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 單位的選擇

本章要點


經濟學家常用的幾個令人不滿意的概念的解釋;

貨幣量和就業(yè)量的關系;

總供給函數的解釋。

引論

在本章及以下三章中,我們想提及一些疑難問題。但是這些疑難問題,與我們現在要研究的問題并沒有什么特殊的關系,所以,這幾章只能算是暫時打斷主要思路而另加的一些段落。我之所以在這里提出這些疑難問題來討論,是因為對于我要研究的問題,別人的方法并不適用。在寫這本書時,曾有三點疑難最妨礙我工作的進行,如果不能設法將它們解決,我就不能把自己的意見暢快地表達出來。這三點疑難分別是:第一,怎樣選擇合適的單位個數,使得在處理有關整個經濟體系的許多問題時可以適用;第二,怎樣確定預期在經濟分析中的地位;第三,收入的定義是如何規(guī)定的。

重論古典經濟學家未能清晰解釋的經濟概念

經濟學家通常所用的單位都不能令人滿意,對此我們可以用(一)國民收入,(二)真實資本的數量(Stock),以及(三)一般物價水平,這三個概念為例進行說明:

5秒鐘經濟學

貨幣量

貨幣量是指商品流通過程中,市場上的商品總量、商品和各種商品價格的乘積。如果價格不變,流通的商品量越大,需要的貨幣量也越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不變,則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取決于商品的價格水平。價格越高,所需要的貨幣量也就越多。

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是綜合地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的指標,即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內,物質資料生產部門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的總和,也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價值減掉用于補償消耗掉的生產資料價值的余額。

(一)根據馬歇爾及庇古教授所下定義,國民收入(National Dividend)衡量的是本期(Current)產量或真實收入,而不是衡量本期產量的價值或貨幣收入。而且,因為國民收入必須是從本期產品中,減去本期開始時已有的資本設備在本期中的耗損,所以說它是一個凈概念,這才是真正的國民收入,是真正的社會資源的凈增量,才可以用于消費,或留著作為資本。經濟學家想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一個量的科學。不過,如果以此為目的下這個定義,那么就會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即社會所產物品與勞役是一個不等齊的復雜體,嚴格說來,除非在若干特例下,否則是不能相互衡量的。所有產品都以同一比例增加,便是其中的一個特例。

匯豐銀行大廈

準確的國民收入值,是如實衡量國家昌盛、人民富裕的主要標準之一。那么其精確的計算方法不再是馬歇爾所下的定義,而是從現期產品中減去現期開始時已有的資本設備在現期中所蒙受的損耗,這二者之差。銀行作為國民貨幣儲存的主要機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民的收入情況。圖為香港的匯豐銀行,它是香港地區(qū)最具實力的銀行之一,同時也是港元的發(fā)鈔行之一。

物價引導下的經濟生活

物價雖說從來沒有以任何方式妨礙過商業(yè)決策和決策者,也沒與經濟事態(tài)的因果程序發(fā)生過任何關系,但它卻深遠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消費和生活。1886年10月,矗立在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揭幕了,對于那些不堪忍受自己國家政治、經濟的重負,早期移民美國的百萬歐洲難民來說,無疑把改善生活和命運的希望寄托給了這尊神像。

(二)假使我們?yōu)榱擞嬎銉舢a量,而去衡量資本設備的凈增量,困難就會更大。因為我們在此之前,必須先找出一個共同的基礎,然后才能比較新產資本項目與本期內耗損掉的舊項目的數量。庇古教授為了計算凈國民收入,減去了“可以視為正常的折舊(Obsolescence);至于怎么樣才算是正常,就要看這些耗損是否經常發(fā)生,至少當人們不能詳細預料得到的時候,還可以約略計算”。但因為庇古教授并沒有以貨幣作為計算單位,所以他假定物質沒有改變,可物質的量卻已經改變了。換言之,他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引進了價值改變(Changes in Value)這個觀念。當新的資本設備不同于舊的設備且生產技術也發(fā)生改變時,庇古教授也想不出滿意辦法來比較新舊兩種設備的價值。我相信在經濟分析上,庇古教授所追求的概念是一個正當而合適的概念。但如果沒有取得一組滿意的單位,要想對這個概念下一個精確定義是不太可能的。要比較一個真實產量(Real Output)與另一個真實產量,然后再將新產的資本設備項目,用來抵銷舊的、消耗了的項目,來計算凈產量—就確實是個難題。而且這個難題確實也無法解決。

有待擴大規(guī)模的小加工廠

用什么樣的規(guī)模來運作已擁有的資本設備,是雇主們一直思索的問題。就算再次擴大就業(yè)量也是因為雇主們預期未來的產品需求和總收入量增長的結果。當然,這是針對像圖中這種可以談論產量增減的小型工廠或只生產一種產品的企業(yè)而言的。

