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篇    戰略通論175

第1章  戰略

戰略的一般概念在第二篇第2章里得到了界定。注101它是為戰爭的目的而對交戰的使用。雖然戰略本身只涉及交戰,但戰略理論還必須考慮它的首要執行手段,即戰斗兵力。它必須按照它們本身的重要性和它們與其他因素的關系去考慮這些兵力,因為它們塑造交戰,而且轉過來正是在它們那里,交戰的效果最先表現出來。因而,戰略理論必須根據交戰的可能結果、根據大體上決定其進程的精神力和心理力去研究交戰。177

戰略是為戰爭的目的而對交戰的使用。因而,戰略家必須為戰爭的全部作戰方面規定一個目標,那將符合它的目的。換句話說,他將擬訂戰爭規劃,而這目標將決定意在實現它的各系列行動:事實上,他將設計一場場戰役,并在這些戰役之內決定各場交戰。由于這些事情大多不得不基于種種可能不會證明是正確的假設,與此同時其他較詳細的命令根本無法被事先確定,因而戰略家必須親臨戰役。那時能夠就地發出詳細的命令,允許總的規劃被調整得適合不斷需要的修改。簡言之,戰略家必須從頭到尾始終保持掌控。

這并非總是被接受的觀點,至少在涉及一般原理的限度內。通常的慣例是在首都而不是在戰場上確定戰略,而這做法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可以被接受,亦即政府駐留得那么靠近軍隊,以致作為大本營起作用。

因此,戰略理論處理規劃制訂;或者寧可說,它力圖指明戰爭的各組成成分及其相互關系,強調能被顯示的那寥寥幾條原理或規則。

從第一篇第1章回想起戰爭中涉及多少至關緊要之事的讀者會明白,要將整個圖景始終牢記在心,就需要有何種非凡的心理才能。

一位君主或一位將領能靠下述辦法最佳地顯示他的天才:操控一場戰役,使之嚴格契合他的目的和他的資源,既不做得過多,也不做得過少。然而,天才之效見于整體的最終成功,甚過見于新奇的行動樣式。我們應當贊譽的是精確地實現未言的假設,順暢和諧地實施全部行動,那只在最后的成功中才變得顯明昭彰。178

不能在一直導致最后成功的行動中發現這和諧的研習者可能禁不住去探尋天才,在沒有也不可能存在天才的地方。

事實上,戰略家使用的手段和樣式如此簡單不過,如此因不斷重復而人所熟悉,以致在評論者們那么經常地以笨拙的莊嚴模樣討論它們的時候,依據常識看來荒唐可笑。于是,像繞過敵軍側翼這么一種平淡老套的迂回竟可被評論者歡呼為天才一舉,成了最深洞察甚或全知全識的輝煌一現。一個人能否想象有什么更荒唐的事情?

當我們考慮如下景象的時候,就覺得更荒唐可笑:這同一些評論者通常將所有精神素質排除出戰略理論,只審視物質因素。他們將一切都簡化為寥寥幾項關于均衡和優勢、時間和空間的數學公式,由幾個角度和線條限定。假如那真的是一切,它就簡直算不上一個可令一名中小學生為難的科學問題。

然而我們應當認識到,所討論的并非科學公式和科學問題。物質因素之間的關系全都非常簡單;較難把握的是所涉的心智因素。即便如此,只是在戰略的最高領域才出現心智復雜性,還有各種因素和關系的極端多樣性。在這個層次上,戰略、政策和治國才能之間極少或全無差別,而且如前所述,它們的影響在數量和規模問題上更大,大于在執行方式上的。如同在一場戰爭的無論大小的個別事件里那樣,凡執行主導之處,心智因素皆被減至最小程度。

戰略包含的每件事都很簡單,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件事都很容易。一旦從政治狀況出發,一場戰爭要實現什么和它能夠實現什么已被確定,規劃路徑就并非難事。然而,為了堅定地遵循到底,為了貫徹計劃,為了不被數以千計的分心之事甩出軌道,就需要性格的偉力,連同頭腦的清澈和精神的堅毅。舉出任何數量的杰出者,其中有些以理智著稱,另一些以敏銳聞名,還有一些以大膽或意志堅韌見譽:沒有哪個可以具備所需的結合素質,使他成為一位比一般的指揮官更偉大的統帥人物。

這聽來古怪,但每個熟悉戰爭的這方面的人都會同意,在戰略領域做出一個重要決定,需要有比在戰術領域的更大的意志力。在后一領域,一個人受眼前即刻的壓力裹挾,被卷入一場在其中抵抗勢將危及性命的大旋渦,并且在壓抑了初始的顧慮之后,大膽勇猛地奮力前行。在戰略領域,速度慢得多。那里有一個人自己疑懼和別人疑懼的寬綽余地,有反對、抗議和因而過早后悔的寬綽余地。在戰術情勢中,一個人能憑肉眼至少見到問題的一半,而在戰略方面,每件事都不得不予以猜測和假設。信心因而較弱。結果,大多數將領在理應行動時,被不必要的疑慮搞得心理癱瘓,無所作為。179

