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經濟學原理》第八版序言

《經濟學原理》的這一版是第七版的再版,僅在細小的問題上有些更改,而第七版差不多是第六版的再版。本版的序言與第七版的序言幾乎是一樣的。

在第一版中,本來含有在適當時間內出版第二卷以完成全書的諾言,到現在已經過去30年了。但是,我訂出的計劃規(guī)模實在太大,由于現代工業(yè)革命在發(fā)展速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一個世紀前,我的計劃范圍——尤其是體現在現實的這一方面——也隨著它的推動而日益擴大了。所以,我就不得不放棄以兩卷本完成全書的想法。隨后的計劃曾經不止一次地進行更改,一部分是因為經濟形勢的發(fā)展,另一部分是因為我還有其他的工作要做以及精力上的衰頹。

1919年出版的《工業(yè)與貿易》實際上是本書的續(xù)篇。

第三本(關于貿易、金融和工業(yè)的將來)的內容則高深得多。我打算盡我的力量,在這三卷書中研究有關經濟學的一切主要問題。

所以,本書仍然是研究經濟學的入門書;雖然不是在所有方面,但也在某些方面類似于研究經濟學的基礎著作——羅雪爾及其他經濟學家把這一類的作品放在他們所寫的關于經濟學的眾多作品的最前面。這本書沒有涉及通貨、市場組織這一類的特殊論題,至于工業(yè)組織、就業(yè)和工資問題等則主要是研究它們正常的狀態(tài)。

經濟的發(fā)展是漸進的。它的發(fā)展有時會因為政治事變而停頓或倒退,但是,它的前進運動絕不是突然產生的。因為,即使在西方和日本,它也總是以部分自覺與部分不自覺的習慣為基礎。天才的發(fā)明家、組織者或財政家似乎可以一下子改變整個民族的經濟組織,但是,經過調查即可知道,那些并非僅是表面上的、暫時的影響只不過體現了一個醞釀已久的有廣泛性的建設性想法的成功發(fā)揮。在大自然的各種現象中,那些最經常發(fā)生的,而且極有條理以至能被仔細觀察和研究的現象,既是絕大多數科學的研究基礎,也是經濟學的研究基礎,同時,那些不時發(fā)生的、罕見的和難以觀察的現象,則還是留到下一階段再進行特殊的研究。“自然不可能飛躍”這句格言,特別適合于研究經濟學的基礎性著作。

前面所說的兩種不同的現象之間的對比,可從本書和《工業(yè)與貿易》對大企業(yè)的研究中得到例證。如果任何一個產業(yè)部門向新企業(yè)提供了發(fā)展的機會,使這些企業(yè)發(fā)展成為第一流企業(yè),而過了一段時期也許又再度衰落,那么,這個產業(yè)部門的正常生產費用就可以根據“一個代表性企業(yè)”的情況來估計。所謂的代表性企業(yè)就是享有很大一部分的內部經濟性(這種經濟屬于組織良好的個別企業(yè))和由于對整個區(qū)域的共同組織而產生的一般或外部經濟性。這種企業(yè)的研究可適用于研究基礎的經濟類圖書。受政府部門或大鐵路公司掌控的基礎穩(wěn)固的壟斷事業(yè),調整價格時所依據的原理,固然主要是為它自己的收入打算,但多少也考慮到顧客的利益,這種原理的研究當然也應屬于基礎性的經濟類圖書。

但是,當托拉斯正試圖控制一個廣大市場時,當利害攸關的團體正在組建和解散時,特別是當任何特定的企業(yè)政策不僅受它自己經營思想的支配,而是服從于大股票市場的操縱或某種控制市場的運動時,正常的活動自然就會退避三舍了。這種問題是無法在基礎性圖書中加以適當研究的,它屬于研究上層建筑的那一類書籍。

經濟學家的目標應當針對經濟生物學,而不是經濟力學。

但是,生物學的概念比力學的概念更復雜;所以,基礎經濟學必須盡可能地重視力學上的類似性;經常使用“平衡”這個名詞,其中含有靜態(tài)的相似的意義。這一事實以及本書特別注意近代生活正常狀態(tài)的特點,都意味著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靜態(tài)的”,而不是“動態(tài)的”。但是,事實上它研究的始終是那些引起發(fā)展的力量,它的基調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

然而,我們要研究的力量是如此眾多,以至于最好一次研究幾種力量,分別對若干局部作出解答,以輔助我們的主要研究。這樣,我們應首先單獨研究某一種特殊商品的供求和價格的初步關系。我們用“其他情況不變”這句話,從而忽略其他的一切力量:我們并非認為這些力量毫無用處,只不過是暫時對它們的活動不加過問而已。這種科學的方法遠在科學出現之前就已存在了,自古以來明智的人在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困難時,都有意或無意地采用過這個方法。