(三)正如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一般物價水平這一個概念,不但含義空泛,而且也無法達到精確。這一概念并不適用于因果分析(Causal Analysis),因為因果分析是精確的。

不過這也僅僅是理論上的難題而已!工商界在做業(yè)務決策時,就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且它也根本沒影響到經濟事態(tài)(Economic Events)的因果程序。盡管概念不明確,但經濟事態(tài)的因果程序,卻是明確的。由此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這些概念不僅不精確,而且也不是必需的。顯然,不能用數量不明的概念去進行數量分析(Quantity Analysis)。而且一旦開始從事數量分析,我們就會發(fā)現,如果沒有這些概念反而更好。

在數量上無法比較的兩堆東西,自然不能作為數量分析的材料,但我們仍然可以作若干約略的、統計的比較。約略的、統計的比較只需要大概不出錯即可,不需做精確的計算,所以,統計比較(Statistical Comparisons)反而在某種限度以內是有意義的、健全的。為了更好地滿足歷史的、社會的好奇心,最好將凈真實產量、一般物價水平等這些東西,放在歷史的、統計的敘述里面。由于這個目的,絕對精確既可以不普通,又可以不必需。但是因果分析就需要絕對的精確—不論我們是否完全準確地知道有關數量的實際值。說今日的凈產量比十年或一年以前的大,但物價水平卻比它低,這句話與下面這句話的性質類似:如果以女王論,維多利亞女王比伊麗莎白女王好,但如果以女人論,就不見得比后者快樂。這句話并不是沒有意義,但卻不適用于做數量分析的材料。假設我們用來做數量分析的基礎是如此空泛的、非量的(No Quantitative)概念,那么我們的精確性就是不真實的。

決定就業(yè)量的各種因素

我們要記得,無論在哪一個特定場合,雇主都需要決定究竟要以什么樣的規(guī)模,來運用一定量的資本設備。當雇主預料需求增大(即總需求函數提高)時,我們如果說總產量將增大,其實是在說,廠商將雇用較多數量的勞動力在同量資本設備上。如果某廠或某企業(yè)只生產一種商品,那么產量的增減也就有其確切的意義。但是,我們如果把各廠的生產活動都加起來,那么除非用特定資本設備上的就業(yè)量為標準,否則我們就不能夠準確地判斷產量到底是增還是減。社會總產量以及一般物價水平在這里將會沒有用處,因為我們不需要用當前總產量的絕對衡量,來比較當前產量與不同資本設備及不同就業(yè)量可能產量的大小。如果我們想用產量增減的說法,來實現敘述的方便和約略的比較,那么我們就必須依賴以下假定:將在某特定資本設備上所雇用的勞工人數,作為由此所產的產量的良好指數。也就是說,我們假設雇用的勞工人數與產量同時增減,盡管二者之間并沒有固定的比例。

所以我只想用兩種數量單位,即貨幣價值量(Quantities of Money Value)和就業(yè)量來討論就業(yè)理論。貨幣價值量是絕對齊性的(Homogeneous),就業(yè)量也可以由非齊性變?yōu)辇R性。因為,只要各種勞工的相對報酬相對穩(wěn)定,那么為了計算就業(yè)量,我們可以一小時普通勞工的就業(yè)為單位,而相同時間內特種勞工的就業(yè),就根據其報酬的情況增加或減少。例如:設一小時特種勞工的報酬,是普通勞工的兩倍,那么一小時特種勞工的就業(yè),就為兩個單位。我們將用來衡量就業(yè)量的單位稱為勞動力單位(Labour-Unit);工資單位(Wage-Unit)即是一個勞動力單位收入的貨幣工資。因此,設E為支出的工資及薪金,W為工資單位,N為就業(yè)量,那么就會有:

E=N·W。

每個工人的特殊技能,以及對各種職業(yè)的適宜性,顯然大不相同。但是我們的假定(即勞動力供給是齊性的)卻不足以被這點事實所推翻。假設工人的報酬與其效率成比例,那么因為我們是根據其報酬在計算勞動力供給時加權的,所以這種效率的差別就已經計算在內了。又假設當產量增加時,某廠所增雇的工人對該廠業(yè)務逐漸開始不適應,因此雇主付出一樣的工資,但得到的卻是逐漸減退的工作效率。即使有這種情況存在,也只不過是許多因素中的一個,使得某特定資本設備的邊際產量,隨該資本設備下所雇勞動力的逐漸增加而遞減。也就是說,我們將資本設備里包括了報酬相等、效率不等、勞動力不齊性這幾點,把它們看作是資本設備的性能。所以當產量增加時,對于勞動力和一個齊性的資本設備,我們認為并不是勞動力逐漸不適于利用該生產設備,而是該資本設備逐漸不適于雇用勞動力。因此,如果專業(yè)技工沒有剩余,就不得不雇用較次的勞工,這就導致產品的平均勞動力成本提高,這就表示當就業(yè)量增加時,該資本設備的報酬遞減的速率,與有勞動力剩余時比較,增加得更大。設各勞工的專業(yè)化程度很大,那么各種勞動力間就毫無替代性。但即使在這種極端的情形下,也沒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因為這只不過說明,當使用某種資本設備的專業(yè)勞動力已經沒有剩余,那么該種設備上的產品供給彈性,就會突降到零。

