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周易參同契》與金丹派道教

在漢魏兩晉時期的道派中,金丹派雖然沒有符箓派那樣擁有廣大信眾,但從理論上看卻頗具特色。所謂金丹派就是以煉丹作為修道傳教主要方式的道派。它以金丹煉制的經典為基礎,所以我們要了解金丹派必須從其經典入手。

(一)《周易參同契》的由來與傳承

道教金丹派肇始于《周易參同契》的理論。這部著作不僅在早期金丹派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后來也具有特出的影響。

金丹之學源于我國古代的巫醫傳統。古人認為,藥物既可治病,也可延年益壽,以至長生不死。于是,很早就產生了關于“長生不死藥”的傳說。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各國尋仙求藥的活動非常頻繁。秦統一六國以后,秦始皇曾多次派人出海,求不死之藥。漢武帝秉承秦始皇求神仙方術的癖好,促進了神仙方術的勃興。《周易參同契》正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周易參同契》,一般略稱為《參同契》。關于該書名稱的意義,朱熹解釋說:“參,雜也;同,通也;契,合也;謂與《易》理通而義合也……故名《參同契》云。”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該書素稱“萬古丹經王”,而它之所以獲得這個美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對道教內外丹的修煉提出了一套系統的理論構架,對此后內外丹術的實踐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同契》的作者魏伯陽,正史無載。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序》稱:魏伯陽,上虞人。貫通詩律,文辭贍博,修真養志。約《周易》作《參同契》。桓帝時,以授同郡淳于叔通。葛洪《神仙傳》曰:“魏伯陽者,吳人也。本高門之子,而性好道術,不肯仕宦,閑居養性,時人莫知之……作《參同契》、《五相類》凡三卷,其說似解《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反作陰陽注之,殊失其大旨矣。”五代彭曉敘魏伯陽身世亦大致如此,并記有《參同契》傳授淵源:“得古文《龍虎經》,盡獲妙旨,乃約《周易》,撰《參同契》三篇……所述多以寓言借事,隱顯異文。密示青州徐從事,徐乃隱名而注之。至后漢孝桓帝時,公復傳授與同郡淳于叔通,遂行于世。”從這些文字記載中,我們大體可以了解到作者魏伯陽以及傳人的一點蹤跡。

綜觀《參同契》一書,《易》學關于變化的思想、發展的思想、聯系的思想,滲透了字里行間。一方面,《參同契》為金丹煉制找到了可靠的理論依托;另一方面,《參同契》開辟了道教解《易》、用《易》的新途徑,從而為金丹派的組織奠定了思想根基。

(二)金丹派的傳授源流略考

關于金丹派的傳承系統,最早見于葛洪《抱樸子內篇》。該書的《金丹》篇稱:

昔左元放于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之金丹仙經。會漢末亂,不遑合作,而避地來渡江東,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余從祖仙公又從元放受之。凡受《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一卷,《金丹經》一卷。余師鄭君(隱)者,則余從祖仙公之弟子也,又于從祖受之……余親事之(指鄭君),灑掃積久,乃于馬跡山中立壇盟受之,并諸口訣,訣之不書者。江東先無此書,書出于左元放,元放以授余從祖,從祖以授鄭君,鄭君以授余,故他道士了無知者也。

葛洪敘說“金丹仙經”時沒有言及魏伯陽的《參同契》,但在《抱樸子內篇·遐覽》中則著錄了它,說明其學與魏伯陽還是有一定關系的。當然,葛洪所稱道的金丹派自有一個傳授系統。其中所謂“左元放”就是左慈。根據《后漢書》以及《三國志》等書的記載可知,左慈,字元放,廬江人,因感世道之衰,出而學道,曾經隱居在天柱山,于山洞的石室里得到丹法傳授,因有丹法而能“變化萬端”。據說左慈的偏方秘術很多,曹操想試探他的丹法秘術,曾經將他禁閉于內室之中斷谷一個月,他顏色不變,氣力如常。張華所撰《博物志》稱左慈“能變形,幻人視聽”。這些描述表明左慈不僅頗具神秘色彩,而且有相當影響。至于葛玄,也是一個神異人物。他生于漢延熹七年(264)四月八日,于吳赤烏七年(244)八月十五日“羽化”,在世間享年81歲。在道教中,葛玄素有“仙公”之稱,陶弘景所撰《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在追溯了葛玄的家譜之后對葛玄的學問素養大加贊賞,說他“幼負奇操,絕倫黨,神挺標峻,清輝卓逸,墳典不學而知,道術才聞已了”。陶弘景這些形容看起來不免有溢美之嫌,但卻反映了葛玄在道教中的崇高地位。作為金丹派傳人,葛玄更受人稱道的是其金丹秘術,所以陶弘景接著說:“吳初,左元放(左慈)自洛來,授公白虎七變爐火九丹,于是五通俱足,化遁無方。”這表明左慈是把丹道悉心傳授給葛玄的。之后,葛玄又把丹道傳授給鄭隱,而鄭隱又傳授給葛洪。這樣,金丹術便被發揚光大起來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南县| 雷州市| 厦门市| 武义县| 武安市| 常州市| 富民县| 红安县| 玛纳斯县| 广昌县| 呼和浩特市| 饶平县| 德阳市| 包头市| 濮阳市| 克东县| 申扎县| 长泰县| 正镶白旗| 土默特左旗| 土默特右旗| 乌兰察布市| 洱源县| 苗栗县| 寿宁县| 府谷县| 六盘水市| 偏关县| 福海县| 买车| 封丘县| 瓦房店市| 万山特区| 内丘县| 公主岭市| 绥化市| 庆安县| 平武县| 上栗县| 奉贤区|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