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千金方(2015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2508字
- 2019-09-26 14:10:04
服餌第八
如果用毒藥治病,開始只能用黍粟那么少一點,病一除去就應立即停止用藥;如果沒有除去病邪,可以加倍用藥,仍然沒有除去病邪的,就十倍用藥;以除去病邪為限度。病在胸膈以上部位的,先吃飯然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的,先服藥然后吃飯;病在四肢血脈的,適宜在早晨時空腹服藥;病在骨髓的,適宜在夜間飽食后服藥。
服丸藥、散藥,藥方上一般沒有說用酒或水吞服的,無須說明,可以通用。
如果服通利的湯藥,在凌晨時比較好。服湯藥時,應稍熱后再服,這樣容易消下不吐。如果冰冷,就會吐嘔而喝不下;如果太熱,則會損傷咽喉,一定要用心留意。湯藥必須澄清,如果混濁,服后會使病人心悶不解。服藥后,應間隔如步行十里路那么長的時間后再服,如果在太短的時間內服了很多次藥,前面的湯藥還沒有消化,后面的湯藥又來沖擊,就必定會使病人吐逆。所以要等到病人腹中的藥已經消散后,才可進服。
至于服湯藥的方法,大約都分為三服,取600毫升,趁病人飲食之氣充盛后服藥。第一服最多,第二服漸少,最后一服最少,像這樣的服法就很安穩。因為病人后來氣力漸漸衰微,所以湯藥要逐漸減少。如果服進補的湯藥,可以服750毫升,白天三次夜間一次,中間隔以飲食,這樣湯藥之氣就能灌溉百脈,而容易發揮藥力。凡是服湯藥,不能太慢也不能太急。還需左右仰覆而臥各一頓飯的時間,湯藥的藥勢就能行遍腹中。還要在屋中行走,以上幾種情況下,都可走一百步左右,能夠整天不外出最好。
如果服湯藥,要保持三天之內忌酒,這是因為湯藥忌酒的緣故。如果服治療風癥的湯藥,第一服之后要蓋上厚厚的被子來發汗。如果有汗出,就要換薄被子,不要使病人過度出汗。服藥中間也須以飲食來間隔,不這樣的話會使人渾身無力,結果變得更加虛弱。
凡是丸藥,都像梧桐子一般大,滋補的丸藥從十丸起始,從第一服起漸漸增加,不超過四十丸,太多了也對人有所損害。藥方上說一天服三次,是想讓藥力貫透整天,中間不斷缺,藥氣漸漸浸漬,熏蒸五臟,時間長了病就能痊愈。服藥時不必追求猛和快,以為早點服完為好,那樣只會白白浪費名貴的藥材,而獲得很少的益處。人在四十歲以下時,有病可以服瀉藥,不是很需要服補藥,不過那些確實有所受損的不在此限。四十歲以上則不可服瀉藥而需服補藥。五十歲以上,則一年四季都不要缺補藥。這樣才可以延長壽命,才是養生的方法。補藥的處方全在第二十七卷中。《素問》說:“如果是實證就用瀉法,如果是虛證就用補法,既不是虛證也不是實證就通過經脈來調治,這是最普遍的治法。”凡是臟腑有積聚的病,不論年少或年長,需要瀉就得瀉;凡是有虛損,不管年幼年長,需要補就得補,通過用心衡量后而采用不同的治法。
服治痔漏、疳等藥的期間,要禁忌豬肉、雞肉、魚肉、油等,直至病愈。
服瀉藥時,以不超過通利效果為限度,千萬不要服得過多,如果過多,會使人沒有節制地下瀉,對人損害特別大。
各種惡瘡病愈后要謹慎地忌一百天的口,不然瘡會復發。

脾經諸穴歌
