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送孩子上北大(1)
- 秦春華
- 5085字
- 2019-11-25 18:20:47
家長姓名:侯永利 楊建彬
學生姓名:楊桐
錄取院系:元培學院
畢業中學:河北省石家莊二中
獲獎情況:2011年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金牌、全國高中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全國高中數學競賽二等獎;2010年全國高中化學聯賽省級賽區二等獎
用心對待孩子——做一個有準備的父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兒子楊桐在2011年年初,通過參加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獲得金牌、全國高中數學競賽獲二等獎,北大、清華、復旦、浙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學等名牌大學都向孩子伸出了橄欖枝——提前錄取,有的學校還給出高額獎學金,通過比較我們最終選擇了北京大學——孩子的夢想大學。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總結這十幾年的教育心得,我們認為作為家長,教育好孩子是責任,好的教育方法是不斷探索和學習出來的,每一位希望做父母的家長都要做好準備!下面是一點膚淺的總結,與對孩子“有心”的家長共享。
一、早期教育關系孩子智商的高低
(一)早期開發
首先是優生,做有準備的父母,包括心理上和生理上,做好計劃(比如選擇季節、戒煙戒酒等),懷孕后多吃如核桃、魚類、水果等益智類食物,并且注重對胎兒進行適當的感知刺激,如讓胎兒聽音樂、給他說話等。孩子出生后,只要他在自然蘇醒狀態,就要經常逗他,以愛的眼光與他對視,讓他的眼光追逐聲音、給他唱歌、跟他對話,一定要經常對他進行愛撫尤其是頭。孩子在出生后第四十天左右就能對大人逗他的“哦、哦”聲作出有意識的回饋,并與大人進行“對話”。在兩個多月的時候就有模仿大人的欲望和能力,也能明白大人是在夸他還是罵他。他哭鬧的時候我會放一些動聽的音樂,他會專注的傾聽。一旦發現孩子有用手抓東西的跡象,要盡早地開發他的這一能力,我經常給他一些紙張,他會慢慢撕成碎片,這樣鍛煉了大腦對動作協調性的指揮。再大一點就教他認識周圍事物。學說話期,我買了很多童謠磁帶經常放給他聽,2~3歲時開始做益智游戲,如擺搭積木,他能專注一兩個小時不動,買了一個當時叫“咪咪數學寶”的益智玩具,在游戲中學習。剛上幼兒園老師出數學題,題目一寫出來他就能說出答案,老師就表揚他,他感到很自豪,這使他以后對數學非常感興趣。在學拼音和識字時,就為他買了一些圖文并茂的兒童讀物、益智類書籍,這些都是早期的益智教育。
(二)順其自然
我們從不強迫孩子上什么興趣班,除非他自己愿意,上幼兒園時孩子學電子琴和畫畫,當我陪他去幼兒園,看到展覽室里有他的作品時,我和孩子一起高興,分享快樂。我帶他去聽英語興趣班,他說不想學,我并沒有強迫他學。有一次帶他去玩的時候碰到一個外國人,我用簡單的英語和這個外國人對話聊天,后來我告訴他英語是和外國人說話用的,他變得有了興趣,主動要求學英語,由于有了一點基礎,小學和中學他都是英語班長,并在中考時考出滿分的成績。要在乎孩子自認為重要的東西,尊重他的秘密和自尊心;愛護并誘導他對周圍事物的好奇。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二、入學期教育關系孩子的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習興趣
大人要善于發現知識中和學習中存在的樂趣,并在他入學前,在“不經意中”讓孩子了解這一點,讓他對所學知識產生向往。比如開物理課之前我會告訴他家里用的電、自行車的轉動都是物理知識,比如開化學課之前我會告訴他家里用的醋、洗發水、洗衣粉等需要化學知識,使他了解學習該課程是和生活有聯系的,是有用的,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從他懂事時起,我們利用假期就經常帶他到各地旅游,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并引導他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寫日記和寫作文時有素材可寫,他寫的作文經常受到老師的好評,有時當范文來讀。而且我認為要根據年齡用心選擇旅游的地方,比如在小學畢業的暑假,我帶他去北京旅游,北京的旅游景點很多,但我沒有帶他去故宮、八達嶺、頤和園等名勝古跡,而是帶他去了科技館、自然博物館、國家地質館、軍事博物館,通過看到摸到的實物,給他聯系在初中要開設的物理、化學、地理、生物、歷史等課程的關系。還帶他去了北大和清華,當看到學校雄偉的圖書館、美麗的未名湖、開闊的操場時,他就有了一個要上北大的夢想,并在以后成為了他的努力目標和持續的學習動力。
(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明確告訴孩子,學習任務是比較繁重的,但得先把作業做完了,才可以盡情玩耍。否則,作業老做不完,玩也玩不痛快。家長要保證讓孩子嘗到做完作業就能玩耍的甜頭,我們從不給孩子追加其他作業。別的孩子邀他出去玩時,他能克制住自己學習完再玩。
