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杭州
- 徐越
- 1059字
- 2020-09-01 17:59:05
一 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東臨杭州灣,南與紹興、金華、衢州接壤,北與湖州、嘉興毗鄰,西與安徽省交界。現轄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濱江、蕭山、余杭、富陽和臨安十個區,建德、桐廬和淳安三個縣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918.8萬人。
杭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16',東經120°12',市區西、北、南三面有少許丘陵分布,其余均為地面高程僅3至6米的平原,江河縱橫交叉、湖泊星如棋布,構成“三面云山一面城、亂峰圍繞水平鋪”的人間天堂。據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8月10日,市區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近797萬。居民以漢族為主。
杭州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秀麗的西子湖和原生態的西溪濕地鑲嵌在城市的西部,雄渾的錢塘江奔流在城市的東部。市區景點密布,文化積淀深厚。從錢氏吳越國首府到南宋都城,從宋西湖十景到清西湖十八景,從白堤(見圖0-1)、蘇堤到楊公堤,從梁祝、白蛇傳到楊乃武與小白菜,從西湖龍井、西湖醋魚到西泠印社、西湖綢傘,杭州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無不帶著歷史的印記。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蕭山跨湖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秦置錢唐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東巡會稽“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這是有關錢唐最早的正史記載。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此為錢唐設置郡級政區之始。陳后主禎明元年(587年)置錢唐郡,郡治錢唐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始于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為避國號諱,改錢唐為錢塘。五代為錢氏吳越國首府,錢氏三代五帝歷時近百年,杭州成為“東南形勝”第一州。后梁龍德二年(922年)置錢江縣,北宋改名仁和縣,與錢塘縣并為杭州州治。南宋建都杭州(1129—1276年),歷時140多年,杭州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于杭州,改稱江浙行省,杭州為省治始此。當時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民國并錢塘、仁和為杭縣,1927年于杭縣城區置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96年,原蕭山浦沿、長河、西興三鎮并入杭州市區,設立杭州濱江區。2001年,蕭山、余杭兩縣并入杭州市區,成為杭州蕭山區、余杭區。2014年富陽并入杭州市,成為杭州富陽區。2017年,臨安并入杭州市,成為杭州臨安區。

0-1◆ 白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