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利爾講藝術史
- (美)維吉爾·莫里斯·希利爾著 愛德華·休伊修訂
- 1616字
- 2019-03-25 18:20:26
第9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
古埃及人相信自己可以在死后約一千年復活,不過世上并沒有哪個古埃及人真的死而復生。古希臘人沒有什么死后復活的概念,不過在古希臘藝術家死后約兩千年,意大利卻出現了一群在很多方面都與古希臘藝術家類似的藝術家。這群意大利藝術家的風格與古希臘藝術家如此接近,簡直就是古希臘藝術家的再生,只是地點不在希臘,而是換到了意大利。因此我們將這群意大利藝術家生活的年代稱為復興時期或文藝復興時期。

《逐出伊甸園》,馬薩喬作
文藝復興初期的藝術家里有一個年輕人,昵稱不太好聽。有些人的昵稱從小叫到大,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不過在成為知名畫家以后還用這么難聽的外號,就不太尋常了。現在,我們只知道這位畫家的外號是馬薩喬,翻譯過來以后好像不是那么糟,不過這個意大利名字的意思其實是“臟兮兮的湯姆”。
馬薩喬很窮,也許是因為這樣才總是臟兮兮的,而且很年輕就去世了。他生前貧困潦倒,似乎也沒有人喜歡他或他的作品,有些人甚至認為馬薩喬是被他的敵人毒死的。然而,馬薩喬過世以后,人們對他的觀感卻變了。許多知名畫家甚至認為他的作品很棒,并前往有馬薩喬作品的地方欣賞臨摹。
其他畫家之所以研究并模仿馬薩喬的作品,是因為他在畫技上獲得了很大的突破。馬薩喬的作品看起來不是平的,具有立體感,有層次感,讓人可以看進畫里。我們將他的這種技法稱為“透視法”。
數千年來,藝術家一直想要達到透視法的繪畫效果,不過并不太成功。因此,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想要了解馬薩喬是怎么畫出來的。他最常被研究的作品是一幅題為《逐出伊甸園》的濕壁畫。
在所有研究馬薩喬濕壁畫的畫家里,有一位名叫菲利波·利皮的修士,一般稱為菲利波修士。這位修士雖然畫得很好,品行卻不如安吉利科修士,稱不上一位好修士。據說他對修士苦行般的生活感到厭倦,從修道院偷溜了出去,結果幾經波折,最后被海盜俘虜,成了奴隸。有一天,他用木炭替自己的主人畫了一幅非常逼真的肖像畫,由于畫得很好,他也因此獲得自由。
菲利波修士回到意大利以后,受聘到一所女修道院繪制一幅圣母像。女修道院是修女生活的地方,修女放棄俗世生活,將自己奉獻給上帝,并一起住在女修道院里。
這所女修道院里有一位年輕漂亮的修女,在菲利波修士繪制圣母圖的時候做了他的模特兒。修女和修士應該都已經摒棄俗世生活,不能談戀愛,不過菲利波修士卻不顧戒律,向修女求愛,而且兩人還私奔了。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為菲利皮諾,這個名字有“小菲利波”的意思。菲利皮諾后來也成了一位知名畫家,成就甚至超過自己的父親。
當時還有另一位畫家,我很喜歡念他的名字,因為無論是姓或名都有“ozzo”在中間,有點押韻的味道。他的名字是貝諾佐·戈佐利(Benozzo Gozzoli)。
意大利中部的比薩城有一座很特別的塔,這座塔并沒有與地面垂直,而是有點傾斜。比薩城還有另一個奇特的墓園,其特別之處在于墓園里所使用的土壤都是從耶路撒冷運過去的圣土——耶穌基督踏過的圣土。當時動用了五十三艘船,才把足夠的圣土運到墓園里。這座墓園被稱為“圣陵”。
圣陵的周圍有一道圍墻,貝諾佐·戈佐利在圍墻內側畫了許多“舊約圣經”的故事——挪亞方舟、巴別塔、大衛王、所羅門等——總共畫了二十二幅。每張圖畫里的人物都很多,圖畫后方(我們稱為背景)通常是建筑物。
在貝諾佐·戈佐利的大部分作品與同時期其他畫家的作品中,畫中人物的衣著與《圣經》描述的時期有相當大的出入,背景建筑物根本也不屬于《圣經》描述的時期或地點。這些畫家并沒有去過《圣經》里講到的地方,也不知道《圣經》描述的時期該有什么樣的服裝或建筑物,所以他們作畫時只好參考當時意大利人的服飾與建筑。

《三王來朝》為環形壁畫,這是其東墻上的一部分,戈佐利作
我們介紹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前期的三位著名畫家,文藝復興前期大約是在公元1400年至1500年間。你可能會覺得這些畫家的風格與古希臘時期并不是那么像,不過你還是應該把這三位生活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久之前的畫家記一下。他們分別是:臟兮兮的湯姆、不守規矩的修士、墓園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