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自己制定時間表的習慣,每天什么時候讀書,什么時候休息,科學分配,這樣的勞逸結合不僅能緩解學習的壓力,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習效率。
在學習上,我們主要是培養他養成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讓他自己制訂學習計劃,獨立完成練習、作業。我從不檢查他的作業,所做的也只是關注他的學習進度。在他上小學和初中時,我的輔導方式是引導性的,給他提供一種思路,而不是答案。
在高中階段,石家莊二中為他們接受能力快的同學因材施教,高中課程進度加快,利用自習和寒暑假期為他們輔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大學課程,經過篩選和層層選拔最終確定競賽的主攻科目。在通過了學校、市級、省級等選拔,楊桐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競賽,這一階段高中老師認為已經輔導不了他們,完全要靠學生自學。孩子憑著自信、自覺,自學完了大學階段的所有化學和數學課程,尤其是最后沖刺階段,孩子視時間如生命,分秒必爭,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啃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大學書籍和自我測試了一張張競賽題答卷,還要擠出時間去實驗室動手做各種化學實驗,他的帶教老師賈永山都感嘆佩服他的毅力和自學能力。這一階段我們家長為節省他的時間也只是幫他下載和收集了一些學習資料和學習方法。
(三)保護自信心、培養進取心、責任心和競爭意識
在學習上,我們從不對孩子說“你真笨”。即使他偶爾沒考好,我們也會鼓勵他,并幫他分析原因。我們給孩子的“政策”是:只要不放棄希望和努力,任何失敗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們也從不“陪孩子攻書”,大人陪慣了,他自己就沒了主動精神,沒了責任感,也沒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家長不要管得太多、太細,切忌嘮叨、數落,也不要關心他的具體學習分數,但觀察他的學習狀態很重要。
要想把孩子培養好,家長首先自身要做好。家長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身教重于言傳,家長要有自己的事業工作,我們從不在家玩麻將、打撲克、看電視等,大家都在學習。整個家庭氣氛是積極向上的氛圍,孩子就會有進取心。
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于迎接挑戰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數學題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楊桐非常喜歡鉆研難題,每當解出一道難題,他會非常快樂,而且愿意分享給其他同學。
(四)學習勢頭是關鍵
一旦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競爭意識,家長就不要太在乎分數和排名了,那已經是他自己會操心的事了。如果在一兩分上去較真,會讓孩子反感,挫傷他的學習積極性。你需要做的,就是給他“捧起”,好學生多半是“捧”出來的。
另外,家長必須知道自己子女的性格和特點,多觀察和了解孩子,這樣才能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有特長,家長應揚長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優勢,進行有意識的培養。我認為家長要熟悉或擅長孩子特長的相關內容,引領并鼓勵孩子一道堅持學習下去。
(五)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楊桐從小學到高中,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不偏科,老師都對他寄予厚望希望考第一,當感到孩子有壓力時,在鼓勵他壓力變動力的同時,作為家長就給他降低標準。只有讓孩子在一個寬松良好的環境中學習,他才能真正快樂地學習。我們從沒有要求他成績要多么得好,只要他盡力了就行,不要求名次。如果成績不理想,我們也只是給他好好分析,找出問題的所在,再一起出點子解決,并不多加責備,不讓他有失落感。
三、青春逆反期教育
