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歷史沿革】
唐山,商代屬孤竹國。春秋時期東部、北部為山戎、肥如、令支之地,西部為燕國、無終之地。戰國時期為燕地。秦代分屬遼西郡和右北平郡。西漢時為幽州右北平郡和遼西郡地。東漢時東部為幽州遼西郡海陽縣、令支縣、肥如縣3縣之地,西部為幽州右北平郡無終、徐無、俊靡、土垠4縣之地。西晉統一后,右北平郡改為北平郡,以徐無為治所,與遼西郡隸屬幽州。唐初確立州、縣兩級地方建置,唐山轄境當時分別為平洲、薊州之地。唐太宗后地方政區由二級改為道、州、縣三級,平洲、薊州屬河北道。后梁時薊州、平洲之地為劉守光的大燕所據,公元913年晉王李克用拔平洲,公元923年又陷于契丹。公元947年契丹改成遼國,遼沿襲唐制分其疆域為上、中、南、東、西五京,設道,唐山轄境屬南京道。金代地方建置設路、府、州、縣,唐山轄地屬中都路平、灤、薊州分管。元朝實行行省制,省以下為路、州(府)、縣三級,唐山轄區地處“腹里”(京畿地區屬中書?。?。明朝改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州、縣三級,唐山轄境分屬京師順天府薊州和永平府灤州。清朝改布政使為省,省以下仍沿明制設府、州、縣,唐山轄境分屬直隸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隸州。民國元年(1912年)政區建制均襲清制,民國2年廢府、州一律稱縣,唐山轄區屬渤海道,后改為津海道。民國13年將臨榆縣、撫寧縣、昌黎縣、盧龍縣、灤縣、樂亭縣、遷安縣7縣劃歸奉天省,翌年12月以上7縣復歸直隸省。民國14年北京臨時執政府下令唐山設市,但未及建立市政府機構段祺瑞執政府即倒臺。民國22年根據《塘沽協定》將冀東劃為“非武裝區”,唐山轄區分為“灤(縣)榆(臨榆縣,今撫寧)區”和“薊(縣)密(云)區”,同年7月國民政府在冀東分設“灤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通縣、三河縣、遵化縣、玉田縣、薊縣、密云縣、昌平縣、寶坻縣、順義縣、香河縣、懷柔縣、平谷縣、興隆縣13縣,治所在通縣。民國24年灤榆、薊密區行政督察專員殷汝耕合并兩區,于11月25日成立偽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一個月后改組為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22個縣,偽政權駐地1937年8月從通縣遷至唐山。民國27年1月28日,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鑒于唐山具有經濟、政治上特殊地位明令唐山設市,初稱“唐山市政府”,后改稱“唐山市公署”,1944年7月1日由偽治安軍(綏靖軍)在唐山建立“冀東特別區行政公署”。日本宣布投降后,駐北平的國民黨派員接收日偽政權,設置督察專員公署,建立河北省政府直轄唐山警察局。1945年10月至1946年4月唐山未組建市政府,一切政務由督察專員公署和唐山警察局管理。1946年4月,河北省政府委員會第132次會議通過唐山設市,同年5月5日,唐山市政府成立。
(王雪)
【行政區劃沿革】
1948年12月12日,唐山解放。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唐山市仍為省轄市,轄區12個。1955年3月,唐山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將唐山市人民政府改為唐山市人民委員會,轄區未變。1958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唐山市由唐山專區領導,同年8月29日,河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唐山專員公署駐地由昌黎縣遷至唐山市。1959年6月3日,經中央決定,唐山市為全國45個開放城市之一,6月8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委決定唐山專署和唐山市人委合并改設唐山市人民委員會。1960年4月2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撤銷唐山專區,原唐山專區管轄秦皇島市和遷安縣、昌黎縣、樂亭縣、寶坻縣、玉田縣、薊縣、遵化縣劃歸唐山市,唐山專區撤銷后實際劃歸唐山市的還有灤縣、豐潤縣兩縣(原為市轄區)和柏各莊農場,同時,唐山市改為省轄市。196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恢復唐山專區建制,同年6月1日,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第14次會議通過恢復唐山專區決議,唐山專、市分開,唐山市改為專轄市。1968年1月6日,唐山市革命委員會成立,隸屬于唐山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3月11日,唐山市改為省轄市。1982年10月,唐山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撤銷唐山市革命委員會,建立唐山市人民政府。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唐山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5月1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銷唐山地區行政公署,5月15日,唐山地區行政公署停止辦公。1984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準唐山市為全國13個“較大城市”之一。1997年,唐山市轄路北區、路南區、開平區、新區、古冶區5區和豐潤縣、遷安縣、樂亭縣、灤縣、玉田縣、遷西縣、灤南縣、唐海縣8縣,代管豐南市、遵化市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路北區。