現在掃視一下歷史。讓我們考慮弗雷德里克大王1760年打的那場戰役,它以其令人目眩的行軍和迂回著稱,被評論者們贊美為一項藝術作品——確實是一項藝術杰作。我們是否要對下述事實贊美若狂:這位國王想先繞過道恩注102的右翼,然后繞過他的左翼,接著再度繞過他的右翼,等等?我們是否要將這認作深刻的睿智??隙ú唬偃缥覀円粠Ц星榈卦u判的話。真正可贊美的是國王的明智:以有限的資源追求一大目標,他沒有試圖去做任何力所不及之事,而總是去做恰好足夠的事,以便獲取他想要的東西。這不是僅有的一場在其中他顯示了自己作為一位將領的判斷力的戰役。在這位偉大的國王打的所有三場戰爭中,它都顯而易見。

他的目標是將西里西亞納入安全港,那由一項充分得到保障的和約構成。

作為一個在大多數方面與別國類似、只憑其行政管理的某些分支與之有別的一個小國的首腦,弗雷德里克不可能是一位亞歷山大。假如他像查理十二那樣行事,他也會以災難告終。因而,他的整個戰爭操作顯示了一個要素,那就是受限的實力,它始終平衡,從不缺乏蓬勃的活力,在危機時刻飆升到引人注目的高度,但隨后立即回返到一種平穩的擺動狀態,總是隨時準備調整,以適應政治局勢的最微小變動。無論是虛榮、野心還是報復心,都無法令他背離這個路徑;只是這個路徑,才將他帶到成功。

要贊賞偉大將領的這一性格,這寥寥數語所能做的何等地少!只需仔細審視這場斗爭的原因與其奇跡般的結果,就能認識到只是國王的敏銳才智,才引領他安然經歷一切危險。

這就是我們贊美的性格,在他的所有各場戰役中,但特別是在1760年戰役中。唯有此時,他才能以這么小的代價擋開這么一個大占優勢的強敵。

要被贊美的另一方面涉及執行的困難。意在繞過一個側翼的迂回容易規劃。構想一項如下的計劃也同樣容易,那旨在令一支小規模兵力保持集中,以致它能在任何點上勢均力敵地迎對一個分散了的敵人,并且依靠快速運動倍增自己的力量。關于這些觀念本身,全無可贊美之處。面對這樣的簡單概念,我們必須承認它們簡單。

然而,讓一位將領試著模仿弗雷德里克!多年之后,親眼見證者依然描寫國王陣位的風險,確實是其不慎;而且無可懷疑,當時的危險顯得三倍于此后那么有威脅性。

在敵人眼皮底下、往往是在其炮口之下從事的行軍也是如此。弗雷德里克選了這些陣位,做了這些行軍,確信所知的道恩的用兵方法、他的意向、他的責任感和他的性格將使這樣的迂回遭遇風險,但非魯莽胡來。然而,要以這種方式看待事情,不為約30年后仍在被談論和描寫的危險困惑和嚇倒,就需要國王的大膽、決心和意志力。極少身處這么一種局勢的將領會相信此等簡單的戰略手段是可行的。180

執行的另一困難在于這么一個事實:這場戰役從頭到尾,國王的軍隊始終不斷地在移動。7月初和8月初,它兩度尾隨道恩,與此同時它自身被拉西注103追逐,從易北河步入西里西亞,在路況惡劣的鄉間小道上。軍隊不得不在任何時候都做好戰斗準備,且其行軍不得不以一定程度的靈巧機動被組織起來,那需要相應程度的費勁努力。雖然軍隊伴有數以千計的大車,并且被其延宕,但它總是短缺補給。在西里西亞的利格尼茨戰役之前一周,部隊日夜行軍,沿敵人的陣線交替部署和撤退。這花費了巨大的努力,經歷了非凡的艱辛。

這一切能否做到而不令軍事機器遭受嚴重的摩擦?一位將領是否只靠智力就能造就這樣的機動性,像一名觀星家操縱天文星盤那般輕而易舉?將領們和最高統帥難道不因目睹自己那境況可憐、饑渴交加的武裝同伴遭受的悲慘而心搖神移?關于此種境況的抱怨和畏懼難道未被報告給最高指揮部?一個普通人是否會敢于索求這樣的犧牲,而且這些難道不會自動地降低部隊的士氣,敗壞它們的紀律,簡言之損害它們的戰斗精神,除非對其統帥的偉大和顛撲不破的一種壓倒性的信念重于所有其他考慮?正是這值得我們尊敬;正是這些執行方面的奇跡我們必須贊美。然而,要充分贊賞這一切,就不得不經實際經驗而對它有所體會。那些只從書本或檢閱場得知戰爭的人不可能認識到存在這些行動障礙,因而我們必須要求他們崇信他們在經驗上缺乏的東西。

我們已經使用弗雷德里克的例子去集中我們的思維鏈。最后,我們要指出,在我們的戰略闡述中,我們將述說那些在我們看來意義最重要的物質因素和理智因素。我們將從簡單進至復雜,最后說明全部軍事活動的統一性構造——即戰役計劃。