第一個時期要讓孩子有個高智商,第二個時期要讓孩子有個好習慣,到了第三個時期,我認為青春逆反期的教育也非常關鍵,為此在這一階段我特意學習了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知識,這一時期要策略,我采取的方法是正話反說,比如給他說“別學了”“出去玩會兒吧”,而且要盡量減少與他的對抗(送去住讀是個好辦法)。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它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楊桐在小學時參加了國際象棋興趣班,經常參加各種比賽,他由于年齡小,總希望盤盤贏,一盤輸掉就掉眼淚從而影響下一場比賽,我就及時幫他進行心理調適:“誰都想當常勝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要面對輸贏繼續戰斗直至取得最后勝利。”這種從小的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使他在以后的學習和參加各種比賽中都能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老師都夸他心理素質好。
五、加強溝通
(一)多與老師溝通
從幼兒園開始,小學、初中和高中我們都堅持與老師聯系溝通,每次開家長會都仔細作好記錄。尤其重視與班主任的聯系,從小學到高中共有五個班主任,我都能做到剛換老師時及時與老師聯系見面,溝通時多介紹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使老師能有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最后與每位老師成為朋友并保持聯系。楊桐考上北大后,二中邵喜珍校長親自和他聊了兩個小時,囑咐他再接再厲要立大志,對他的諄諄教誨深深地埋在他的心里。
(二)多與孩子溝通
注意構建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多與孩子溝通,經常以平等的口吻與孩子談心,以民主的態度和孩子商量問題。
這幾句話我很喜歡: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心情傾聽孩子,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用愛的渴望調動孩子,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用愛的管教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六、制定目標,關鍵時刻作出正確的選擇
各階段都要提早制定目標,大的說叫人生規劃。孩子歲數小時幫他選擇目標,到了高中階段鼓勵他自己作出選擇,選擇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做大量的調查分析基礎上作出,作出選擇后就要朝著既定的計劃和目標努力。比如選擇什么高中就讀?選擇高考還是競賽?選擇什么大學?選擇什么專業?在這幾個關鍵點上作出正確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初二我就開始了解考察我們省比較好的高中,這幾個學校各有教學特色,哪個更適合孩子?通過一年的留心比較,在孩子初三時,我帶他到這幾個學校實地參觀考察,最后由他選定了高中(石家莊二中),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適合他的學校。
七、學會感恩、回饋社會
孩子被北大錄取后,教導和鼓勵他給曾教過他的老師打電話報喜、感恩,與老師分享成果和快樂。給母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給高二的學弟學妹傳授學習經驗,到初中母校邢臺五中向學生們傳授學習方法,到福利院幫助孤兒學習,等等,培養他懂得感恩和回報社會。
八、繼續新的目標
獲得北大保送資格后,我們并沒有張揚。也沒有過度的興奮,而是保持冷靜,告訴他這只是人生的一個新的階段,人生的路還很長,還需繼續努力。為了不盲目選擇專業,找了一個心理學軟件測試興趣性格等因素打分測評適合的專業方向。我在孩子高二就閱讀了一些介紹專業的書籍和網站,并到各知名大學實地考察和了解專業情況。為了不讓他虛度大學開學前的近半年的時光,我給他報了一個新東方英語培訓班和英語口語培訓班。我申請了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加拿大訪學,同時也使楊桐開闊國際視野,于暑假帶他到國外大學訪學,繼續新的目標……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個異常復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各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不同階段家長要學習不同的書籍,從書上學習教育方法,與孩子共同成長進步。下面推薦幾本教育方面的書籍。
幼兒期:各類育兒書籍。
小初階段:教育學、心理學、《哈佛女孩》、《卡耐基成功學》。
高中階段:《清華北大狀元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萬卷出版公司;《現在,發現你的優勢》,中國青年出版社;《杰出青少年應具備的30種生存本領》,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