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證券化:中國的實踐(第二版)
- 沈炳熙
- 781字
- 2019-12-06 19:09:19
第二版前言
2008年10月本書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經五年了。在這段時間里,美國次貸危機加劇并引發了全球金融危機,而由于次貸危機和濫用資產證券化有關,人們開始對資產證券化進行反思,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也受到影響,一停就是兩年半。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退去,資產證券化的作用重新受到重視,2011年5月我國信貸資產證券試點得到重啟。2012年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財政部聯合發出了《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標志著新一輪資產證券化試點進入實質性階段。此后,近一年的時間里,國家開發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又發行了6單共228.52億元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實踐正在繼續向前推進。
實踐的發展創造著新的經驗,使我們能夠以更寬的視野認識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意義和作用,也使我們能以更深刻的洞察力審視過去的經驗,并創造出解決證券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的辦法。為了把近幾年來人們對證券化的反思、創造的新做法、新經驗和過去的做法、經驗進行對接、補充,進一步豐富本書的內容,為人們了解和研究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的過程提供一份完整的素材,我在本書進行再版時,作了一些修改,著重增加了后續試點的情況。
盡管我已不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不再直接參與新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但我一直關心著這項試點的進展。當然,有關的情況主要得自中國人民銀行同事的介紹。也正因為如此,感受就不如當年那么深切,分析研究的深度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若有不當之處,歡迎業內同仁批評指正。
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前后已經八年,且至今仍未結束。在我國金融改革過程中,很少有一項改革試點經歷這么長時間,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資產證券化在我國的基礎還不穩固,制度建設還不完善,市場的認可程度還比較低。毋庸置疑,試點多花一點時間,轉為常態業務就能夠更從容、更成熟。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沈炳熙
201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