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    言

關中地處西北內陸,氣候干旱,降水歷來較少,而地表徑流亦不多,故無論從生活還是生產角度看,水資源都非常珍貴,這是總的特點。然而,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這樣的水資源條件也是有變化的。一方面,上游曾經覆蓋較好的森林植被等因素使得涇渭等河的水源補給一度良好,這成為早期農業灌溉工程得以發展的重要條件。但隨著農業墾殖的不斷拓展,水資源補給日趨稀缺,農業生產的水分條件日漸惡化。另一方面,由于降水等氣候條件的特殊性,水資源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這對于作物選擇和耕作技術類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比較而言,唐宋以后,關中人口增加,種植規模顯著擴大,作物種類也有所增多,因而水資源年內分配不均勻的特點對于作物種植的不利影響是不斷增大的。這樣的變化特征,乃是解釋歷史上關中地區農業生產技術變化在環境條件方面的主要依據。

正是受制于水資源稀缺的自然條件,關中地區的農業從一開始就是以旱作技術為其基本選擇。雖然此地的農民從很早的時候起就開始發展水利事業,其規模亦曾令人矚目,如著名的鄭國渠,其灌溉面積達到“四萬余頃”。這個數字的真實意義雖有爭議,但無論如何估計,較之關中或渭北農業區,其實際面積都不能算是很大的。鄭國渠之后,關中地區農業水利工程時興時廢,其效率也難以一概而論。因此,在關中地區的農業種植中,總體而言,是無法將灌溉作為主要的技術方式來滿足作物生長對于水的需求的。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關中的農民就忽視了水資源的利用。恰恰相反,人們在生產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將有限的水資源予以合理的配置,其成效也很顯著。我們完全可以認為,歷史上關中以及附近地區的農業生產,其效率高低,固然受制于土地規模,但水資源的數量和利用水平,更是制約生產水平的關鍵。從歷史時期關中農業發展過程及其主要特點看,本地較早發展起來的精耕細作農業,其各項主要技術措施,雖然是針對土地耕作而展開的,但其核心卻是水資源的利用。換言之,脫離了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就無法解釋關中地區精耕細作農業的技術內涵。

基于這樣的認識,有必要將水資源作為一個中心問題加以討論,并以此為基礎,解釋農民的行為、鄉村社會組織的運作,特別是制度性因素和政府的相關政策。本書以《明清時期關中地區水資源環境變遷與鄉村社會》為題,即是出于這樣的研究意圖和主旨。

認識與解釋這個問題,有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水資源環境本身并不只是一個自然的或外部的變量。它以自然資源稟賦為基礎,但同時也是社會制度變革與運行的產物。因此,不宜只是從被動利用的角度來解釋人的行為。

第二,自然條件決定了社會及人行為的邊界,同時也基本上確定了經濟活動的總的特征。但人在經濟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做出主動選擇的。而人的選擇,就農業而言,可以影響甚至決定特定地區的技術類型與模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個地區的經濟類型,以及技術方式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種傳統,而傳統本身是后人組織并進行生產活動時的重要前提條件。

第三,人的行為選擇實際上是基于特定地區的自然與經濟社會兩個方面的要素條件而做出的,雖然我們在分析時可以將這兩個方面區分開來,但實際的選擇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過程。因此,要認識特定地區經濟活動的類型與模式,必須以系統性的觀點,將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

第四,社會結構以及利益訴求具有層次性特點,這一點決定了制度性行為的復雜多樣性。就資源環境條件的利用而言,社會上層統治者、鄉村社會中的實際生產者和以鄉紳為代表的地方利益協調者,看待水資源的利用問題,顯然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場。我們看到的歷史,其實是基于不同立場的多種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五,人們對于環境的利用和改造,是一個在認識上不斷變化、行為上不斷改變的過程。對于這一過程,我不贊成一些人所持的簡單線性觀,即認為認識變化就是認識的不斷深化、行為上的不斷改變就是行為的日趨完善。其實真實的過程是曲折的,就資源利用而言,理性與非理性總是糾纏在一起的。而所謂理性或非理性,一方面要依據特定時代的具體條件加以評述,另一方面,需要基于現代歷史學和經濟學理論予以新的解釋。

上述要點,其實反映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即過程論與關系論。堅持過程論與關系論的觀點,在方法論方面的意義是,對于包括水資源和環境利用在內的歷史問題,我們既要看到它的變化過程,并探討其在每一個具體時代中存在和變化的原因、條件以及機制,同時也要關注其所牽涉到的各種復雜關系,并辨明其中的主次和相互作用。不注意外部條件和內在機制的歷史變化,就會錯誤地以一種不變的觀點解釋不同時代似乎相同的現象;而未辨明其中的復雜關系,也不能準確說明歷史問題的多樣性特點,特別是容易將變化的原因歸之于單一的驅動力和制度安排。

我非常欣喜地展卷閱讀高升榮的這本著作。由于本書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寫就的,所以我對其中的內容比較熟悉。但是,正因為這一點,我能看出,作者后來對本書所涉及的問題又進行了深入的拓展性研究,使得本書具有了更為堅實的史料基礎,而論證與解讀也有許多新意。在我看來,我所提及的前述要點,在本書中皆有較好的體現,而其道來要言不煩,充分反映了作者對所研究問題的深刻認識和舉重若輕的把握。相信本書的出版,對于關中以及北方地區傳統農業研究是一個重要的學術貢獻。

遵作者之囑,我不辭鄙陋,以此數語,為本書序。


蕭正洪

2015年1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阿瓦提县| 雷州市| 连平县| 涿州市| 岳阳县| 马尔康县| 锡林浩特市| 吴川市| 宜昌市| 彰化县| 辛集市| 太和县| 富裕县| 富平县| 普格县| 罗江县| 竹山县| 罗源县| 兴和县| 普兰县| 广饶县| 泗阳县| 龙井市| 台安县| 德化县| 上犹县| 霍城县| 江陵县| 聊城市| 岢岚县| 合阳县| 宁德市| 贵港市| 泰和县| 化州市| 仁布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凉城县| 修武县|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