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千金方(2015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2974字
- 2019-09-26 14:10:16
月水不通第二
桃仁湯 【活血通經方】
主治女子月經不通。
桃仁、樸硝、牡丹皮、射干、土瓜根、黃芩各9克,芍藥、大黃、柴胡各12克,牛膝、桂心各6克,水蛭、虻蟲各70枚。
將以上13味藥分別切碎,用1800毫升水煎煮,取汁500毫升,去渣,分三次服。

秦艽
其根味苦,平,無毒。主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關節痛。通利大小便,解酒毒,去頭風,益膽氣,治胃熱虛勞。

根〔主治〕除陽明風濕及手足不遂,口噤牙痛口瘡,腸風瀉血,養血榮筋。
干姜丸 【溫陽活血方】
主治女子瘦弱,四肢酸痛,胸中支撐脹滿,肩背脊沉重痛楚,腹中有積聚、堅硬脹滿,或疼痛得難以忍受,引起腰、小腹疼痛,四肢煩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煩悶,手足虛熱,時時想浸泡在水中,全身關節疼痛,心下懸急疼痛,時寒時熱,惡心,喜吐涎唾,每當吃下咸、酸、甜、苦的食物,身體就猶如雞皮,月經不通,大小便難,飲食不能充養肌膚。
干姜、芎、茯苓、硝石、杏仁、水蛭、虻蟲、桃仁、蠐螬、
蟲各3克,柴胡、芍藥、人參、大黃、蜀椒、當歸各6克。
將以上16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服下3丸。如果服后沒有痊愈,可逐漸加量至10丸。
干漆湯 【活血通經方】
主治女子月經不通,小腹堅痛得不能接近。
干漆、萎蕤、芍藥、細辛、甘草、附子各3克,當歸、桂心、芒硝、黃芩各6克,大黃9克,吳茱萸15克。
將以上12味藥分別切碎,用2000毫升清酒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煎煮,取汁600毫升,去渣,放入芒硝烊化,分三次服用,每次間隔約半小時至一小時。
干地黃當歸丸 【活血調經方】
主治月經不通,或一月兩次,或隔月不來,或量多或量少,或淋瀝不斷,或來而腰腹刺痛難以忍受,呼吸氣短,不能飲食,心腹堅脹作痛,有青、黃或黑色的月經流下,有時就像清水一樣;身體沉重,不想行動,只想睡覺,想吃酸食物,虛乏黃瘦等。
干地黃9克,當歸、甘草各4.5克,牛膝、芍藥、干姜、澤蘭、人參、牡丹各3.75克,丹參、蜀椒、白芷、黃芩、桑耳、桂心各3克,蟲40枚,芎
5.25克,桃仁6克,水蛭、虻蟲各70枚,蒲黃2克。
活血通經方
芒硝湯
主治月經不通。

注:另有丹砂末、土瓜根各6克。
將以上8味藥分別切碎,用1800毫升水煎煮,取汁600毫升,去渣,放入丹砂、芒硝,分三次服。
服芒硝湯后療效

性別:女
年齡:15—45歲
效果:月經通暢,腹痛消失。
活血通經方
牡丹丸
主治女子月經閉絕不通。

注:另有桂心6克,瞿麥、芎、海藻各3克。
將以上12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酒送服15丸,可逐漸加量至20丸。
服牡丹丸后療效
性別:女
年齡:15—45歲
效果:月經通暢

