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風險概述
一、風險的本質
(一)風險的含義
要學習保險,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風險。關于風險,有許多種不同的定義,本書對風險所下的定義是:風險是一種損失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的狀態。這個定義強調風險所具有的三個特性:客觀性、損失性和不確定性。
1.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態
當我們說,風險是一種狀態時,它的實際含義是指,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例如,現在人們都很清楚地知道,在有石棉的環境中工作會損害健康,進而慢慢喪失勞動能力。因為石棉中的有害物質會增加人們感染石棉沉著病的機會。而這種病會導致肺功能的降低,并易于誘發其他癌癥。在四五十年前,沉著病卻還是一種尚未查明的疾病,人們對此缺乏了解,但這并沒有改變石棉從一開始就是致害物質、人們接觸了它就容易致病這樣一個基本事實,也不影響其風險的大小。應當說,這種風險從人們第一次使用它到現在都是存在的。另外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吸煙。吸煙會增加患肺癌的可能性,這種風險從世界上第一支香煙問世起也就存在了,但直到很晚以后,人們才認識到這一點。
2.風險是與損失相關的一種狀態
在廣義的投資活動中,特別像在證券市場中,人們所談論的風險是指收益或者損失的不確定性。一項投資活動,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收益,也可能帶來損失。所謂“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就是這個含義。但在保險學領域,人們所談論的風險是與損失相聯系的。離開了可能將發生的損失,談論風險就沒有意義了。
3.風險是損失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的狀態
在與損失相關的客觀狀態中,如果人們能夠準確地預測到損失將會發生以及損失會達到的程度,人們就可以采取準確無誤的方法來應付它們,這就不存在什么風險,因為結果是確定的;如果肯定損失不會發生,也不存在風險,因為其結果也是確定的;只有當損失是無法預料的時候,或者說,在損失具有不確定性的時候,才有風險存在。
有學者認為,“人類對于風險的掌握是現代和古代的分界線。這一觀點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它意味著未來不僅僅是神的幻想,人們不再聽命于自然。在人類沒有發現跨越今昔分界線的方法之前,未來是過去的一面鏡子,或者是屬于那些在有關未來的問題上一手遮天的占卜者和發表神諭的人的領域”。
(二)風險的組成要素
1.風險因素
風險因素是指增加損失發生的頻率或嚴重程度的任何事件。構成風險因素的條件越多,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大,損失就會越嚴重。影響損失產生的可能性和程度的風險因素有兩類:有形風險因素和無形風險因素。
(1) 有形風險因素。有形風險因素是指導致損失發生的物質方面的因素。如財產所在的地域、建筑結構和用途等。假如有兩幢房屋,一幢是木質結構,一幢是水泥結構,假定其他條件都相同,木質結構的房子顯然比水泥結構的房子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要大。再假設這兩所房子都是水泥結構,但一所房子的附近就有消防隊和充足的水源,另一所房子遠離消防隊和水源,后者發生嚴重火災損失的可能性也顯然要比前者為大。
物品的用途或是否正在使用也產生有形風險因素。一幢建筑如果是用來做生產煙花爆竹的工廠,就會比做雜貨店發生火災損失的可能性大得多。同樣,汽車用于商業目的顯然要比家庭用車有更多的受損機會。
(2) 無形風險因素。文化、習俗和生活態度等一類非物質形態的因素也會影響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和受損的程度。這是一種無形的風險因素,它包括道德風險因素和行為風險因素兩種。
① 道德風險。道德風險因素是指人們以不誠實、不良企圖、欺詐等行為故意促使風險事故發生,或擴大已發生的風險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的因素。在保險的場合,道德風險主要表現在投保人利用保險牟取不正當利益,如虛報保險財產價值,對沒有保險利益的標的進行投保,制造虛假保險賠案等。
② 行為風險。行為風險是指由于人們行為上的粗心大意和漠不關心,易于引發風險事故發生的機會和擴大損失程度的因素。像躺在床上吸煙的習慣,增加了火災發生的可能性;外出不鎖門,增加了偷竊發生的可能性;駕駛車輛不愿意系安全帶,增加了發生車禍以后傷亡的可能性;等等。在人們購買了保險以后,更易于產生上述行為風險。對于許多人來說,影響他們健康和壽命的行為風險因素常常是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這些風險因素包括過度吸煙、服藥;接觸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物質;不良的飲食、睡眠和運動習慣以及其他危及生命和身體的情況。
2.風險事故
風險事故又稱風險事件,它是損失的直接原因。例如,火災、地震、洪水、龍卷風、雷電、盜竊、死亡、爆炸、疾病等都是風險事故。
3.損失
損失是指價值的消滅或減少。本書所討論的大部分情況是可能會發生的經濟損失,因此,損失必須能夠以一種便于計量的經濟單位,例如人民幣表示出來。當然,有許多損失是無法用經濟的方法計算或表示的。例如親人的死亡,誰能計算出其家人在精神上所遭受的打擊和痛苦是多少人民幣?盡管如此,本書還是將討論的范圍限定在必須用貨幣來表示的經濟損失方面。
二、風險的分類
由于分類基礎的不同,風險有許多種分類。我們這里選擇三個方面的標準來對風險進行分類,即按照風險的損害對象來分類,風險可以分為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責任風險;按照風險的起源與影響來分類,風險可以分為基本風險與特定風險;按照風險所導致的后果來分類,風險可以分為純粹風險與投機風險。
