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嚴復變譯思想來源考
嚴復翻譯實踐由全譯和變譯構(gòu)成。嚴復留英期間或做過全譯和變譯,變譯《天演論》時夾有全譯;之后嘗試全譯《圣經(jīng)》,未果。后來譯其他七部著作,也是變譯中含全譯。嚴復終其翻譯生涯,大致是以變譯為主,全譯為輔。嚴復的全譯高妙,卻不愿多做;變譯是有意為之,因而成就豐富。催生嚴復選擇增、減、編、述、縮、并、改七大變通策略的深層原因,既有國運不濟、時勢醒人的社會歷史因素,又有個人仕途受挫所滋生的憂國之情;既有中國思想界的多面需求,又有國內(nèi)學術(shù)的饑渴;既有嚴復融學識于西學思想以傳播的強烈意識,又有《天演論》變譯初試成功帶來的馬太效應;凡此種種,促成了嚴復變譯西方學術(shù)思想的極大成功。嚴復變譯思想產(chǎn)生既受中國本土經(jīng)典的熏陶,更源于中西文化的碰撞與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