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簡史
- 王健
- 560字
- 2020-08-19 15:16:09
三 區(qū)域經濟的艱難發(fā)展
魏晉時期徐州的屯田 東漢末年,徐州刺史陶謙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一度使徐州成為戰(zhàn)亂之下北方少有的富足地區(qū)。190年,徐州成為曹操、呂布、劉備、袁術等人爭奪的重要地區(qū),徐州地方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曹操在占領徐州后,為恢復當地經濟,將其在許昌屯田的模式推廣到徐州。 為發(fā)展屯田,曹操及后來徐州地方官員都十分重視水利設施的修建。由于眾多水利灌渠的興修,徐州屯田的效果較為顯著,成為曹魏在淮北用兵時軍糧的主要供應地。225年,曹丕巡視徐州時,曾作詩稱贊徐州屯田的成效,其中有“興農淮泗間,筑室都徐方。量宜運權略,六軍咸悅康”等句。
徐州經濟的興衰 劉裕代晉建宋后,將徐州作為指揮青齊、淮北的軍事中樞和后勤基地,十分重視發(fā)展徐州經濟。420年,劉裕發(fā)布詔書免去徐州彭城、沛郡、下邳三郡的田租和戶調。444年,宋文帝專門下詔書督課徐州等地方官員,開墾稻田,修整水利陂渠。在宋武帝、宋文帝休養(yǎng)生息、輕徭薄賦、重視徐州農業(yè)生產的政策下,徐州成為劉宋在淮北地區(qū)的重要糧食供應地。450年,宋文帝傾國之力北伐北魏,徐州既是劉宋北伐的主要據點,又是北魏進攻的主要地區(qū),連綿的戰(zhàn)禍使徐州經濟遭到毀滅性打擊,“所過郡縣,赤地無余,春燕歸,巢于林木”。480年,北魏徐州刺史薛虎子為解決軍糧供應,在徐州實行軍屯,徐州經濟才有所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