將以上21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空腹用酒送服15丸,可逐漸加量至30丸,以痊愈為度。
黃芩牡丹湯 【活血通經方】
主治女子閉經、面色萎黃、氣力衰少、飲食無味等。
黃芩、牡丹、桃仁、瞿麥、芎各6克,芍藥、枳實、射干、海藻、大黃各9克,虻蟲70枚,水蛭50枚,蠐螬10枚。
將以上13味藥分別切碎,用2000毫升水煎煮,取汁600毫升,分三次服。服用兩劑后,可配合灸乳頭下一寸乳暈處各50壯。
當歸丸 【活血消癥方】
主治女子臍下有癥結,刺痛得如蟲在啃嚙,或如錐刀在刺,也可用于治療女子赤白帶下、腰背疼痛、月經先期或后期等。
當歸、葶藶、附子、吳茱萸、大黃各6克,黃芩、桂心、干姜、牡丹、芎各4.5克,細辛、秦椒、柴胡、厚樸各3.75克,牡蒙、甘草各3克,虻蟲、水蛭各50枚。
將以上18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空腹用酒送服15丸,每天兩次。孕婦忌服。
鱉甲丸 【活血消癥方】
主治女子小腹中積聚,上下移動,疼痛得不可忍受,手足苦冷,咳嗽、噯氣有腥臭味,兩脅熱得像火在炙烤,下陰冷如風吹,月經不通及不孕等。
鱉甲、桂心各4.5克,蜂房1.5克,玄參、蜀椒、細辛、人參、苦參、丹參、沙參、吳茱萸各2.25克,蟲、水蛭、干姜、牡丹、附子、皂莢、當歸、芍藥、甘草、防葵各3克,蠐螬20枚,虻蟲、大黃各3.75克。
將以上24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酒送服7丸,每天三次。如果服后不愈,可逐漸加量,以痊愈為度。
禹余糧丸 【溫陽消癥方】
主治女子產后冷積堅癖。
禹余糧、烏賊骨、吳茱萸、桂心、蜀椒各7.5克,當歸、白術、細辛、干地黃、人參、芍藥、芎、前胡各3.75克,干姜9克,礬石0.75克,白薇、紫菀、黃芩各2.25克,
蟲3克。
將以上19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空腹用酒或湯液送服20丸,每天兩次。如果服后不愈,可逐漸加量。
婦人產后的十二種疾病,都是由于冷風寒氣所導致,或在產后未滿一百天,胞絡惡血尚未流盡時,便懸在廁所上大小便以及久坐,導致濕、寒進入胞宮,結集在小腹,使疼痛成為積聚,小的如雞子,大的如拳頭,按起來隱隱約約感到在跳動,有時如蟲嚙,有時如針刺,當生氣時就會搶心,兩脊支撐脹滿,不能飲食,食后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固守在胃府,痛時延及下陰、背膊,嘔吐,氣短,出汗,小腹苦寒,胞宮中潰爛成瘡,咳嗽時引至浮痛,小便自己流出,陰道不正,使人無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全身浮腫,大便不暢,小便淋漓,或月經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黃、赤、白等如豆汁。這些情況可服用牡蒙丸:
牡蒙、厚樸、消石、前胡、干姜、蟲、牡丹、蜀椒、黃芩、桔梗、茯苓、細辛、葶藶、人參、芎
、吳茱萸、桂心各2.25克,大黃7.5克,附子3.75克,當歸15克。

酸石榴
味酸、澀,溫,無毒。主治赤白痢、腹痛,可連同籽一起搗成汁,每頓服一枚。還可止瀉痢及崩中帶下。

花〔主治〕治心熱吐血。止鼻出血,也可敷金瘡出血。

石榴皮〔主治〕治筋骨風,腰腳不遂,步行攣急疼痛,澀腸。止下痢和滑精。
將以上20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蜜調和,反復搗研,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空腹用酒送服3丸,每天三次。
桂心酒 【活血消癜方】
主治月經不通,結成癥瘕者。
桂心、牡丹、芍藥、牛膝、干漆、土瓜根、牡蒙各12克,吳茱萸15克,大黃9克,黃芩、干姜各6克,虻蟲200枚,蟲、蠐螬、水蛭各70枚,亂發灰、細辛各3克,僵蠶50枚,大麻仁45克,灶突墨24克,干地黃18克,虎杖根、鱉甲各15克,菴
子30克。
將以上24味藥分別切碎,用8000毫升酒浸泡七天,濾汁服用,初服40毫升,可逐漸加量至60至80毫升,每天兩次。
當歸丸 【活血通經方】
主治腰腹作痛、月經不通等。
當歸、芎各12克,虻蟲、烏頭、丹參、干漆各3克,人參、牡蠣、土瓜根、水蛭各6克,桃仁50枚。
將以上11味藥分別研為細末,用白蜜調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酒服下3丸,每天三次。
中醫小錦囊
何謂崩中漏下
崩漏指婦女不在行經期,陰道卻大量出血,或持續下血淋漓不斷,也稱“崩中漏下”。突然出血,來勢急,血量多的叫“崩”;來勢較緩,血量少,淋漓不斷的稱“漏”。二者常常相互轉化,故稱“崩漏”。相當于現代醫學中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范疇。
治療崩中漏下的處方:
1.將豬腎炙熟后食用。
2.取蜂房末三指撮,用溫酒服下,效果神奇。
3.將桃核燒后研為末,每次用酒送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4.取木耳24克,炒見煙,研為末。每次服6.3克,加頭發灰0.9克,然后用酒調服。
硝石湯 【活血消癥方】
能下病,散淤血,主治血瘕、淤血停滯、月經不通等。痊愈后吃黃鴨羹,并避風。
硝石、附子、虻蟲各9克,大黃、細辛、干姜、黃芩各3克,芍藥、土瓜根、丹參、代赭、蠐螬各6克,大棗10枚,桃仁30克,牛膝48克,樸硝12克。
將以上16味藥分別切碎,用1000毫升酒、1800毫升水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煎煮,取汁800毫升,去渣,放入樸硝、硝石烊化,分四次服,每次間隔約半小時至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