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1章 青冥王朝家天下(二)

  • 謫仙志異
  • 張一貧
  • 3500字
  • 2023-05-19 16:16:07

《謫仙志異》

作者:張一貧

第一百五十五章·青冥王朝家天下(二)

書接上回。

四世青冥高宗仁德皇帝宇仙治乾,意為治理乾坤之意,世宗孝德皇帝宇仙敬宸嫡長子,是歷代儲君中最累的太子,自幼被宇仙敬宸當做自己的影子,悉心教導帝王之道,嚴苛培養君王風范,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毫無自由可言,但正是這種近乎殘酷的培養,造就了宇仙治乾的文成武德,磨礪了其堅韌不拔的心性,成就了其性格仁慈寬厚,對文臣禮賢有加,尊敬非常,對武官豪爽大度,以誠相待,對弟弟們十分友愛,常常替闖禍的弟弟們背鍋,所以在朝堂之中、弟弟之間威信極高,深得宇仙敬宸喜愛。

在位執政前期,由于有先皇宇仙敬宸打下的政治基礎,宇仙治乾登基后勤政愛民,體恤民情,社會經濟日趨繁榮,綜合國力日益強盛。

政治上,學習中土對內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放科舉,廣納賢才,選賢任能,削減異姓藩王子弟不得世襲罔替,整肅外戚勢力,打壓門閥地位,提高宗室待遇,設立東、西兩大緝事院,監察百官,穩定朝堂,建立南、北兩大鎮撫司,刑偵緝捕,安鎮京畿,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軍事上,平定五夷叛亂,誅剿四蠻余孽,御駕親征草原七大部落,三戰三捷,徹底消滅游牧部落勢力,設立都護府,收復庚金州自治權,成立督軍署衙門,聯合戶部辦公,解決了軍中坐吃空餉問題,改建重組禁軍,裁撤散兵游勇,合并精簡成拱衛京畿五大營,即天武禁衛、英武衛、宣武衛、尚武衛、勇武衛,設五城兵馬都督府節制;

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耗費人力物力,修著《青冥大典》,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包羅萬象,內涵天文、地志、星象、占卜、陰陽、醫術、詩詞歌賦、釋藏道經、謀略、陣法、工藝、農藝、技藝之言,諸子百家,備輯為一書;

經濟上,立法更新統一全國貨幣以及度量衡,對賦稅制和俸祿制的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力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疏通大運河,減輕稅賦,與海外諸國互通有無,呈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史稱‘孝仁盛世’。

執政中期,由于均田府兵制隨著貴族勢力兼并土地,慢慢顯出弊端,軍戶失去農田,均田制實行的基礎土地國有制破壞嚴重,加上軍戶松散不好管理,戰時集結動員不利于隨機作戰,便改府兵制為募兵制,開創武舉制,給平民上升機會,為了削弱貴族在軍隊影響力,逐漸提高軍鎮地位,用來加強中央集權,制約諸侯,卻也導致后期軍鎮勢力崛起,形成藩鎮割據,統領將帥掌權后日益膨脹,為日后軍鎮作亂埋下伏筆。

執政后期宇仙治乾居功自傲,剛愎自用,貪圖享樂,寵信宦官,窮奢淫逸,沉溺女色,廣建行宮,癡迷煉丹,文恬武嬉,荒廢朝政,大興文字獄,致使閹黨橫行,佞臣當道,黨爭禍國,賣官鬻爵比比皆是,冤假錯案滿目林立,導致國力漸衰,皇權被奸臣利用,貪官污吏結黨營私,趁機橫征暴斂,私自增加苛捐雜稅名目,實則充盈私庫,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導致黎民百姓怨聲載道,人心向背。

再加上軍鎮權力過大,借口擴建軍營,實則大肆圈地,致使百姓丟失良田,無田可種,大災之年,饑民作亂,流民四起,導致各地爆發小規模農民起義,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哀鴻遍野,餓殍滿地。

