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富策:讀《管子》知天下財富
- 翟玉忠
- 673字
- 2019-04-23 18:25:13
導讀
中國農業社會規模龐大的市場產生了復雜發展的經濟理論,這就是以《管子》輕重十六篇為核心的輕重術。
在對市場本質的認識上,輕重術認為:市場能夠自動組織,卻不能自動實現均衡。市場調控的目標不是增長,而是均平。市場當以商品、貨幣為手段進行雙向調節;千百年來,中國先哲主張一種公私相分,國家參與其中的市場經濟。為了人與自然的平衡,按照自然的時序和生產能力組織經濟生活。通過損有余補不足,實現社會整體動態平衡。
輕重術是經濟學的“經”,具有歷久彌新的特點,理論上能夠同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馬克思的《資本論》和凱恩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相媲美。
本書主體分為道與術兩大部分:
《思想篇——國家參與其中的中國古典經濟思想》講道。計劃與市場、對外貿易、政商關系、分配關系、期貨與平抑物價、放任與調控、競爭與合作……這些當代經濟命題在中國古典經濟思想中得到了深刻闡發,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迫使我們重新面對和發展這些理論,并從中汲取有益時代的經驗教訓。
《謀略篇——中國古代經濟“三十六計”》講術。其中,《管子·輕重甲第八十》十二計、《管子·輕重乙第八十一》六計、《管子·輕重丁第八十三》十三計重在國內經濟管理之術;《管子·輕重戊第八十四》五計講對外經濟戰略。如果將中國民族醫學稱為“陰陽之術”,中國古典兵學稱為“奇正之術”,那么中國古典經濟理論則可稱之為“輕重之術”。中國古典經濟思想的三十六計,一言以蔽之,“輕重”而已。領悟“輕重”,便抓住了根本。現實中“輕重”變化無窮,足以得無限妙用。
本書付力于承載千年智慧,匯通中西學術。希望對經商與治國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