預測總產量

總產量的數據在經濟的歷史比較中會常常被用到,它的衡量,可以通過在現有資本設備上的工作時間來計算。也就是說,工人的工作時間越多,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越多,而其產品又將通過滿足消費或用于新資本品的生產這兩種方式來影響下一輪的經濟運轉。在密歇根州迪爾伯恩市的一家工廠中,一名工人正在勞動,通過對這家工廠內生產設備利用率的計算,可以大致預測工廠的總產量。

因此,除非各種勞工的相對報酬相當不穩(wěn)定,否則假定勞動力齊性就不會有困難。即使相對報酬相當不穩(wěn)定時,我們也會有處理的辦法。只要勞動力供給以及總供給函數的形狀都急劇改變,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我認為,如果我們只用兩個單位,即貨幣與勞動力來討論整個經濟體系的行為,那么我們就可以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當對某廠或某企業(yè)的產量做單獨分析時,為了衡量其產量和設備,就不妨采用特種單位。至于一些空泛的概念,例如總產量、資本總量、一般物價水平等,就留到做歷史比較時再用。因為在某種很寬的限度以內,歷史比較不需要非常精確,只要大致不出錯就可以了。

由此,當前產量的變動將會由現有資本設備上的工作時間(Hours of Labour)的多少來衡量,這些工時可以用來滿足消費,或是用于新資本品的生產。技工的工時則會根據他們的勞動收入來決定加權。我們沒有必要將此產量與由另外一組工人以及資本設備所產的產量,進行量的比較。如果雇主們擁有某一特定設備,那么當總需求函數發(fā)生變化時,他們會有何反應呢?想要對此進行預測,我們也不一定非要知道這一設備所產的產量、生活水平和一般物價水平,在不同時期或國家的相應情況是如何做比較的。

供給明確的紡紗工廠

供給函數和我們指定的兩個單位的優(yōu)勢在于,不論我們討論的是一個工廠、一個行業(yè)甚至是整個經濟體系,我們都可以不問產量,就可以表示出供給狀況和供給彈性。圖中展現的是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紡紗廠女工在午餐間休息的情景。就算對于員工如此多、規(guī)模如此大的紡紗工廠,我們要計算其供給狀況,也是件容易的事。

用產量與就業(yè)量表達的供給函數

不論我們討論的是一個工廠、一個企業(yè)還是整個經濟體系的供給狀況以及供給彈性,我們都可以不去理會產量,只需要知道總供給函數和我們所選定的兩個單位。例如某工廠的總供給函數(某行業(yè)或工業(yè)全體的總供給函數也可同理進行類比),可以寫作:

其中Zr為不包括使用者成本在內的預期收益,由此引誘雇主所雇用的人數為Nr。如果就業(yè)量與產量的關系可以表示為Orr(Nr),即就業(yè)量為Nr時,產量為Or

那么

即通常我們所說的供給曲線,其中Ur(Nr)表示的是當就業(yè)量為Nr時,雇主預期的使用者成本。

因此,當Orr(Nr)有具體意義時,即商品是齊性的,那就可以用常用的方法,來對Zrr(Nr)進行估計。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因為ΣOr并不是一個數量,因此Or不能相加,但是許多的Nr就可以相加。而且,一旦我們假定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應用于特定總就業(yè)量下對各行業(yè)的分配,即令Nr成為N的函數,那么問題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地簡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三河市| 庄河市| 工布江达县| 大安市| 津南区| 奉化市| 台山市| 青河县| 桐庐县| 孝昌县| 清新县| 佛山市| 怀集县| 梁平县| 资源县| 云安县| 五华县| 博兴县| 浑源县| 天祝| 科尔| 合江县| 沿河| 长白| 临武县| 庆元县| 峨边| 濉溪县| 棋牌| 万山特区| 湘潭市| 保定市| 博白县| 昆山市| 河西区| 天等县| 鄂温| 恩施市| 新巴尔虎左旗|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