第二篇的早先的一個手稿包含以下各段,被作者標明“將用于第三篇第1章?!睂υ撜滤媱澋男薷膹奈醋龀?,這些段落因而被全部插入此處。

就其本身而言,在一個確定的點上的兵力部署只是使一場交戰成為可能;它并非必定發生。是否應當將這可能性當作一個現實,當作實際發生?肯定應當。它成為真實的,是因為它的后果,而且某類后果總是會接踵而來。181

因為其后果,可能的交戰要被認作真實的交戰

如果部隊被派去切斷一支撤退的敵軍,后者因此投降而不繼續戰斗,那么它的決定只是由那些部隊擺出的戰斗威脅引起。

如果我軍的一部分占領一個未加防守的省份,從而令敵人得不到非同小可的實力增補,那么使我軍有可能掌控該省的因素,在于敵人若努力收復它就須預料要打的交戰。

在這兩個場合,結果都由一場交戰的純粹可能性造成;這可能性獲得了現實性。然而讓我們假定,在每個場合敵人都帶了優勢兵力來對付我軍,導致他們不經戰斗而棄其目的。這將意味著我們未達到自己的目標;可是,我們對敵人威脅的交戰并非全無效果——敵人確實撤去了自己的部隊。即使全部努力使我們的境況壞過先前,我們仍不能說以此方式使用部隊去造成一場交戰的可能性全無效果產生;這效果相似于輸掉一場交戰的效果。

這表明,摧垮敵方兵力和掀翻敵方權勢只能作為交戰的結果來達到,不管它是真的發生,還是僅僅威脅而未被迎應。

交戰的兩重目的

不僅如此,這些結果有兩類:直接的和間接的。它們是間接的,倘若其他事情擠進來成為交戰的目的——本身不能被認作涉及摧垮敵軍但是往后導致摧垮敵軍的事情。它們可以通過一條迂回的路徑去這么做,但全都是為此更加有力。占有省份、城市、要塞、道路、橋梁、軍火堆積場所等等可以是一場交戰的直接目的,但能絕非是最終目的。這樣的占取應當總被視為只是取得更大優勢的一個手段,從而到頭來我們能在敵人無可迎應的時候對敵威脅一場交戰。這些行動應被認作過渡環節,認作導向作戰本原的各個步驟,而絕不是作戰本原本身。

實例

隨在1814年占領波拿巴的都城,戰爭的目的得到了實現。植根于巴黎的政治分裂大白于天下,這巨大的破裂導致皇帝的權勢分崩離析??墒牵@一切仍應當依據種種軍事涵義去考慮。這占領導致波拿巴的軍事實力和他的抵抗能力大為減小,盟國的優勢相應增進。進一步抵抗變得不可能,而正是這導致對法和平。假設盟國的實力由于某個外部原因而被突然相應減小,那么它們的優勢將煙消云散,而且它們占領巴黎的整個效果和意義將由此化為烏有。182

我們用了這一論辯來表明,這是要采取的自然而然和唯一正確的觀點,是使之至關重要的東西。我們不斷地被帶回下述問題:在戰爭或戰役的任何既定階段上,什么將是雙方能夠彼此威脅的所有大小交戰的很可能結果?在規劃一場戰爭或戰役時,只有這才會決定從一開始就必須采取的各種措施。

若不采納這觀點,其他事情就會被評價得不準確

如果我們不學會將一場戰爭和它得以合成的各獨立戰役視作一個交戰鏈,其中各場交戰彼此聯結,每場導向下一場,而是聽從一個觀念,即奪占某些地點或攫取未加防守的省份其本身重要,我們就容易將它們認作是意外橫財。在這么做并忽視事實上它們是一條連續的事件之鏈的各個環節時,我們也忽視了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對它們的占有可以往后導致明確的不利。這種錯誤在軍事史上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例解。幾乎可以用下面的方式來說這個問題:恰如一名商人無法從單獨一項交易獲取利潤,并將它記入一個獨立的賬戶,在戰爭中取得的一項孤立的好處也無法從總的結果分離出來被單獨評價。一名商人必須基于他的總資產行事,而在戰爭中,單獨一項行動的利弊得失只能根據最終的權衡去確定。

由于將每場交戰視作一個系列的組成部分,至少在事件可預見的限度內是如此,司令官就總是處在通往他的目的地的康莊大道上。兵力愈增勢頭,意圖和行動以一種適合情勢的蓬勃活力強勁發展,并且不為外在影響所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凤冈县| 万山特区| 禄劝| 郧西县| 和静县| 弋阳县| 万山特区| 枞阳县| 千阳县| 郯城县| 汶上县| 交口县| 乌海市| 临泉县| 方城县| 龙陵县| 武义县| 新安县| 云阳县| 仙桃市| 盐亭县| 富宁县| 东城区| 仙游县| 休宁县| 万全县| 宜宾县| 乐昌市| 闽清县| 工布江达县| 大名县| 旬阳县| 青阳县| 永和县| 武陟县| 苏州市| 盐源县| 铁岭市| 罗甸县|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