大趾端內側隱白,節后陷中求大都,太白內側核骨下,節后一寸公孫呼,商丘內踝微前陷,踝上三寸三陰交,踝上六寸漏谷是,踝上五寸地機朝,膝下內側陰陵泉,血海膝臏上內廉,箕門穴在魚腹取,動脈應手越筋間,沖門期下尺五分,府舍期下九寸看,腹結期下六寸八,大橫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門肝經穴道現,巨闕之旁四寸五,卻連脾穴休胡亂,自此以上食竇穴,天隙胸鄉周榮貫,相去寸六無多寡,又上六寸中府換,大包腋下有六寸,淵液腋下三寸半。
如果服藥酒,要使酒氣相連續而不斷,酒氣一旦間斷就得不到藥力了。藥酒的多或少都以有感覺為限度,不能喝到醉與吐的程度,那樣會對人有嚴重損傷。
服藥期間都要斷絕生冷食物以及醋、滑食物,還有豬肉、狗肉、雞肉、魚肉、油、面、蒜及果實等。服用大補丸散,切忌食用陳臭宿滯的食物,服用有空青忌食生血物,服用天門冬忌鯉魚,服用白術忌桃李及雀肉、胡荽、大蒜、青魚等食物,服用地黃忌蕪荑,服用甘草忌菘菜、海藻,服用細辛忌生菜,服用菟絲子忌兔肉,服用牛膝忌牛肉,服用黃連、桔梗忌豬肉,服用牡丹忌胡荽,服用藜蘆忌貍肉,服用半夏、菖蒲忌飴糖及羊肉,服用恒山、桂心忌生蔥、生菜,服用商陸忌犬肉,服用茯苓忌醋物,服用柏子仁忌濕面,服用巴豆忌蘆筍羹及豬肉,服用鱉甲忌莧菜。
服藥期間忌見到死尸及接觸產婦穢污,并忌發怒、憂愁、勞損。
服湯藥期間,吃的粥食、肉、菜都必須完全煮熟。因為熟食容易消化,與藥性相對應;如果吃生食就難以消化,會損減藥力。還要少吃菜及硬的食物,這對藥物發揮療效極有好處。也要少吃鹽、醋才好,并且不能愁苦、喜怒、勞累與行房事。治病所用的藥力,只有在飲食上調理適度才能獲得大半藥力,對用藥才有好處。所以病人務必要調理、節制、謹慎,將節制與謹慎做到最佳程度,就可以長生不老,這已經不是簡單地治病了。
凡是服瀉痢的湯藥以及各種丸、散、酒藥等,到了吃飯的時間如果想要吃飯,都可以先給病人一口冷醋飯,隔一會兒后再進食比較好。
如果病人有忽然風病發作,身心頓惡,或者不能說話,應當服大、小續命湯及西州續命、排風、越婢等湯藥,在無風的密室中安居,一日一夜服四五次藥,不計劑數的多少,也別擔心病人虛弱,應經常使病人頭、臉、手、足、腹、背不停出汗才好。服湯藥的時間,湯藥消化后就吃粥,粥消化后再服湯藥,也可以稍微給一些羊肉做成的肉羹進補一下。如果病人的風癥比較嚴重,就需要連續五天五夜不斷地服湯藥,接著停湯藥兩天,用羊肉羹來進補,調養四肢。病情稍有好轉后,就應該停藥,然后慢慢調養;如果病情一直不見好轉,應當再服湯藥來攻病邪,以病愈為標準。
凡是患風病后服湯藥的病人,一定要發大汗,否則其風病不會消除,所以各種治療風病的處方中,都有麻黃。以至于像西州續命湯中,就用了八兩,越婢湯中用了六兩,大、小續命湯中有的用一兩,有的用三兩,有的用四兩,因此知道不得大汗就不能病愈。所以治風病,如果不是在密室中,就不能服湯藥,否則只是枉然自誤,只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從來沒有見過減輕病情的。
五十歲以上身體特別虛弱的人,服三石就可以治愈,千萬不要用五石。一年四季中應經常在凌晨服一二升藥,要暖飲,且終身不斷,服藥時忌食蒜、油、豬肉、雞肉、魚肉、鵝肉、鴨肉、牛肉、馬肉等,堅持這些,自然就沒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