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西藏醫心術
- 諾布旺典
- 1031字
- 2020-06-08 15:46:04
1 來自雪域高原的心理學
西藏醫心術
法國的啟蒙學者最早使用“文明”一詞,“該詞最初指對知識進步、技術進步、道德進步和社會進步的一種朦朧向往”。在使用中,文明的含義逐漸由指個人的行為而具有了社會的意義,用來指社會的一種進步的過程,一種進化所達到的狀態。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人的身與心并非是分離的,而是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并彼此影響。這個現代醫學的新發現早在幾千年前就被藏醫所利用,成為其治療的基本原則。
17世紀,法國著名的學者笛卡兒曾經斷言,人的心理與肉體是分離的,彼此沒有任何聯系。這個錯誤的觀點誤導了西方醫學很多年,直到現代心理學奠基人馮特的出現。他明確地指出人的心理與生理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馮特的觀點后來成為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但是讓西方學者難以想象的是,這個思想很早之前就被西藏的僧侶所認識到,并運用到修行實踐之中,最終形成了西藏醫心術。
西藏醫心術是藏傳佛教中一種綜合性的心理治療法,它通過禪修、觀想等方法,激發人精神中潛在的能量,并引導這種能量來治療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佛教的很多思想是對人的心理、精神的研究,同時這種研究早于現代心理學,并且這種研究有著相當的深度。佛教的一些教義與心理學理論有相通之處。西藏醫心術的理論來源就是佛教關于人心理、精神的教法。
醫心術將完整的人分為身、心、靈三個部分。身代表人的肉體,心代表精神和思想,靈代表的是存在于心之中,同時能夠影響身的一種特殊的能量。治療的方法就是通過禪修等方法,喚醒和激活存在于精神中的能量,引導這種能量調整自己的精神與身體,達到治療心理和生理疾病的目的。可以說,西藏醫心術是獨立于西方心理學體系之外,自身擁有完善理論和實踐體系的另一種心理學。
與西方心理學相比,雖然兩者理論體系不同、治療手段各異,但最終目的都是要治療人精神上的疾病。在具體的治療效果方面,西藏醫心術有著現代醫學無法比擬的優點,它不是單純地治療人精神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賦予人們一種正面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不僅治標,更能治本,是適于每個人的心靈保健和治療法。
醫心術是一種古老的心理學
心理學的使命
心理學在很多時候被人視為是醫學的一部分,因為現代心理學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治療精神疾病,保持心理健康。

西藏醫心術也是心理學
醫心術也是一種心理學,它以佛教教義和修行方法為基礎,融合了現代心理學的治療思想,是一種復合型的心理學。


醫心術的優異之處:
① 激發自我潛能,以自我治療為主要療法。
② 理解了、體悟了,就能夠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