。
“武定君,”趙文魁坦然一笑,“死前能見你一面倒也算是意外之喜啊。”
“云成為數萬軍馬所圍,不得不削發取義。文魁何故這般?”
“不定賢弟說笑了,別說數萬,就算是十數萬軍馬也困不住云成。云成若想拼命,此刻英江南岸不得多撂下數萬尸首?他若想走,數萬人如何攔得住他?只是主公死于陣前,我與云成皆是敗軍之將,既不能沙場破敵,為主公求一勝,又不能護住主公,安有顏面茍活于世?”
武定君一抹臉上淚水,通紅的雙目兇光乍現。
“有幾人知你削發?”他問。
“你、我,還有他,”他一指安遠,又一指東南,“那地兒也有個人,應是負北杜無視。怎地?”
“本君殺了此二人,這世間便無人知曉你削發之事。而后你我同回帝畿,共領凌煙閣。”
武定君目露兇光,看了一眼趙文魁便反身要前去殺安遠。
“賢弟,”趙文魁一把拉住,“賢弟英明了半生,怎么今日如此愚鈍?且不說你殺不殺得了安遠,便是殺了又如何。世人皆不知我趙文魁削發待死,我趙文魁自己又怎會不知。且不說世人容不容得下我,我自個便容不下我自個。這大宥二百余年,哪有一人削發后茍活于世?愚兄兀自尋死,與他人無關。老子要是今日不死,哪怕自己動手也要將自己分尸。”
“我已讓廖守義替老子挖好墳墓,后事也盡皆交托給安遠,賢弟莫要阻攔。”
武定君大哭大泣,哭倒在地。
“賢弟該去看一眼云成了……”他瞇著眼對武定君說道,而后面朝安遠,“安遠,你我再來打過。老子死前能見著你們兩天人過上一招也能含笑九泉了。”
兩人各自作揖。
武定君起身,長揖到地,而后灑淚往北而去。
安遠深吸一口氣,又冗長吐出,隨后閉目。
須臾,安遠猛然睜眼,血衣漲起,衣帶后飛。
“安東安遠,送文魁一程。”他說,額頭青筋暴起,身前一黑一白兩道氣絲先緩后疾,匯成一桿槍。
“勞煩足下。”趙文魁朗聲說道,而后猛然俯身沖來。
安遠一手綽“槍”,迎面而沖。
只一合,已是強弩之末的趙文魁被安遠一“槍”洞穿,含笑而死。
英江南岸,武定君剛來到圈邊,赫然轉身朝南而揖。
邊上一里處,一白一黃兩人各自持劍拼殺。圈內,盤腿坐在圈子正中的武成君起身,朝南向武定君作揖道:“武君可是前來相送?”
武定君點頭:“特來恭送賢弟。”
武定君年逾四十卻一頭黑發,武成君年將四十倒是須發皆灰。
“兄長,愚弟先前于數萬人許諾,誰人能殺我,配此劍,封‘武成’……”
“我知道,我當請于天子,為那人賜劍,賜爵。”武定君不等他說完。
“謝過兄長。”
話音未落,安遠扛著趙文魁尸首前來。腰間還別著幾壺酒。
“趙文魁讓在下送他前來,見武成君一面,而后往竹山安葬。”他對武成君說道。
后者咧嘴一笑,看著趙文魁尸首輕聲說道:“你說讓我慢行,你隨后便來。為何文魁卻走得這么急?”而后對安遠拱手,行了個道門之禮。
“見過不惑師兄。”武成君說道。
安遠還禮問道:“武成君也出身道門?”
“正是,師尊時常向我提起師兄與不語師兄。師弟入門之時,師尊為我取道號:‘冠云’。師尊他老人家若是知曉,當年的‘不惑散人’如今已是‘不惑山人’必定大喜。”
道門由來已久,自太宗之后,確切地說,自諸侯裂土而王,而后道門中便涌現出許多大人物。那云中山人便是在那時入山,而今已活了近三個甲子。道門門規,行者境界,不論五行圓滿的大行者還是五行未滿的小行者皆稱“真人”,大行者以上,天人以下稱“散人”,天人稱“山人”。
一人一山便是個“仙”字,故而道門中人稱修天人為修仙。
“見過師弟。”安遠拱手還禮。而后抗著趙文魁往竹山而去。
邊上,兩個后生交戰數十合,仍是未分勝負。只是比起修養許久的魏安,吳中隆先前跟武成君一斗之后便力竭。此刻氣力不多,慢慢便落入下風。
“侄兒先到圈中來,師叔教你大行者功法。”
吳中隆一個虛刺拉開身位,而后向后一翻,跳入圈中。
魏安氣得跺腳又不敢沖入圈中,只在圈外罵罵咧咧。
武定君指著魏安問武成君:“此人便是先前被你逐出師門的弟子?”
“正是,此人天賦異稟,只是不仁不義,故而被我逐出師門。如今還以我徒兒自居,我若是能出這圈子,定要殺他。”武成君咬牙道。
“本君愿為賢弟代勞。”武定君咧嘴一笑。
魏安又氣又怕,上齒打下齒,嗤嗤做響。
“你這人看你衣著如此華麗,想必地位超然。欺負我這個后生算什么本事……”他指著武定君斷斷續續說道,“再說,那不是什么‘隔季不殺’,你看著也三十好幾了,我才二十一歲,不可壞了規矩。”
“此間并無他人,待本君殺了你,再將你扔進圈內。世人只會知曉你是覬覦武成君爵名與那柄狻猊劍而死在武成君手中,誰人會知你被本君所殺。”武定君一臉壞笑。
魏安不敢說話,瞬間被定在當場不能動彈。
武定君身前大地黃沙涌起,一陣風來,一片大地像是被數十柄劍劈過那般,裂出許多裂紋。裂紋一路延伸,往魏安而去。可行到半路便沒了聲勢。
“文魁啊文魁!”他閉目而嘆。
圈中,武成君輕笑,朝武成君說道:“兄長幾時變得這般跳脫了?”
而后對吳中隆細細教導。
“大行者之前,以五行相生來‘養’氣。修到五行圓滿之后必須打磨數年而后以‘五行相克’之理,將五氣由‘水’開始一一休去。若是圓滿,則后頸處的五色發絲將不復存在。師叔已經修到青云境界,只要再將腦后這一縷青色發絲休去,也就是休去‘木’氣,之后便是天人。”
“方才離去的安遠,而今戰在圈外的武定君,兩人皆是天人,故而腦后無五色發絲。”
“你這大行者境界,是依照‘木火土金水’五行排序一一修煉,修成‘木’氣之后,以木生火,而后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腦后依次是‘青赤黃白黑’五色。”
“行者境界之前,還有一個境——‘武者’,指那些只修得了陰陽卻修不了五行之人。可世人不知,習武之人兜了個大圈子,自陰陽而起,修到天人也僅剩陰陽二氣,賢侄可知為何?”
他問吳中隆道。
后者立地苦思,許久,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