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電視藝術學
  • 歐陽宏生
  • 4935字
  • 2019-12-20 16:48:13

第二節 電視藝術與音樂

音樂能表現人們心中所想,同時又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類各種各樣的感情,且有極強的感染力,是治療疾病以及美化生活的一味良藥。許多姊妹藝術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都有它們自己的藝術魅力與長處,但都不得不借助于音樂來使它們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現力。在電視藝術中,音樂是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的藝術表現手段,在電視藝術中的作用日益增強。音樂不僅可以營造氣氛、描繪形象、表達精神,還具有畫面和文字無法表述的情思,成為畫面和文字的補充。成功的電視藝術作品,離不開好的電視音樂;好的音樂,更能增添電視藝術作品的無窮魅力。合理、適當地運用音樂,能為電視作品的畫面增色添彩,使其內容更加耐人尋味。

一、音樂在電視藝術中的作用

音樂能夠特別深刻有力地影響人們的情感體驗,是強化影視作品感情的重要手段。當今社會中,音樂已經成為電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電視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如今,電視藝術片的音樂內容日益豐富,表現形式也日趨多樣化。

電視藝術中的音樂,借助電子科技的傳播手段,更具有著非凡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1.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電視音樂借助電子高科技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變得更通俗易懂,悅耳動聽。電視歌曲或配樂往往旋律優美,歌詞直逼人的內心深處,富于人情味,具有親切感,易于被人們所接受。好聽的電視音樂,不論男女老幼,也不論學歷高低,都愛學、愛唱,由此廣泛流傳。例如趙薇演唱的電視劇《京華煙云》主題曲《發現》,孫儷演唱的《幸福像花兒一樣》的主題曲《愛如空氣》都因為旋律優美動聽,婉轉動人,歌詞富于文學美感而被觀眾所熟知,并競相傳唱。

2.傳播迅速,范圍廣泛。電視音樂是音樂類型中傳播最迅速,最廣泛的形式之一,借助電視這種最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手段,電視音樂得天獨厚地擁有最大量的觀眾。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每年都會“捧紅”個別歌星,而由他們演唱的歌曲也往往不脛而走,一時間被競相傳唱。比如199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王菲、那英合唱的《相約九八》至今令人難忘。

3.簡明概括,感染力強。音樂通過它的各種表現手段不僅能夠真切而優美地傳達人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電視音樂的力度變化和速度變化不同于純音樂的演奏,它可以根據需要在調音臺上獲得在演奏中不可能達到的最強和最弱的音量,獲得全新的力度,速度也是如此。電視音樂必須簡明,因為它是和畫面、語言交叉使用、綜合表達的,因此不允許它像交響曲一樣多樂章、多聲部地呈示。

4.交融共生,意義豐富。當音樂作品被用于電視節目當中,與畫面、語言和音響相互融合在一起,作為電視節目的一種表現手段時,這部音樂作品本身無論多么完整,從純音樂的角度來講具有多么鮮明的內容,都將被部分地改變其原來的作用和地位,而從屬于某個具體的電視節目,成為這個節目的構成要素之一。電視音樂不像舞臺演出的音樂節目那樣追求自身的旋律美、節奏美與音響上的美感,它必須依據特定電視節目主題思想的要求,與電視畫面、有聲語言、音響結合,互滲互補融為一體。因此電視音樂具有不完整性,可剪輯性。

此外,音樂在電視中的作用是多元的,剖析電視藝術中的音樂,可以管窺音樂之于電視的重要性:

首先,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它傳達給人們的信息不像文學語言那樣確定,沒有畫面那樣具體,也不如音響那樣直接,同樣一段音樂可以有多種解釋。正是音樂所特有的這種模糊性及多義性,使它的作用在電視節目中獲得了最大限度的發揮。正所謂音樂的最大特性是感染情緒,所以對于電視節目而言,音樂所起的首要作用即是烘托與渲染氣氛。在收看電視藝術節目時,倘若缺乏音樂的陪襯,觀眾就會覺得畫面干癟乏味,沒有讓人回味悠長的藝術美感,假使配以音樂,對畫面進行各個層面的烘托和渲染,立刻就會覺得畫面與音樂相得益彰,有立體感和厚重感。比如央視12集大型紀錄片《故宮》,著名音樂人蘇聰為影片炮制了富于歷史滄桑感的聽覺效果,其配樂低沉婉轉,蕩氣回腸,隨著鏡頭的切換和解說人富于磁性的聲音敘述,故宮厚重輝煌的風景翩翩掠過。配樂時而高亢,時而感傷,時而急促,時而舒緩,異常有力地契合了影片的內涵。