宇仙治乾臨終前回光返照,一覺春秋夢醒,大徹大悟,幡然悔過,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廢除一切不合理苛捐雜稅,著手整治各州世家權勢,削弱八方軍鎮權力,將非法所占耕田收歸國有,由戶務部聯合地方府衙重新分配,禁止所有官員私自圈地,更不允許占用耕田,頒布律法規定每戶每人從二頃永業田的基礎上,要保留一畝三分地為余糧田,又稱棺材田,不得買賣,不得質押,不得租賃,以保障老百姓有田可耕,各州各府不得以任何形式條目收取余糧田稅收,此舉一出各地災民起義被平息,宇仙治乾更是大赦天下,萬民稱贊,下罪己詔,立罪己碑,已警后世之君,后世之人對其褒貶不一,但功大于過。

五世青冥中宗玄德皇帝宇仙執坤,意為執掌乾坤,是宇仙治乾胞弟,但二人卻相差二十歲,因為皇兄宇仙治乾生前沒有子嗣,按祖制兄終弟及,剛成年的逍遙王宇仙執坤毫無疑問成了諸位親王中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在太宰諸葛子胥與大都督司馬長卿生拉硬拽之下坐上了皇位。

奈何宇仙執坤自小喜好黃老之學,生來無欲無求,隨心隨性,秉承無為,在修真一途卻是個天縱奇才,七瓣大皇庭,修成七竅玲瓏心,卻無心做皇帝。

宇仙執坤為了不當皇帝,在位三十天里居然干了一千三百一十四件荒唐事,引得朝堂大亂,政局動蕩,就為了發泄心中不滿,要不是有“孝仁盛世”留下的堅實底子,怕是青冥王朝非得翻了天,幸虧諸葛子胥和司馬長卿兩位經世大能來治國理政,倒也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也許是蒼天有眼,知道宇仙執坤就不是當皇帝的料,一個人的出現,給青冥王朝帶來了一絲轉機。

有一個為宇仙治乾守陵的嬪妃名叫甄驪,被人發現守喪期間竟然懷了龍種,成了先皇遺腹子,在眾多沒背景沒后臺沒有生育皇嗣的老嬪妃們偷偷幫助下,甄驪順利生下龍種,可畢竟皇帝大喪期間,帝陵產子,天下奇聞。

此事被居心不良之人上報到宇仙執坤那里,誣陷甄驪與守衛通奸,褻瀆先帝,宇仙執坤絲毫不敢糊涂,事關先帝名譽,當天便派心腹將甄驪抓進天牢,連夜突擊審訊。

甄驪只好講明原委,經過查閱先皇帝起居實錄記載,得到了證實,甄驪確實曾被先帝宇仙治乾生前臨幸過,又得守陵嬪妃作證,甄驪私通守衛一案,經查明,屬于有人故意‘誣告’,目的居然是引起重視,制造輿論,將甄驪母子保護起來。

宇仙執坤立即將甄驪母子接入宮,命宗族造冊,更將襁褓幼子取名為宇仙扶稷,意為匡扶江山社稷,才滿月便冊立其為太子,因宇仙治乾正宮皇后早年難產已故,再未立后,甄驪母憑子貴,被破例追加敕封為懿貞太后。

甄驪知恩圖報,請求宇仙執坤降下恩旨,赦免了一眾幫助自己的守陵嬪妃回歸故里,衣錦還鄉,得到宇仙執坤恩準。

宇仙執坤此后也一改昏庸荒唐做派,任用能臣廉吏,推行改革新政,取消活人殉葬制度,大力提拔寒門子弟,借機打壓大權在握的諸葛家和司馬家,將這兩大門閥世家逐漸邊緣化,重新啟用崇家,形成三家鼎力,互相制衡,開科選拔,十年后,宇仙執坤已經重新掌握朝堂,又十年,徹底將軍政大權掌握在手中,國家得到穩定發展,百姓安居樂業。

