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西藏醫心術
  • 諾布旺典
  • 857字
  • 2020-06-08 15:46:07

11 人人皆可獲益的智慧

醫心術與心理治療

西藏醫心術主要體現的是佛教對人精神問題的思考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智慧,這種智慧不僅僅適用于佛教徒,同時也適用于普通人,是人人都可獲益的。

說到佛教,有些人會習慣性地將其簡單歸為宗教之列,認為佛教只是佛教徒的佛教,與自己毫無關系,因而對佛教的教義、思想保持一種拒絕、排斥的態度,難以接受西藏醫心術的理論,其實這是對佛教的一種誤讀。

佛教發源于公元前5世紀至6世紀的古代印度,相傳為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王子釋迦牟尼創立,后傳播到周邊的許多國家,東漢時期傳入我國。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一般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宗教,然而實際上,佛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有著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宗教都會擁有一個絕對的主宰神,比如基督教的上帝,信奉這個神,并堅守這個主宰神的權威地位。而佛教中并沒有這種主宰神。簡單來說,佛不是一個永恒不變的神,而是一種得到證悟的思想狀態。

佛教的教義決定了佛教開放性的特點。佛教并不是要通過教義與儀式來達到對佛祖釋迦牟尼的崇拜,而是希望通過認識、了解、實踐佛法來幫助人們證悟佛陀的思想智慧。所以,佛教的宗旨是要體悟佛性。佛教的目的并非是為了佛教徒利益,任何愿意聆聽佛法的人都能夠從佛陀的智慧之中獲益。

醫心術并非只是一種簡單的心理治療法,它將佛法思想與治療實踐融為一體,修習既是一種治療的方法,又是領悟佛法智慧的過程。醫心術的宗旨是要在喚醒人的菩提心,從根本上改變人的精神狀態。當修行者真正體悟到慈悲之心,證悟到佛性,造成精神痛苦的根源便被除去了,心理上的治療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完成了。醫心術中所涉及的佛學知識并不復雜,是便于常人理解的,并不需要修習者必須是佛教徒或具有高深的佛學修為。不論是誰,只要能夠認真理解和實踐,就能夠從中獲益。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專家,也不一定要成為佛教徒,這并不妨礙我們認識、了解醫心術,從其中汲取智慧,學會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讓自己生活得更健康。

三學中的心理治療

佛教的最終的目是要解決“心”上的問題的,所以佛教的修行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心理治療的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卢氏县| 凉山| 洛南县| 太仆寺旗| 涡阳县| 且末县| 玛沁县| 涟源市| 宝清县| 丰原市| 富裕县| 财经| 文昌市| 望奎县| 普安县| 南乐县| 石河子市| 贡觉县| 镇江市| 礼泉县| 东丰县| 紫阳县| 古浪县| 明水县| 承德县| 杭锦旗| 黄石市| 汝城县| 石棉县| 明光市| 抚松县| 东辽县| 黎平县| 杭锦旗| 徐闻县| 余干县| 新兴县| 金湖县| 安顺市|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