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編者序 盛行民間的古老醫術

記得小時候,幾乎每家的窗臺上或桌子上都擺著幾個罐頭瓶子,瓶里攢著幾個熏黑的棉花團。誰家有個頭疼腦熱,肩背受寒之類的病,就用這些罐頭瓶子來治。先點棉花,呼哧一聲點著了,往瓶子里一扔,猛地扣在皮肉上。一會功夫,眼看著皮肉就像烤炙的面包呼呼地鼓起來。過個十幾分鐘,再把罐子輕輕地起下。小病,拔一次就好,老毛病,多拔幾次也就差不多了。村里的老一輩人都會這么一手,一般俗稱拔火罐兒。

別看拔罐簡單,其實是建立在中醫理論的基礎上。中醫是華夏兒女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堪稱中國文化的一大代表,在世界醫學界也頗具影響力。中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又尤以《黃帝內經》為其思想精髓。《黃帝內經》分《素問》和《靈樞》兩篇,先從宏觀論述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系,即陰陽五行,再論及人體養生與疾病,即臟腑經絡說。陰陽與經絡就是拔罐療法的理論基石。拔罐療法通過作用于穴位,疏通經絡,來調整臟腑、補充氣血,進而達到陰陽平衡,身體健康的目的。而療法的其他作用,如消腫止痛、活血散淤、除濕逐寒、拔毒排膿等等,都是由疏通經絡宣發而出。

拔罐源于西漢時期的“角罐”。古人用獸角做罐,最早的記載見于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角罐方法簡單,安全有效,不僅在民間傳承不衰,在唐朝還成為太醫署的一門學科。唐朝時的拔罐方法已十分豐富,如藥罐、艾灸罐,臨床應用的范圍也逐漸擴大。現代的拔罐更是花樣繁多,現在家里備的罐頭瓶早就換成了多功能拔罐器或者磁療罐。醫院的療法則有針罐、刺血罐、水煮罐等13種之多,拔法有走罐、閃罐、搖罐、按摩罐、提罐等等,同時治療的適用癥也更多了。有意思的是,拔罐到了外國,被稱為“杯術”和“淤血療法”,可能在外國人看來拔罐是東方的一種神奇醫術吧。一般的醫療方法都是極為嚴謹的,而拔罐卻能在民間傳承不衰,自有其道理。

拔罐療法最顯著的優點就是方法簡單、安全有效,所以老百姓才代代相傳,家家必備。小罐輕輕一拔,注意消毒,注意防燙傷,就能消百病。拔罐療法不打針不吃藥,靠的完全是自身的調節來恢復健康,而藥物的副作用則是有目共睹的。外科病往往要花大錢,病人還要忍受開刀的痛苦,住院的精神磨耗。拔罐療法省卻了開刀流血,和一筆不菲的手術費、住院費。另外小孩是最容易生病的人群,也是最不喜歡打針吃藥的病患。對于他們,拔罐就能解決一切難題,父母再也不用頭疼加心疼。還有愛美麗的朋友們也不用去美容院了,拔罐就能消肥胖,去青春痘,去黃褐斑,消眼袋,撫平皺紋,干嗎還去美容院接受不知是含鉛還是含某某毒物的注射針呢?

為了讓人人掌握安全簡單的拔罐療法,拔去病痛,迎來健康,省下金錢,特編撰本書。本書共分9章,前兩章講述拔罐的理論知識,后7章針對63種常見疾病,列出拔罐療法的所有步驟。前兩章從《黃帝內經》的人體經絡系統和腧穴到拔罐療法的前世今生,從拔罐的作用原理到拔罐的準備事項、操作方法、臨床應用。后7章介紹了內科、外科、五官科、皮膚科、婦科、兒科、美容科,共63種常見疾病的拔罐療法,包括病因病癥、選穴、操作方法以及典型病例。

本書與其他養生書和醫學類書相比的一大特色,即是簡明的圖解手法和精練的文字。許多養生類的圖書都是長篇大論的文字,而醫學書更是專業詞匯遍書開花,令讀者或索然無味,或茫然不知所已。本書文字上條理清晰,段落小標題方便讀者提綱挈領。圖解占據了本書的一半江山,形象地詮釋著文字所傳達不到的知識,諸如人體經絡的分布、罐具的外形、穴位的具體位置等等,讓讀者一看了然,既節省時間,又能準確操作,提高療效。本書所設的疾病與穴位速查表、取穴姿勢圖,能指引讀者快速找到相應疾病,準確取穴。

由于本書篇幅有限,所以只選取了最為常見的疾病。如果讀者能從書中得到幫助,編者深感欣慰。編者水平有限,如有疏漏,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和專家不吝指正。

編者謹識

2010年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德阳市| 延庆县| 万安县| 镇原县| 英山县| 江西省| 同德县| 齐河县| 武冈市| 额济纳旗| 罗甸县| 遂昌县| 额敏县| 丽江市| 偃师市| 东辽县| 琼海市| 库尔勒市| 印江| 定襄县| 海城市| 鹤壁市| 临高县| 南郑县| 汽车| 绵阳市| 海淀区| 新营市| 正镶白旗| 北海市| 瑞安市| 桑日县| 登封市| 建瓯市| 阿荣旗| 临澧县| 灵石县| 古蔺县| 阳信县|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