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結 語

七寶臺是源于發現舍利而建造的一座五層方形土木石結構的舍利塔,它的建成是對印度傳統的支提佛塔進行了選擇、節制、改鑄與揚棄的結果。佛陀在當時被稱為法王,具有理念統一的象征。如果獲得佛陀舍利的供養權,體現著國家的統一、勢力的強大。武則天作為帝王,同時又是被“授記”的法王,散舍利于京寺及諸寺州各49粒、建造七寶臺意味著對正法的崇敬與弘揚,對當時大唐的統一與民族、區域問題的處理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佛塔是象征釋迦精神的存在。佛塔上的圖像設置則是圍繞佛法如何周而復始、永恒不滅展開。時間上不僅如此,空間上也要求釋迦法身境界具有遍及宇宙空間每個角落的穿透力。早期北涼石塔的佛像構成,體現了釋迦法身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永恒的時間序列,與塔基座上中國傳統的八卦符號組合起來,使釋迦精神從此具備了住世的時間和空間的超越性。不僅如此,石窟寺中的中心塔柱和三壁布列的三世佛序列,和石窟自身的空間形態加上動態的繞塔觀像從而達到時間、空間上的和諧。以致到了高宗時代最終定格在時間排序的豎化阿彌陀佛、釋迦佛、彌勒佛三世,和空間橫化的阿彌陀佛、釋迦佛、藥師佛的法身圖像體系集七寶舍利塔于一身。雖說佛塔上圖像構成,會受到時代變遷、信仰變化的影響,但對釋迦法身境界、精神的訴求則始終沒有改變。

舍利崇拜、供養是佛教特有的一種現象。供養佛舍利,如同禮拜具有象征意義的菩提樹、金剛寶座、佛足跡一樣。見舍利即見佛,起到親近佛之后能迅速獲得覺悟的奇跡(圖148)。七寶舍利塔是以釋迦的肉身涅槃到現世釋迦精神永生為主題而展開,即講述釋迦牟尼是如何通過一世又一世堅定不移、鍥而不舍的修行而達到超脫輪回的最終目標。因此,七寶臺的功德主們把七寶舍利塔作為佛陀精神的象征進行巡禮朝拜,并以塔上超越時空的三世諸佛為參照物,如同在輪回之路上不斷積累功德,在不同的時間、空間祈愿武周政權和武則天最終擺脫生死輪回達到成佛的解脫之路。長安三年正好是武則天八十歲壽辰,七寶臺的落成開光,形同獻給武則天的生日禮物,希望武則天,正如王璿的造像記中說的,“同感圣壽之無疆,……所愿上資皇祚,傍濟蒼生……永奉南薰之化……”;以及德感的“伏愿皇基永固,圣壽遐長”,都是以七寶舍利塔作為參照物,殷切希望慈氏武則天擺脫生死輪回,武氏的大周政權,能像釋迦精神一樣周而復始、永恒不滅。

1-48.tif

圖148 禮拜佛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安化县| 大埔区| 金寨县| 乐安县| 皋兰县| 平度市| 竹北市| 英超| 介休市| 江源县| 嘉定区| 渝中区| 汝阳县| 太白县| 卓资县| 安吉县| 湖州市| 榆树市| 抚松县| 武功县| 金乡县| 密山市| 赤城县| 大石桥市| 绥芬河市| 宁化县| 长子县| 原阳县| 交城县| 乐都县| 富阳市| 会同县| 象山县| 桑植县| 德清县| 旺苍县| 科尔| 秭归县| 庆阳市|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