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史記(2015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1304字
- 2019-09-26 13:28:50
編者序中國的史詩
中國有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歷史,也有浩瀚的史書記載了這些歷史,《史記》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南宋史學家鄭樵認為“六經之后,惟有此作”,魯迅先生以“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給予了它最精練的評價。
《史記》是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的發憤之作,他創制了后世效仿的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種史書體制,以一個史家的責任感,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記》不但是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部文學名著,全書文辭優美,善敘事理,善描人物,被認為是漢代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對后世傳記、散文、小說等多種體裁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尚書》《春秋》《國語》等早期史書只記錄了某一個時期的歷史,內容也相對簡單和單調。《史記》則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同時,它所記載的地理范圍也突破了舊有史書的限制,西至中亞,東到朝鮮,北到大漠,南接越南,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內容上,《史記》不僅記載了重要政治、軍事事件和帝王將相的事跡,更將不同層次、不同等級的人物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到史書中,從而可以使后人對三千年的整個中國及其周邊國家的歷史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歷史更替,世事歸真亦歸正,歷史過程不是單純的事件過程,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讀史就是要深思紙背后面的深意。《史記》就是一部力透紙背之書,通過古人的故事,讓人知道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去適應時代,如何去建功立業,如何成就一番偉業,所以讀史要從《史記》開始。
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對《史記》有深刻的感悟,讀出歷史的真意,以古為鑒,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幫助,我們出版了《圖解史記》這本書。本書分為綜述、本紀、世家、列傳、書五大部分。綜述部分解析司馬遷及《史記》的成書過程、中心思想、歷史價值等;本紀部分解析帝王們的歷史,探尋朝代盛衰的軌跡;世家部分解析諸侯顯貴的歷史,講述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漢初外戚顯貴和功臣的史實;列傳部分解析歷史人物和少數民族等,述說他們如何適時而起,留名青史的;書的部分解析古代經國大事,總述古代文明的成就。《史記》中表的部分,整理后附在附錄中。
本書最具特色且最讓我們引以為豪之處,是通過一張張生動的圖解與表格,使您能夠準確又輕松地掌握我們所想要傳達的重點,您不會再有枯燥乏味之感。最重要的是這種全新的體驗,或許會讓您對歷史產生莫大的興趣,增加您的智慧。
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提供閱讀享受,我們對如下內容作了進一步的探討:
◆ 如何挑選《史記》中最有代表性的篇章?
◆ 如何用圖畫和圖表來解析歷史人物?
◆ 如何把歷史事件說得更豐富?
◆ 如何讓史書讀起來更有趣?
作為本書的編者,我們在編寫過程中,盡量廣泛地搜集資料,參考各方觀點,使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但由于《史記》內容龐大,編者能力水平有限,且某些資料也很難搜集齊全,所以我們在編寫本書時,難免有一些疏漏,有些觀點也有待商榷。
我們誠懇地希望讀者能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享受。
編者謹識
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