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知青大會
在山西夏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夏縣每年召開一次“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代表會議”。
夏縣全縣共有來自北京、天津的知識青年1255人,分在包括:泗光、大呂、水頭、禹王、郭道、胡張、廟前、大廟、曹家莊等十幾個公社(現在改為鄉鎮) 。到1972年10月28日召開第四次知青代表會議的時候,共有28人加入了共產黨,164人加入了共青團,283人被評為學習積極分子,206人被選調輸送到工交財貿和機關工作,78人參了軍,53人被推薦上了大專院校。在繼續插隊的知青中,有224人擔任了縣、社、隊各種領導工作。
我參加了第四次知青代表會議。至今還保留了縣知青辦當時印發的《會議材料選編》。上面刊登的發言目錄是:《年年月月抓管理世世代代育新人——我縣加強對知識青年“再教育”工作的幾點體會》,《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偉大革命進行到底》,《五·七道路寬又廣,水稻安家人扎根》,《改讀馬列和毛主席的書,徹底改造世界觀》,《永走五·七路,一生獻人民》,《安家落戶干革命,扎根農村為人民》,《踏踏實實向前進,勤勤懇懇為人民》,《掌握思想教育,切實加強對知識青年的“再教育”》,《我們是怎樣樹立長期管理教育思想的》。
當時的縣委常委孫恩儉、王振興、梁合水參加了會議,并作了指示。政工組長李永輝同時作了總結。會議開了三天,31日結束。
大會還表彰了先進模范集體11個,個人88人,還發了光榮榜。
先進模范集體11個:泗交公社窯頭大隊、水頭公社大張大隊、泗交公社王家河大隊、廟前公社史家大隊、大呂公社裴介莊大隊、廟前公社南吳大隊、禹王公社中其里大隊、大廟公社大廟大隊、郭道公社陳村大隊、曹家莊公社東交口大隊、胡張公社東張南大隊。
這88個先進知青當中,有葛秀榮、曹小儀、王翠玉、王旭、王傳華、馮麗娟、楊復寬、孫廣智、武樹臣、于同萱、李偉、易朋、李忠秀、張大元、葛元仁、李旭、王海河、喬丹楊、衛凌燕、曹永蘭、孫巖,等。在發言中還表彰了廟前公社史家大隊的王保祥。
今天,讀了光榮榜上的名字,倍感親切。他們都是當年的有志知青,對國家和個人的未來曾經充滿著期待。我想,也許有人有機會,讀到我寫的這些文字,就請當年的知青朋友們注意,不管是不是先進模范,我都真誠地向大家道一聲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