到了第二階段,在原來被假設不產生作用的那些力量中,有較多的力量產生了作用:特殊種類的商品需求和供給條件的變化開始發(fā)揮它的作用,我們必須對這些條件復雜的相互作用加以觀察。漸漸地,動態(tài)問題的范圍有所擴大,而暫時的靜態(tài)假定的范圍逐漸縮?。蛔詈缶徒佑|到國民收益按照各種不同的生產要素而分配這一重大的中心問題。同時,動態(tài)的“替代”原理經常產生作用,使任何一類生產要素的需求和供給,間接地受到其他要素的供求發(fā)展影響,即使那些要素僅屬于一些毫無關聯的產業(yè)部門。

這樣,經濟學主要是研究不管好壞而始終要求變化的人類。階段性的靜態(tài)假定,主要是用來暫時輔助動態(tài)的——或者說是生物學的——概念。但是,經濟學的中心概念一定要是關于活力和運動的概念,即使只是研究它的基礎時也是如此。

在社會歷史上曾出現過各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土地所有權產生的收入支配了人類彼此間的關系;也許占有極大的優(yōu)勢。但在現代,新土地的開發(fā),加上水路運費的低廉,幾乎阻止了報酬遞減的傾向——這是依照馬爾薩斯和李嘉圖所使用的“報酬遞減”的意義而說的,那時英國勞動者每星期的工資經常低于半蒲式耳(在英國,1蒲式耳相當于36.368升)上等小麥的價格。但是,如果人口的增長按照現在增長率的1/4的速度長期持續(xù)下去的話,那么,從土地的一切用途(假定與現在一樣不會受到當局的限制)上所得到的總地租價值,也許是超過從其他一切形式的物質財產所獲得的總收入;即使到那時,這些財產也許會與現在20倍的勞動的價值相等,也仍是如此。

這本書歷次再版(一直到第八版),一次比一次更加注重上述的事實;以及以下這個有著相互關系的事實:即在每一個生產和貿易部門中,都存在著一個邊際,在它的范圍之內,任何一個生產要素的使用量的增加,在一定的條件下都是有利的;但是,一旦超過了這個邊際,生產要素的使用量再有增加的話,就會產生遞減的報酬,除非需要同時也有增加,同時要與某一生產要素共同使用的其他生產要素也隨之一起有適當的增加。更加得到重視的,還有以下這個補充的事實:關于邊際的概念不是絕對的,它會隨著所研究問題的條件而變化,特別是隨著與之有關的時間的長短而變化。關于它的方法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即:第一,邊際成本不決定價格;第二,決定價格的力量的作用,只有在邊際上才能清楚地表現出來;第三,必須根據長期穩(wěn)定的結果來研究的邊際,與必須根據短期波動來研究的邊際,在性質和范圍上都有所不同。

邊際成本性質的不同,的確造成了一個人所共知的事實:在某個經濟原因所產生的結果中,那些不易探知的結果比表面的、引起粗心的觀察者注意的結果,往往更加重要,而且要從相反的方向去看才能發(fā)現。這是過去的經濟分析所遇到的主要困難之一;它全部的重要性,恐怕還沒有被人們普遍地認識到,而在完全了解這種重要性之前,我們也許還要做比現在多得多的工作。

在經濟學性質極其不同的材料所容許的范圍內,這種新的分析法正在逐步地嘗試把少量增加科學(通常稱為微分學)的方法用于經濟學的領域。在近代,我們之所以能對自然的性質加以控制,直接或間接地得益于這種方法的使用。但這種新的分析法仍然是幼稚的;它沒有獨到的見地,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它還沒有經歷足夠充分的時間,從而獲得一套完全確定的術語;關于術語的使用和其他附屬問題的意見分歧,也正是經濟學正常發(fā)展的標志??墒?,事實上,在研究中積極使用這個新方法的人當中,特別是在曾經學習過物理學上較為單純、明確因而較為高深的問題的人當中,他們對于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的認識表現了明顯的和諧與一致。這個方法雖然并不適合所有的經濟學研究,但卻影響著經濟學中重要的部分,它的支配性地位,不必等到下一代再去爭論了。

在本書歷次再版的過程中,我的妻子不斷給予我各種幫助和提示。本書每一版的出版都極其得益于她的建議、關心和見解。凱恩斯博士和普萊斯先生校閱了第一版,對我的幫助很大;福拉克斯先生的建議對本書也頗有好處。在給我?guī)椭脑S多人之中,我要特別感謝艾希利、凱南、埃杰沃斯、哈弗菲爾德、庇古與陶西格諸位教授,以及貝里博士、法伊先生和已故的西季威克教授。

阿爾弗萊德·馬歇爾

1920年10月于劍橋曼第諾萊路6號寓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铅山县| 西畴县| 太谷县| 浮山县| 东丰县| 金湖县| 海林市| 连城县| 金山区| 汝南县| 大渡口区| 图们市| 景宁| 皋兰县| 闽侯县| 桦甸市| 景谷| 洛宁县| 大安市| 永顺县| 阳新县| 金坛市| 昂仁县| 贞丰县| 宁武县| 红安县| 类乌齐县| 井冈山市| 霞浦县| 福安市| 如皋市| 进贤县| 马龙县| 绥芬河市| 扬中市| 莲花县| 金乡县| 都江堰市| 尼勒克县|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