其次,音樂也可以是節目播放過程中的必要銜接和有力道具。比如談話節目、專題節目、新聞節目等等,當電視畫面不能有效地傳達意義時,音樂可以起到語言所達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在談話節目中,音樂可以輔助主持人控制節目的進展流程和運動節奏。在畫面缺乏動感形象且沒有明確間隔的節目中,音樂的介入,不僅能對觀眾的情緒、情感與思維活動起到一種恰當的制約和調控作用,并且能自然地完成畫面的過渡和銜接。比如央視的《實話實說》(目前該節目已退出央視)節目現場安排有電聲樂隊,配合節目的進展彈奏自然、明快、原生態的現場音樂,有時是為了配合節目的氛圍,有時是在節目現場比較尷尬、嘉賓情緒激動或者主持人出現短暫的停頓的間隙,用音樂表達他們的意見或情緒,或者就是為了使節目能順利地進行下去而起銜接作用。深圳衛視家庭親子節目《飯沒了秀》推陳出新,其“魔力寶寶”板塊是完全以兒童為主角的脫口秀節目,以深圳和全國其他城市挑選出來的四位寶寶的另類思維方式為線索展開演播廳談話,充滿童真、童趣。在演播室談話環節,音樂有效地起到了烘托氣氛,或者銜接節目進展的作用,甚至在寶寶們表演才藝的環節還成為必不可少的節目道具。

最后,音樂可以以主題音樂或主題歌的形式貫穿全片,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另外,音樂還有刻畫人物形象、拓展畫面時空的聯想視野等作用。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它能在旋律的流淌中把人的思緒延長,還能為畫面開拓出一個廣闊的、形象的畫外空間,既深化主題,又延展畫面的多重內涵。在談話節目、專題節目中,音樂尤其能激發觀眾思維的活躍度和思緒的浮想聯翩,能把畫面語言難以闡明的內在的、復雜的、多層次的內容一一交代出來,令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并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電視配樂的選擇安排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從音畫統一的原則出發,音樂首先應該和作品內容的時代特征、民族特色、地方風格、人物個性、生活風貌以及藝術風格相吻合,同時要與畫面的情緒、氣氛、長度相契合,要考慮音樂是解說詞的鋪墊還是解說詞的補充(如果是鋪墊要讓音樂先營造氛圍,待到氣氛濃厚才出解說詞;如果是作為解說詞的補充,就要在適當時間將音樂音量緩緩漸強,但不能喧賓奪主)。而對電視配樂成功與否的評價主要是看它與畫面的關系處理得如何,包括整個音樂是否與節目主題、內涵、時代風格、民族特色和地方韻味一致。

二、電視藝術中音樂的多種表現方式

電視藝術中的音樂不僅可以營造氣氛、描繪形象、表達精神,還可以成為畫面和語言的延展,為電視藝術的畫面增色添彩,使電視藝術生命力更加持久。電視音樂繁復的種類和多樣的特性,使其在電視屏幕上愈發鮮明地體現出自己獨特的表現力。

1.標志性音樂。標志音樂包括各個電視臺的臺標音樂和各個頻道、欄目的片頭音樂和片尾音樂。這種音樂是作為一個特定符號出現的,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和各臺、各頻道、各欄目包裝動畫和字幕圖像一起概括地表現其總體特點。它是能鮮明地體現電視臺、頻道、欄目特性和風格的音樂,讓觀眾耳熟能詳,一聽到,頭腦中即能浮現出相應的電視畫面,比如央視一套的《新聞聯播》的片頭音樂和片尾音樂。它具有相對穩定性,一般都較短,少則幾秒,多則幾十秒。音樂和畫面都已經深入人心,輕易不去改變。

2.配樂。配樂包括字幕配樂、畫面配樂、解說配樂、表演配樂等等。新聞節目、風光片、天氣預報中的配樂往往節奏舒緩,婉轉動聽,沒有明顯的情緒、風格特征或傾向,個性并不突出,也沒有很強的動力性和聲或富于戲劇性的邏輯發展。它旋律流暢,起伏不大;速度中庸,不緊不慢;音色柔和,對比不強。比如央視《新聞聯播》之后的《天氣預報》配樂是由浦琪璋改編的電子琴版的古箏名曲《漁舟唱晚》,美妙、舒緩,帶給人無限的遐思,百聽不厭。而在綜藝節目、訪談節目和廣告、紀錄片中,音樂往往經過精心選擇,和節目內容相匹配。首先是主題音樂,即能夠概括和深化節目內容的主體音樂。在談話節目中,主題曲一方面要符合談話的嘉賓身份、氛圍和基調,另一方面要盡量照顧觀眾的接受心理,最大限度選擇觀眾熟知并喜愛的樂曲,最好能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朗朗上口。廣告中的主題音樂要參與敘事,傳遞重要訊息,可謂是廣告的靈魂。這些節奏明快,旋律動聽的音樂往往能最大程度地強化觀眾對廣告作品的認知程度,比如“芝華士”的廣告曲“When you know/Mermaid”歡快明朗,優雅動聽,配以幾位成功男士在阿拉斯加釣魚喝酒的畫面,有力地傳達了CHIVAS產品的特性,讓人印象深刻。其次是背景音樂,對烘托氣氛和調動情緒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像主題曲那樣能概括全局,表達內涵,它只是節目過程中的點綴裝飾,絕不能喧賓奪主,結構上也力求簡約凝練,聲部織體不能過多過密,追求內在邏輯上的高度統一,但它并非可有可無,安排適宜的背景音樂能直接作用于觀眾的心靈,可以引導甚至轉換人們的情緒,使節目錦上添花。