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2〕7號)調整唐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縣級市豐南市,設立唐山市豐南區,撤銷豐潤縣和唐山市新區,設立唐山市豐潤區。2012年9月國務院批準(國函〔2012〕85號)調整唐山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唐海縣,設立唐山市曹妃甸區。2015年,唐山市轄2個縣級市(遷安市、遵化市),5個縣(遷西縣、玉田縣、灤縣、灤南縣、樂亭縣),7個區(曹妃甸區、路南區、路北區、開平區、古冶區、豐潤區、豐南區),4個開發區(海港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蘆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漢沽管理區)(見表1)??偯娣e13472平方千米,轄區面積5478.9平方千米,中心城區規劃面積21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17.2平方千米。全市有45個鄉、132個鎮、5405個村,52個街道辦事處、655個居委會。
(曹獻軍 趙芳杰 韓精精)
【地理】
2015年,根據土地變更調查最新數據,唐山市土地面積143.33萬公頃。農用地面積92.51萬公頃,其中耕地56.36萬公頃;建設用地32.67萬公頃,其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28.86萬公頃;未利用地18.13萬公頃。
表1 唐山市2015年行政區劃簡表(實際管轄)

表2 唐山市2015年行政區劃一覽表(實際管轄)(截至2015年12月31日)

續表2-1

續表2-2

(高宇)
【礦產資源】
2015年,唐山市各類礦產49種,近30種被開發利用,主要礦種有煤、鐵、金、石灰巖(包括水泥、制堿、熔劑、制灰用灰巖)、冶金用白云巖、石油、天然氣等。主要礦種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煤炭50.9億噸(已利用40.3億噸),主要分布在古冶區、開平區、豐南區、路南區、路北區、玉田縣;鐵礦66.1億噸(已利用26.2億噸),主要分布在遷西縣、遷安市、遵化市、灤縣;金礦1.61萬千克(已利用4264千克),主要分布在遷西縣;水泥用灰巖6.36億噸(已利用6.35億噸),主要分布在灤縣、豐潤區;熔劑用灰巖2.70億噸(已全部利用),主要分布在古冶區、開平區、遷安市;制堿用灰巖1.40億噸(已全部利用),主要分布在古冶區、遷安市、灤縣;冶金用白云巖4.78億噸(已利用4.47億噸),主要分布在遷安市、遵化市、玉田縣。
(高宇)
【海洋資源】
2015年,唐山市管轄海域面積4467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東起灤河口與秦皇島市相鄰,西至灑金坨插網鋪與天津市接壤,全長229.7千米,轄區內無居民海島13個,分別占全省總量64.3%、47.4%和92.8%, “港、島、涂、漁、鹽、景、油”等海洋資源豐富。全市規劃用海主要集中在曹妃甸區和樂亭縣沿海區域,其中曹妃甸區域規劃用海面積310.89平方千米、樂亭臨港產業聚集區(京唐港區)區域建設規劃用海面積23.49平方千米。全市在規劃用海區域內累計填海造地220余平方千米。轄區內無居民海島主要分布在曹妃甸、樂亭海域,其中祥云島、菩提島、月島、龍島等面積較大、島體相對穩定,具有較大開發保護價值。
(高宇)
【水資源】
2015年,唐山市降水量546.5毫米,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84.8%。全市除曹妃甸區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余各縣(市、區)降水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中遷安市降水量628.1毫米,為全市最高,減少8%;玉田縣降水量447.4毫米,為全市最低,減少30.4%。全市地表水資源量6.90億立方米,為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的47.2%;地下水資源量11.70億立方米,為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的81.5%??鄢貜陀嬎懔?.94億立方米,全年全市水資源總量15.66億立方米,為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4.16億立方米的64.8%。2015年,全市入境水量8.40億立方米,其中灤河入境水量6.84億立方米,遵化沙河入境水量0.71億立方米,遷安青龍河入境水量0.85億立方米。出境水量1.63億立方米,其中遵化市出境水量1.05億立方米,玉田還鄉河出境水量0.54億立方米,豐南區出境水量0.04億立方米。入海水量1.66億立方米。
(李志祥)
【動植物資源】
2015年,唐山市野生植物958種,分屬130科,487屬,菊科、禾本科、豆科、薔薇科植物種類最多,其中苔蘚植物6科7屬7種,蕨類植物17科24屬38種,裸子植物3科4屬4種,被子植物104科452屬909種。野生動物530余種,其中鳥類420種,哺乳類80種,兩棲類和爬行類較少,分別為8種和23種。全市省級以上重點保護動物9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8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省級重點保護動物73種。唐山市是河北省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較多設區市之一,濕地總面積24.58萬公頃,占全省濕地總面積25.93%,濕地率18.26%。全市濕地主要包括采煤塌陷區、沿海濕地、水庫周邊、灤河故道等,其中南湖公園是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曹妃甸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是省級城市濕地公園,申請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灤河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和灤河河套濕地自然保護區申請省級濕地保護區。全市森林公園7家,其中金銀灘森林公園、清東陵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景忠山公園、腰岱山公園、鷲峰山公園、徐流口公園、山葉口公園為省級森林公園。
