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術與密宗修持法
西藏醫心術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獨特的修心法門,它融合了密宗中諸多的修持法,通過喚醒并引導人的內心力量來實現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治療。
在西藏布達拉宮中有一所罕為人知的小寺廟,是多世達賴喇嘛的秘密精修之所,這就是露康寺。寺中墻上繪有整幅的壁畫,內容涉及藏傳佛教修行的諸多方面,其中更是詳細繪有寧瑪派最高密法大圓滿法。通過對這些壁畫的解讀,我們能夠深入地了解西藏密宗修行的各個方面,對于理解、認識建立在密宗基礎上的西藏醫心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露康寺中的神秘壁畫
露康寺里的壁畫繪制于六世達賴喇嘛時期,大約為17世紀末,壁畫整體上表現了藏傳佛教密宗的精神解脫之路。這幅圖中所描繪的就是密宗中神秘的修行場景,其中涉及到禪修、觀想等方法,作為基礎的修行法門,這些方法也被醫心術所借鑒,成為其主要的治療手段。

修行:以心治心的獨特法門
這幅圖描繪的是一位正在修行的西藏瑜伽士。密宗中,修行者通常會在環境嚴酷的地方進行閉關修煉,以獲得更高的證悟,例如圖中的尸林。而在醫心術中,對于普通的修行者,修行是可以隨時隨地展開的,并不像密宗修行那樣嚴苛。

五智之光:內心之力的象征
密宗認為,每個人體內都是五智俱全的:法界體性智呈深藍色,大圓鏡智呈黃色,平等性智呈紅色,所成作智呈綠色,妙觀察智呈白色。五智之光所象征的,正是醫心術要喚醒的心靈力量。

禪定:醫心術的修行基礎
禪修是藏密中最基本的修行方式,要求修行者將心中所有妄念雜想都清除一空,使本心自性得以顯現。圖中的瑜珈士正在進行禪修,頭頂所繪的圖案象征佛法與心性的融合。

七支坐法:醫心術的修行姿勢
圖中描繪兩位瑜伽士在山林中進行禪定修行,兩人皆以七支坐進入甚深禪定境界。在醫心術治療中,這種傳承了近千年的七支坐法是最常用的修行姿勢。

調風息:修行前的調身方法
上圖描繪的是修行者通過“九節佛風”調息,修行者身上套有白色的禪定帶,以防止修行者在入定后失控傾倒。

“阿”字觀想:最基礎的觀想修行
圖中修行者正在進行“阿”字觀想,“阿”是宇宙開辟,萬有生命發生的根本音。醫心術中也有類似的修行,主要通過念誦三字明來進行修行。

清心入空:理想的精神境界
圖中上方的瑜珈士正在觀呼吸,清除心中諸種雜念,以清凈本性返照現實。醫心術的治療正是基于在禪修中所顯現的清凈本性進行的自我精神治療。

人體三脈:心靈之力的通道
西藏醫心術認為,人體內部有三條主要的脈道,中脈從海底輪開始,順人體的脊椎向上直通入腦,到頂輪后向前彎曲,直通兩眉之間眉心位置。中脈兩側各有一條平行的脈道,從左右兩個鼻孔進入,并在會陰處與中脈會合。脈道是人體內能量流動的通道,修行治療所喚醒的治療能量就是在這三個脈道中進行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