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官僚政治研究
- 王亞南
- 1311字
- 2020-08-27 15:01:45
第一篇 論所謂官僚政治
一
在有關政治理論或政治史的載籍中,我們經常容易見到關于貴族政治、專制政治、民主政治的論著。但把官僚政治(Bureacracy)當作一個特定的形態或體制加以論述的,卻比較稀罕。那往往只是在討論其他政治形態時附帶的說到。對于這種政治現象形態少所論及的理由何在,以后還有談到的機會。這里我只要表明:官僚政治確曾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并作用于一切國家的某一歷史階段。也許就因此故,英國權威政治學者拉斯基教授(Prof.Laski)曾在塞利格曼教授(Prof.Seligman)主編的《社會科學大辭書》中,就官僚政治作過這樣的概括說明:
官僚政治一語,通常是應用在政府權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權侵奪普通公民自由的那種政治制度上。那種政治制度的性質,慣把行政當作例行故事處理,談不到機動;遇事拖延不決,不重實驗。在極端場合,官僚且會變成世襲階級,把一切政治措施,作為自己圖謀利益的勾當。
——《社會科學大辭書》第三卷,第70頁
這說明大體是妥當的,但我認為需要加以補充和分釋,否則不但對于拉斯基教授自己在那段話后面引述的例解,有些不易講得明白,而我們也似乎可以依據經驗,說官僚政治在任何歷史時代都能存在。比如說,講形式、打官腔、遇事但求公式上能交代、一味被動的刻板的應付、一味把責任向上或向下推諉……諸如此類,都是所謂官僚主義的作風,這作風,確實在任何設官而治的社會,差不多都可以見到;即在民主政治下,對于任用官吏,如采行所謂分贓制(Spoils System——美國以前官吏進退,隨政黨為轉移,故稱此種官制為分贓制),則因交代頻繁,造成互不負責的脫節現象;如采行專家制,重視官吏專門經驗,則又因他們長期或世守其職,造成特殊積習,造成相伴而生的種種官場流弊。特所有這些作風和流弊,通是屬于技術方面的,惟其是屬于技術方面的,故英美諸國都先后實行一種政務與事務分開的文官制,從技術上予以改進,并設法使那些流弊減縮到最低限度。然而,我們把官僚政治當作一種社會體制來討論,雖然也注意它的技術面,但同時卻更注意它的社會面,從社會的意義上來理解官僚政治,就是說,在此種政治下,“政府權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官僚有權侵奪普通公民的自由”,官僚把政府措施看為為自己圖謀利益的勾當。像這種社會性的官僚主義政治,是依存于諸般社會條件,而又為那些社會條件所范圍著的,它可能增大前述技術性的官僚作風,但卻不可能單在技術上去講求根治。
由以上的釋明,我們就知道:
(一)官僚政治得從技術的、社會的兩方面去說明,而我們當作一種社會體制來研究的官僚政治,寧是重視它的社會的那一面,雖然我們同時沒有理由不注意到它的技術的那方面。
(二)大約官僚政治在社會方面有了存在依據,它在技術上的官僚作風,是會更加厲害的,反之,如官僚不可能把政府權力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按照自己的利益而擺布,則屬于事務的、技術的官場流弊,自然是可能逐漸設法糾正的。
(三)技術性的官僚作風,不但可能在一切設官而治的社會存在,在政府機關存在,且可能如拉斯基教授所說,在一切大規模機構,如教會、公司,乃至學校中存在,可是,真正的官僚政治,當作一個社會體制看的典型的官僚政治,卻只允許在任何社會的某一歷史階段存在,而就歐洲說,卻只允許在16世紀到18世紀末乃至19世紀初那一個歷史階段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