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座全書
- (英)賈爾斯·斯帕羅
- 749字
- 2020-06-05 19:34:08
星座定義
天空中的圖案
起初,人們認為星座只是天空中由最亮的星體組合而成的簡單圖形。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很多新天體被發現,對星座的定義不得不隨之發生改變。
如果說星座只是簡單地將明亮的星體用線連起來,這個定義明顯存在問題。如果星座的圖形以及其中包含的星體沒有得到廣泛認可,怎么辦?圖形之外的鄰近星體到底算不算星座的一部分?后續發現的星體怎么處置?天文儀器越來越先進,發現的星體肯定會越來越多,情況會越來越復雜,如果要給所有星體都賦予獨特的名字,太不切實際。1603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拜耳提出了一套命名方案,將希臘字母(一般與星體亮度相對應)和星座的拉丁文所有格相結合,歸納了一份星表。大犬座的最亮星天狼星,因此就變成了大犬座α星。后來收錄星體時,人們也試圖根據亮度或位置給星體編號,但是任何方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實際為天體命名時,并沒有遵循單一的方案。

視覺差異
由星體組成的星座圖案,通常只是視距效應的結果。在星座中,星體看似排列在一起,實際上與地球的距離各不相同,差距極大。比如,仙后座“W”形圖案上的五顆亮星,實際上分別距離地球442光年、99光年、550光年、229光年和54光年(從東至西)。
觀測者從地球上觀測到的星體亮度,被稱為“視星等”。視星等取決于星體的真實亮度及星體與觀測者的距離(目視亮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換句話說,如果兩顆視星等相同的星體,分別距離地球10光年和20光年,那么遠處星體的亮度實際上是近處星體的4倍。

(上圖)金牛座是天空中最容易辨認的星座圖形之一,星座中的恒星排列成一頭牛的形狀,周圍分布著很多星團。


(上圖)星座的傳統定義是“恒星組成的圖形”,將亮星用線連起來,并以希臘字母或數字為這些亮星命名。

(上圖)但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星座定義為天球上的一個區域,區域內的一切天體都歸屬于該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