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自出版改寫出版流程?

當網絡平臺紛紛投身自出版,傳統出版社在這一熱潮之下也難以獨善其身。2011年,豆瓣試水自出版,被公認為是國內最早的嘗試。2014年3月,京東以《大衛·貝克漢姆》殺入出版界,高調宣稱要做自出版,其后互聯網公司紛紛跟進,標榜自己的“自出版”品牌——2014年4月,網易云閱讀平臺高調上線“自出版書”欄目,“100%收益歸作者所有”;當當高調表示,要在未來投入逾2億美元,3年后將數字出版收入提高到逾3億美元,占據電子書市場的60%,其中自出版是重要開發領域,并且已經將鄭淵潔等名家納入麾下。

除了互聯網企業,傳統出版社也不甘落后——學林出版社和知識產權出版社也發布了自出版平臺。國內如今在出版領域仍有一些政策限制,自出版概念并非完全“西化”,但對出版業的影響也不容小覷。自出版在國內是否會成為傳統出版、網絡文學之后的第三種力量呢?

6.1  互聯網企業紛紛涉獵,目標內容各不同

自出版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概念。當前國內之所以跟風自出版概念,究其根源,與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自出版熱潮有關。在美國,自出版已成為一種主流出版模式,對傳統出版構成巨大挑戰。自出版之所以對出版業造成大沖擊,原因在于渠道商對于流程的再造,繞過了傳統出版的“把關人”——出版社,讓更多人能夠快速、免費、低門檻地出版自己的書籍。此外,電子書通過網絡發行,幾乎沒有渠道、印刷、庫存和退貨成本。

豆瓣被公認為是國內最早的自出版機構,2011年試水,到目前最高收入作者丁小云憑借《7天治愈拖延癥》等作品進賬15萬多元?!岸拱觊喿x”標榜“走在印刷機之前”,鼓勵非虛構寫作。據豆瓣讀書產品總監戴欽介紹,豆瓣舉辦了兩屆征文大賽,收到4000多部投稿;2014年2月還上線了主打普通人的經驗寫作專欄,以鼓勵寫作。目前已累積4500多部獨家作品,但內容主要是2萬~5萬字適合碎片化閱讀的產品,從其品種數量、閱讀種類,要對主流出版行業構成沖擊還有待時日。

2014年年初,京東以《大衛·貝克漢姆》殺入出版界,高調宣稱要做自出版,據京東圖書音像事業部總經理楊海峰透露,8個多月銷售超過1.5萬冊。京東的“自出版”更像是一個圖書策劃公司出版紙質書,其特點之一是“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直接介入出版”。原創作者并不能自主通過其平臺發布內容,其特點與其說是“自出版”,還不如說是“大數據”。

至于自出版和數字出版的目標,當當網的目標可謂宏大。當當數字業務部總經理左立表示,未來3年要在數字出版領域投入2億美元,力圖占到正版電子書市場的60%,日活躍目標用戶1500萬。他還特別強調是嚴肅閱讀的60%,而不是網絡文學。而且將建立當當自己的出版平臺,內容供應商包括傳統出版社與個人作者,形式不僅有紙書的出版,還有電子書的出版。

其實,上述幾家新生出版模式與真正的自出版尚有差距,因為作者缺乏自主,也缺乏夠分量的嚴肅作品。之所以都叫“自出版”,關鍵在于主打嚴肅產品,符合人們對“出版”的期待。另一方面,當前“自出版”機構的影響力有限。當當剛開始介入,豆瓣收益不得而知,而京東2013年的自出版收入是600萬元,從體量上來講,很難與網絡文學、傳統出版等量齊觀。此外,正如楊海峰表示的,優秀的出版人才和作者都很緊缺,也限制了國內自出版發展。

6.2  傳統出版投身,初嘗甜頭

知識產權出版社和學林出版社所代表的傳統出版社的“自出版”平臺一上線,就表現不俗。

知識產權出版社“來出書”平臺于2014年3月上線。該項目以學術論著為主要出版方向,以數據積累和數據運營為中遠期經營目標,實現圖書出版和圖書數據的互聯網運營模式。每一種正式出版的圖書,“來出書”都會同步出版紙書和電子書,在線上和線下同步銷售,依靠知識產權出版社的數字出版技術實現小庫存或零庫存圖書管理。目前,“來出書”網已開通了來出書、來買書、來+盟、來印刷、我的賬戶以及玩轉本站等6個頻道。學林出版社“人文社科學術著作自出版平臺”2014年8月上線,最大的兩個特點分別是“圖書出版眾籌眾包系統”和“自出版按需印刷系統”。