(一)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責任風險
1.人身風險
人身風險是指人們因早逝、疾病、殘疾、失業或年老無依無靠而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狀態。由于所有的損失最終都是要由人來承受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全部的風險損害對象都是個人。
2.財產風險
財產風險是指因財產發生損毀、滅失和貶值而使財產的所有(權)人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狀態。這種損失既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如果一個人的汽車在碰撞事故中受損,修理費用就是直接的損失,而為修理汽車所花費的時間和努力以及可能的誤工等,都屬于間接損失。
3.責任風險
責任風險是指因人們的過失或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損毀或人身傷亡,在法律上必須負有經濟賠償責任的不確定性狀態。在當今社會的任何一種法律制度下,任何一個人都應依法對其給他人所造成的損害負賠償責任。
(二)基本風險與特定風險
1.基本風險
基本風險是指由非個人的或至少是個人往往不能阻止的因素所引起的、損失通常波及很大范圍的不確定性狀態。像失業、戰爭、通貨膨脹、地震和洪水等都屬于基本風險。基本風險不是僅僅影響一個群體或一個團體,而是影響到很大的一組人群,甚至整個人類社會。
2.特定風險
特定風險是指由特定的因素所引起的,通常是由某些個人或者某些家庭來承擔損失的不確定性狀態。例如,由于火災、爆炸、盜竊等所引起的財產損失的風險,對他人財產損失和身體傷害所負的法律責任的風險等,都屬于特定風險。
由于基本風險主要不在個人的控制之下,又由于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并不是由某個特定的個人的過錯所造成的,因此,應當由社會而不是個人來應付它們,這就產生了社會保險存在的必要性。我們將在第二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討論社會保險。
由于特定風險通常被認為在個人的責任范圍以內,因此,個人應當通過保險、損失防范和其他風險管理工具來應付這一類風險。
(三)純粹風險與投機風險
1.純粹風險
純粹風險是指只有損失機會而無獲利機會的不確定性狀態。純粹風險所導致的后果只有兩種:或者損失,或者無損失。它并無獲利的可能性。
2.投機風險
投機風險是指那些既存在損失可能性,也存在獲利可能性的不確定性狀態,它所導致的結果有三種可能性:損失、無變化、獲利。
說明純粹風險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財產所有者經常面臨的那些可能的損失。例如,一個人買了一輛汽車,他立即就會面臨一些風險,如汽車碰撞、丟失等。對這個車主來說,結果只可能有兩種:或者發生損失,或者沒有損失。而股票則是說明投機風險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們購買股票以后,必然面臨三種可能結果之一:股票價格下跌,持股人遭受損失;股票價格不變,持股人無損失但也不獲利;股票價格上漲,持股人獲利。
對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做出區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般來說,只有純粹風險才是可保風險。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純粹風險都是可保風險。我們將在第二章討論什么是可保風險。
三、風險的度量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這件事情風險很大,或風險很小。這里所說的風險很大或很小是什么意思呢?實際上,它所談論的是風險的程度問題。因此,在對風險做出定義之后,我們需要討論風險的度量問題。
風險的度量需要綜合考慮損失發生的頻率和損失嚴重性的大小。一方面,由于風險是一種“損失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的狀態”,因此,在損失的嚴重性相同的情況下,損失發生的頻率就與風險的程度之間存在著一種正相關關系:損失發生的頻率高,我們就說風險大;損失發生的頻率低,我們就說風險小。
另一方面,在損失的不確定性相同的情況下,損失的嚴重性也是與風險的程度成正相關關系的:如果損失發生的嚴重程度高,我們就說風險大;損失發生的嚴重程度低,我們就說風險小。例如,一家商店的造價是1000萬元,一間平房的造價是10萬元,假定損失概率都是10%,那么一旦發生損失,商店的損失額為100萬元,而平房的損失僅為1萬元。因此,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一旦發生的嚴重性,這兩個方面加在一起,就構成了對風險的度量。從這個角度來說,度量風險還應當認識到潛在損失的重要性。
損失產生的某種結果往往是無法預知的。假定某種風險可能產生100元的損失,也可能產生200元的損失,也可能產生300元的損失。到底是100元損失,還是200元損失抑或是300元損失,人們事先并不能準確地得知。然而,上述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即概率分布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計的。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知道損失的各種結果及其相對應的概率。例如,根據歷史經驗,某一農貿市場發生火災損失的概率如表1-1所示:
表1-1 某農貿市場發生火災損失的概率分布

根據上述損失發生的概率可以計算出:該農貿市場發生火災的預期損失額為15萬元。
人們習慣用標準差和離散系數來綜合刻畫風險的程度。其中,離散系數為損失的標準差與均值的比值。仍以上述的農貿市場為例,發生火災所造成的損失的標準差為5,離散系數為1/3。
我們將在保險產品定價一章中詳細講解風險的度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