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千金方(2015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1216字
- 2019-09-26 14:10:25
鼻病第二
治鼻塞又名鼻窒。指肺氣被風冷所傷,鼻氣不宣利,以致鼻腔塞室的病癥,腦冷多因風冷侵襲腦部而致。癥見項背寒,后頭枕部冷,痛不可忍,出清涕的處方:
通草、辛夷各1.5克,細辛、甘遂(或作甘草)、桂心、芎、附子各3克。
將以上7味藥研成細末,調制成蜜丸,用藥棉裹住納入鼻中,密封塞住不讓它泄氣,蜜丸如大麻子般大,稍用力微覺小痛,搗姜為丸即愈。用白狗膽汁來調和,更好。
治療涕出不止,可灸鼻兩孔與鼻柱相齊的部位七壯。
香膏 【外用通鼻方】
主治鼻塞不利。
當歸、薰草、通草、細辛、蕤仁各2.25克,芎、白芷各1.5克,羊髓12克。
將以上藥物分別切碎,置微火上煎熬,煎沸后取下,放冷后再煎,反復三次,煎到白芷顏色變黃,去渣取膏,每次取小豆大小放入鼻中,每天三次。如果病人高熱,鼻中赤爛,可用黃芩、梔子代當歸、細辛。
治鼻齆(指因風冷傷肺,邪氣蘊結于鼻,導致津液壅塞,鼻氣不宣,發音重濁不清,辨別不出香臭的病癥)的處方:
通草、細辛、附子各等份。
將以上3味藥研成細末,用蜜調和,以藥棉裹少許,納入鼻中。
通草散 【外用通鼻方】
主治鼻中息肉、鼻不通利。
通草1.5克,礬石3克,真朱3克。
以上3味藥分別研為細末,將絲綿捻如棗核,每次沾取小豆大小的藥放入鼻中,每天三次。
治鼻中息肉的處方:炙烤猬皮為末,以藥棉裹住塞鼻孔三日。
治療鼻中息肉,可灸上星三百壯,穴在正對鼻入發際一寸處。或灸夾對上星兩旁相距三寸處,各一百壯。
治鼻中生瘡的處方:搗杏仁用乳來敷。也可燒核,壓取油來敷。
治疳蟲蝕鼻生瘡的處方:燒銅箸頭,以醋澆淬幾遍,取醋來敷。
泄熱止血方
生地黃湯
主治勞熱所致的大便出血,以及口鼻都出血,血上攻胸心,氣急等。

將以上6味藥分別切細,用1600毫升水來熬取340毫升湯藥,分作三次溫服。
服生地黃湯后療效

性別:男女均可
年齡:老少皆宜
效果:勞熱消解,出血停止
治鼻痛的處方:常以油涂鼻內外,用酥也可。
治忽然食物從鼻中縮入腦中,心中不安,痛而不出的處方:取牛脂或羊脂如指頭大,納入鼻中,以鼻吸取脂,一會兒脂消融,則食物隨脂而出。鼻頭微白者,是失血的癥狀。如果鼻頭微赤,而此象與時季相違,則是死癥。病人色白者,都是失血的癥狀。凡是時行病引起的鼻孔出血,不宜斷絕它,如流血200—400毫升以上,恐怕太多者可斷,即以龍骨末吹入鼻孔。九竅出血者,都用龍骨末吹來止血。
治衄血的處方:
伏龍肝2枚(如雞蛋大),生地黃18克,芎3克,桂心9克,細辛0.75克,白芷、干姜、芍藥、吳茱萸、甘草各9克。
將以上10味藥分別切細,用600毫升水、1400毫升酒來熬取600毫升湯藥,分作三次服用。
治鼻出血不止的處方:
干地黃、梔子、甘草各等份。
將以上3味治擇搗篩后制成散藥,用酒送服1克,每日三次。如果鼻疼,就加豉1克;如果鼻有風熱,就以蔥汁調和成丸藥,服用如梧桐子般大的5丸。
治鼻衄的處方:取100毫升地黃汁,熬取80毫升湯藥,空腹服用,忌酒、炙肉。暫且服粳米湯。
治鼻出血不止的處方:搗楮葉汁,飲600毫升,特效。也可灸風府一穴四壯,若出血未止,再灸;或灸涌泉二穴各一百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