(馬樹華)
【氣候】
2015年,唐山地區年平均氣溫11.8℃~12.9℃,全市平均12.5℃,較常年(11.4℃)偏高1.1℃,為唐山市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次高值,僅低于2014年12.8℃。其中,遵化、遷安、豐潤、灤縣、豐南、曹妃甸和樂亭較常年偏高1℃~2℃,唐山市區、遷西、玉田和灤南較常年偏高0.4℃~0.7℃。全年降水量時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在424.1~663.0毫米之間,全市平均降水量545.8毫米,較常年(608.1毫米)偏少62.3毫米,偏少1成。灤縣降水量最大(663毫米),豐潤降水量最小(424.1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豐潤為顯著偏少年份,玉田為偏少年份,其他縣區為正常年份。年日照時數為2320.0~2720.9小時,全市平均日照時數2458.6小時。與常年比較,全區平均日照時數較常年值(2522.4小時)偏少63.8小時。其中,曹妃甸日照時數最多(2720.9小時),較常年偏多130.3小時,玉田較常年偏多114.9小時,遵化和遷安偏多0~100小時;其余地區均較常年偏少,遷西、樂亭偏少0~100小時,其他地區偏少100小時以上。夏季,唐山地區出現夏旱,主要出現在7~8月,7月份全市降水量94.6毫米,偏少5成,8月份降水量99.7毫米,偏少3成,降水以局地陣性為主。階段性干旱出現在7月1~15日和8月7~19日,大部分地區干旱強度為中旱以上。玉田和豐潤地區為重旱。11月上旬和中下旬,唐山市出現歷史同期影響時間最長連陰雨天氣,大部分地區連陰雨天數在5天以上。受連陰雨和持續霧霾天氣影響,11月全市持續出現寡照天氣,全月日照時數僅75.3小時,較常年偏少102小時,有18天全市平均日照不足2小時,其中15天不足半小時,均為歷史最多。全市各地無日照天數均超過14天,豐潤最多為20天。2015年,全市上報雷電災情23起,直接經濟損失27.38萬元,間接經濟損失21.97萬元,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林燕華 楊穎)
【人口】
2014年,全市人口753.16萬人,經過2015年出生、死亡、遷出、遷入增減變化,2015年底全市總人口754.96萬人,凈增1.80萬人,增長2.39‰。城鎮人口301.19萬人。省內(外)遷入2.80萬人,省內(外)遷出3.29萬人,遷出比遷入多4858人。2015年出生7.13萬人,其中跨年度出生1.87萬人(歷年手持準生證未辦理出生登記及政策外出生落戶),實際出生5.27萬人,出生率6.99‰,低于2014年的11.5‰。全年死亡4.76萬人,其中跨年度死亡1.65萬人(跨年度辦理死亡登記),實際死亡3.10萬人,死亡率4.12‰,與2014年4.50‰基本持平。全年自然增長2.16萬人,自然增長率2.87‰。男女性別比102.5∶100.0。
(劉詩聰)
【民族】
唐山市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全市5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總計32.14萬人,占全市總人口4.27%,居全省第3位。少數民族人口中,滿族、回族、蒙古族、壯族人口較多,其中滿族25.37萬人,占78.9%;回族3.39萬人,占10.54%;壯族1.19萬人,占3.69%;蒙古族1.17萬人,占3.65%。少數民族人口超過萬人的縣(市、區)有:遵化市10.97萬人,玉田縣4.36萬人,豐潤區3.02萬人,路北區2.45萬人,豐南區1.92萬人,遷安市2.01萬人,灤南縣1.77萬人,遷西縣1.44萬人,灤縣1.26萬人。唐山市有3個民族鄉和2個少數民族占主體鎮,全部分布在遵化市,分別是東陵滿族鄉、湯泉滿族鄉、西下營滿族鄉、馬蘭峪鎮和石門鎮。全市175個民族村分布在全市各縣(市、區),其中滿族村146個、回族村28個、滿回聯合村1個。2015年全市民族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06萬元,民族鄉農民人均收入7718元,與2014年相比,分別增長5.95%和7.31%,22個民族村人均收入超過全市人均水平。
(鄭翠玉)
【宗教】
唐山市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五種宗教,信教群眾13萬余人,占全市總人口1.6%,其中天主教3.5萬人、基督教近2萬人、伊斯蘭教3.1萬人、佛教4.2萬人、道教0.5萬人。市級愛國宗教團體7個,分別為唐山市佛教協會、唐山市道教協會、唐山市伊斯蘭教協會、唐山市天主教愛國會、唐山市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唐山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唐山市基督教協會。宗教活動場所162處,其中佛教43處(寺院30處,其他固定處所13處),道教7處(宮觀4處,其他固定處所3處),伊斯蘭教清真寺22處,天主教40處(教堂31處,其他固定處所9處),基督教50處(教堂7處,其他固定處所43處)。全市宗教教職人員456名,其中佛教僧人70人,道教道士83人,伊斯蘭教阿訇22人,天主教65人(主教1人、神甫27人、執事1人、修女36人),基督教216人(牧師4人、副牧師2人、長老9人、傳道員201人)。天主教徒聚居村25個,基督教徒聚居村8個,伊斯蘭教徒聚居村35個。
(鄭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