3.電視劇音樂。電視劇可謂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類型之一,它的音樂也因此影響極為廣泛,尤其是片頭、片尾歌曲和片中插曲。這些歌曲往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歌詞往往貼近生活、老少咸宜,并且帶有一定的象征性或隱喻性,音樂語言個性鮮明,旋律動人并且易于傳唱。電視劇音樂的選定要符合點題、渲染、概括等表現內容的需要,也就是說要依附于電視劇的整體內容,為劇情發展和人物性格服務,切忌胡亂編排,曲不對題。經典的電視劇主題曲往往生命力長久,廣為傳唱,比如根據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流水》、《好漢歌》、《敢問路在何方》、《枉凝眉》,其旋律或激昂悲壯、豪邁爽朗,或魔幻神秘、縹緲虛空,歌詞凝練,與電視劇內容水乳交融。而《雍正王朝》主題曲《得民心者得天下》、《康熙王朝》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旋律起伏跌宕,又自然流暢,歌詞直抒胸臆,淋漓酣暢,對電視劇藝術風格的強化以及主題的概括和揭示,都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當然,與專題節目的背景音樂不同,電視劇音樂是完整的、具有獨立品格的藝術作品,它可以單獨傳唱,甚至因為家喻戶曉而給制片商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電視劇音樂之所以能成為最流行的音樂之一,是因為電視劇本身成了其音樂的最有力的廣告平臺。比如由王菲演唱的張紀中版《天龍八部》主題曲《寬恕》,張靚穎演唱的張紀中版《神雕俠侶》主題曲《天下無雙》,都因為電視的劇熱播而迅速傳唱開來。

4.MTV。音樂電視(Music Television, MTV)雖是舶來品,卻被中國音樂人迅速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和文化品位的音樂電視。它是影視作品中藝術要求最高,也最具有難度與挑戰性的電視藝術種類之一。“音樂電視是以音樂作品作為承載的主體形象,依據音樂體裁不同的特性和音樂意向進行視覺創意設計,確立作品空間形象的形態、類型特征和情境氛圍,使畫面與音樂在時空運動中融為一體,形成鮮明和諧的視聽結構。”梁永革:《音樂電視的音畫關系創意》,《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電視已經日臻成熟。作為視聽結合的綜合藝術,其畫面形象是歌曲美感和歌詞內涵的延伸和升華,在更高層次上表達了一種情緒,一種意境,豐富了音樂的視野和觸角,拓展了音樂的表現力。優秀的音樂電視作品往往融合了音樂、繪畫、詩歌,三者相通、相滲、相容,比如音樂的空靈之美與中國古典詩歌的含蓄飄逸內在統一,音樂電視的時空流程也如詩歌般往來跳躍。拍攝音樂電視的攝影師,也往往要拍出畫面的美感,注意光線、色彩和構圖,多用特寫、近景和縱深鏡頭,采用三維動畫、電腦繪畫和技術合成,以產生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其職能不亞于一位專業的畫家。一些長期從事音樂電視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去拍電影,其剪輯風格也會有濃郁的MTV痕跡,比如張一白拍攝的《開往春天的地鐵》即是范例。

5.音樂頻道。2004年3月29日,央視音樂頻道開播,這個以“傳播人類音樂文化精品,在欣賞基礎上普及音樂知識、引導和提高國民音樂素質和欣賞水平”為宗旨的電視頻道,每天播出18小時,連續放送的高雅殿堂之音受到了音樂界專業人士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好評。欄目包括《百年歌聲》、《風華國樂》、《CCTV音樂廳》、《經典》、《民歌中國》、《星光舞臺》、《影視留聲機》、《音樂故事》、《音樂告訴你》、《音樂人生》等。除此之外,新浪、搜狐、網易等網站均有網絡音樂頻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丰城市| 韶关市| 白山市| 通山县| 洛南县| 辽阳市| 青田县| 华宁县| 崇文区| 吴江市| 义马市| 若羌县| 交口县| 万全县| 芜湖县| 金寨县| 宣汉县| 绥宁县| 诸城市| 德惠市| 天峻县| 巴青县| 雷山县| 文昌市| 兴山县| 长子县| 咸阳市| 南木林县| 毕节市| 双牌县| 沙雅县| 右玉县| 富裕县| 凤阳县| 泌阳县| 车险| 华坪县| 沁水县| 甘南县|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