宇仙執坤全心全意教導太子宇仙扶稷,視如己出,帶其尋訪民間,游歷山川,讓其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美好童年,后將其畢生所學王霸之術傾囊相授,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一人力壓朝堂二十載,終于等來宇仙扶稷親政,宇仙執坤禪讓帝位給宇仙扶稷,給天下人培養了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

宇仙扶稷親政登基當日,為了感謝宇仙執坤養育之恩,三步一叩首,一共磕了一千三百一十四個響頭,如朝圣者一般,只為替宇仙執坤贖回那一千三百一十四件荒唐事,此舉感動天下人。

宇仙扶稷做了皇帝后,年號泰平,大赦天下,勵精圖治,從諫如流,明德慎罰,任賢革新,經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深受百姓愛戴,是為青冥宣宗章德皇帝。

已是太上皇的宇仙執坤也卸下擔子,云游四海,逍遙修道,十年修得九瓣大皇庭,成為宇仙一族當世第一人,甚至連宗家都罕見的主動對其示好,替青冥王朝掃除一切邪祟,守護青冥地界太平,更為青冥王朝培養了一支由修真者組建的軍隊,世稱青冥羽麟仙道軍。

因為造化玉碟碎片散落人間的緣故,魔界每六十年便要入侵一次人間,劫掠人間氣運,來滋養魔界不穩定的氣運,宇仙執坤發動了“甲子蕩魔”計劃,庇佑蒼生,被青冥百姓奉若神明,人稱“坤皇吐哺,天下歸心”,而他自己則是鎮守星星海魔界入口。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造化弄人,因為宇仙扶稷意圖統一北俱蘆洲之心,動了魔界利益,魔界便暗中派鷹犬搗亂,多次越界屠戮百姓,虐殺黎民,劫掠孩童,對青冥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宇仙扶稷聞言大怒,下令對魔界展開反擊,青冥王朝第四次對魔界戰爭就此打響。

由于宇仙扶稷長年累月忙于處理政事,心力交瘁,空乏其身,若非早年受宇仙執坤影響,修煉大皇庭,換做常人,如此勞心費神,怕是早已神隕于天地。

即位第十年,在對魔界第五次自衛反擊大戰中,在朝中精銳武將盡失的情況下,宇仙扶稷親自掛帥,率領宗室子弟,御駕親征,與兵卒食同桌,睡同寢,兵將一心,所向披靡,終于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后,將魔界入侵大軍趕回了星星海之外,但宇仙扶稷在與魔界十八域魔神王座之一的惡魔卑破敗對戰中,不幸被冷箭暗算,身受重傷,危在旦夕,宗室子弟更是十不存一,血染疆場。

宇仙執坤得知趕來,用盡畢生修為,施展長命燈大陣,強行以命換命之法為宇仙扶稷續命十年,然而壽有盡時,力有窮日,直至油盡燈枯,宇仙執坤最終也無力回天,帶著滿腔遺憾,淚入輪回,留下金身鎮國運,舉國悲痛。

宇仙扶稷在宇仙執坤靈前,雖非生父,卻勝似親爹,悲傷吐血,一病不起,臨終前,將三份遺詔交于崇家、諸葛家和司馬家,便撒手人寰,一日之間,雙龍殯天,消息撼天下,先皇無子嗣,招致六藩親王舉兵帶甲,爭奪皇位。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宁县| 政和县| 博白县| 邛崃市| 萍乡市| 甘肃省| 昆山市| 石家庄市| 肥东县| 荣成市| 获嘉县| 莱芜市| 准格尔旗| 定远县| 仪陇县| 嘉义市| 清徐县| 宜兰县| 青铜峡市| 南郑县| 禹州市| 从江县| 徐州市| 化州市| 明光市| 益阳市| 柯坪县| 富宁县| 伊春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东平县| 黔西县| 永平县| 永康市| 鱼台县| 安溪县| 厦门市| 监利县| 杭锦旗| 钦州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