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正義
- (英)赫伯特·斯賓塞
- 9字
- 2020-08-19 14:36:57
第一章 動 物 倫 理
第 一 節
沒有讀過本書注2第一部分的讀者可能會對本章的標題感到奇怪。但是,讀過“行為總論”與“行為的進化”這些章節的讀者會明白動物倫理暗含的含義。(3)
正是在“行為總論”與“行為的進化”這兩章中,我已經表明:倫理學討論的行為不能與一般意義上的行為相分離;最高級的行為是那些有利于生命的最大延續、拓寬以及完滿的行為;并且,我也暗示說,存在一種適宜于每類動物物種的行為,這種行為相對而言是好的行為——正如我們人類在道德上認可的行為有利于人類一樣,這種行為也有利于該類動物。
大多數人認為,作為倫理學研究主題的行為是那些能引起贊揚或譴責的行為。然而,倫理學的首要主題卻是那些客觀上能對自己、對他人或者同時對自己和他人產生好的或者不好的結果的行為。
即使是那些認為倫理學只關注值得贊揚或批評的行為的人,也默認了一種動物倫理;因為某些動物行為激起了他們的反感或同情。當一只鳥在孵蛋時,它的配偶給它喂食,這被認為是值得認可的。如果一只母雞拒絕孵蛋,就會讓人產生厭惡感,而一只保護小雞的母雞則是值得尊敬的。(4)
動物中的自利行為與利他行為都可被類分為好的或不好的。一只松鼠為過冬而貯備許多食物,這被認為是做了一只松鼠應當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一只松鼠因為懶惰沒做準備而被餓死了,就被認為是因其無遠見而應承受的懲罰。如果一條狗不去爭奪就把骨頭讓給了另一條狗而跑開了,我們說它是膽小鬼——一個表示責備的詞語。
因此,顯而易見,我們認為有助于保存后代或保存個體的行為,對物種而言是相對較好的行為,反之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