自出版之所以有市場,對大眾出版需求的滿足是原因之一。自出版“以用戶為中心,注重用戶體驗”,作者通過自出版平臺可以隨時監控圖書的銷量、成本、分成收入等。知識產權出版社“來出書”自助出版平臺總監唐學貴認為,“來出書”主要產品的定位是學術出版物,但也向百姓提供服務。“來出書”剛推出的《左手刀塔右手韶華》作者“菊花神”(論壇ID)俞波,就是游歷于各大游戲平臺的網絡寫手,在網絡論壇上發表文字已超過千萬字。這位80后感慨道,有幸在青春的尾巴遇到了自出版能夠出版這本書,也是對自己青春的祭奠。2014年“來出書”收到了1200多份作品,“大眾出版的比例漸漸增多,作者愛惜自己的文字,非常配合與編輯的互動,出版了很多有意思的作品?!碧茖W貴介紹。

“來出書”平臺收入已達到近千萬元,唐學貴希望未來兩年中能有翻番的發展。未來“來出書”稿件的處理也要用互聯網思維,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我們有‘來+盟’的平臺,當今后越來越多的稿件投進來后,也可以讓其他出版社的編輯或者有看稿能力的人到這個平臺上,大家一起工作,讀者一樣可以參與進來,這就是互聯網眾包的形式。”自出版能夠擴大傳統出版范圍,為閱讀產業做增量,出版業應該積極融合到自出版潮流中來,利用專業編輯優勢為大眾出版提供服務。

隨著按需印刷技術的成熟和普及,逐漸成為紙質書自出版的標配。傳統出版中,出版社往往會根據印張來定價,容易忽視作品內在的價值。自出版時,在圖書定價方面可以更好地發揮作者主動性,尤其是學術著作的需求往往剛性較強,因其需求量相對較小,消費對象對價格相對不敏感,尤其是絕版書,利用自出版平臺與按需出版相結合可以解決不少問題。正如業內人士所說,“一本書20塊能賣100本,100塊也能賣100本,那么作者為何不索性賣100塊錢呢?”學林出版社社長段學儉算了一筆賬:“在傳統出版模式下,出版社的直接成本在28%~31%,遠高于暢銷書和教材的百分之十幾,加上退貨和庫存,盈利很困難。按需印刷雖然將成本提高到37%~45%,甚至是47%,但是省掉了退貨、庫存以及發貨折扣等,盈利空間就出來了?,F在的毛利為15%~20%,如果量大,利潤率會更高?!?/p>

自出版模式的另一個優勢在于,像知識產權社和學林社這些有互聯網出版資質的出版社,還可以通過數字出版,擴展出版渠道。對于不適合紙質出版的作品,自出版平臺可以制作成電子書在各大平臺銷售,滿足作者出版需求的同時,降低風險。

6.3  戰略影響還待時日

自出版模式給傳統出版社帶來了控制成本、擴大出版范圍等新的可能,但是真正讓其成為一種主流的出版模式還不太現實。國內自出版尚未形成氣候,對主流出版業構成沖擊還有待時日。

如段學儉所說:“質量是懸在每個傳統出版人頭上的一把劍”。傳統出版社做自出版,還是要由選題委員會來判斷一種書是否適合出版,把好社會效益關,互聯網企業也不能例外對內容的審查。

此外,傳統出版社轉型做自出版平臺,其中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段學儉表示,不能盲目地將技術完全外包。代碼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由出版社去做,但是設計、創意、要求、驗收仍然要由出版社主導。正如出版社不開辦印刷廠,但設立出版科負責尋找印刷廠、對印刷廠進行質監或者檢驗、控制質量和成本等。

自出版在出版戰術上會對出版業產生一些影響,但是戰略上影響不會太大,而其成為挑戰傳統出版和網絡文學的第三種力量尚不現實。

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曾表示,自出版會讓一切擋在消費者面前的專家們都消失。在圖書行業里,這群專家就是圖書編輯。但至少這一點在中國目前還很難實現。

【鏈接: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5.1.23,龔牟利《自出版改寫出版流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泌阳县| 遂川县| 班玛县| 临夏市| 荣成市| 垫江县| 汨罗市| 辉县市| 永兴县| 石阡县| 乐亭县| 曲周县| 天水市| 湛江市| 宾阳县| 始兴县| 梁山县| 随州市| 平顶山市| 吉安市| 耒阳市| 鸡泽县| 宁阳县| 武山县| 山东| 岳池县| 郑州市| 灵川县| 吴忠市| 颍上县| 阜康市| 洞口县| 泸定县| 龙海市| 永和县| 宜阳县| 临清市| 四会市| 丽江市|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