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5回 戈培爾假話失靈 布勞恩真情有報

當全世界人士都為羅斯福總統的逝世表示哀痛之際,卻有一個人在聽到這一消息后竟欣喜若狂,如獲至寶。這個人就是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

原來,在1945年4月上旬,蘇聯紅軍已經攻至柏林近郊,柏林已成了一個被包圍的城市。希特勒不敢到地面上來見太陽,整日蟄居于柏林總理府深達50英尺的地下辦公室內。這位顯赫一時的第三帝國元首已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威風,面容憔悴,精神頹喪,當他看到他所培植的親信一個個背叛離去時,更使他痛心萬分,不能自已。戈培爾是他唯一剩下來的安慰。

希特勒一貫重視宣傳,在《我的奮斗》一書中他曾花了很多篇幅來申述宣傳之要義,他說:

宣傳的作用……不是在于衡量和考慮不同的人所持有的不同的道理,而只應去強調它所要去衛護的道理。宣傳的任務不是對真理作客觀的研究,那樣做無非有利于敵人;也不是按照學院派的所謂公平原則把事實陳示于群眾之前;宣傳的任務應該是永無休止地為我們自己的“道理”服務。譬如戰禍之起,非德國所能單獨負責的;如果我們討論戰爭的罪惡,那便是絕對的錯誤。宣傳應該是將一切的罪名都放在敵人的肩頭,即使與事實有所不符,亦不應顧及……宣傳的目的不是為那些酒色過度的少年紳士們提供有趣味的消遣,而是在能夠令人深信——我所說的人,乃是指廣大的群眾。

希特勒的宣傳“理論”中特別強調“集中”與“重復”這兩個觀念。他說:

廣大群眾的感受性極為有限,他們的才智極微,但又極為健忘。由于這種種情況,所以,有效的宣傳都必須集中在特別重要的某二三點上,而且要將這二三點反反復復表現在標語口號之中,務必要使廣大群眾中的最后一人也能了解你在標語口號中要他所了解的道理。如果你不用簡單明了的標語口號而要求面面俱到,宣傳效果就無法達成,因為群眾既不能消化亦不能記憶你所提供的材料。如果用這種方法去宣傳,效果必趨減弱,最后是一事無成。

希特勒對于宣傳的信賴,可以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明。他曾說過,“藉了銳利機敏,堅忍不輟的宣傳,足可以使人們相信天堂是地獄,而地獄是天堂”。為了使宣傳發揮充分的效力,所以設計時必須要適應才智最低的人,“經常而主要的目標,應該是人們的感情,盡可能不必訴諸人們警覺的理智”。宣傳“與科學的精確性無關,正如同街頭的招貼與真正的藝術毫無關系……你所要接觸到的群眾人數越多,則你所需要的知識水準便愈要低淺”。

在以上的原則之外,希特勒認為,宣傳者應該善于運用某些有用的心理學上的小花樣。譬如說,你要說服一個與你意見相反的群眾,在早晨就不適當,暮色蒼茫之時要好得多,天黑之后大家都很疲倦,他們的抵抗力也必隨之減弱,這當兒便最容易“完全受情感所操縱”。另一個有力的工具是用大規模的激發。在納粹政權統治之下,這種戰法常常使用,使得本來無組織的群眾參加游行示威,間接接受了宣傳,如希特勒所說的“……這些陣容浩大的群眾示威,成千成萬的人在一起游行,遂使得渺小卑鄙的人也都傲然自得,燃燒著無窮信心。盡管他自己不過是一文也不值的蟲蟻,但卻自認為是巨龍的一部分;在巨龍噴吐的火焰之下,可憎的布爾喬亞世界終有一天在熊熊烈火之中一炬而盡,無產階級專政必可慶祝其最后的勝利”。希特勒對于所謂廣大群眾的蔑視,一再形諸筆墨,他所用的詞句如“頭腦空空的羊群”,如“愚蠢的化身”等皆是。他又表示,人類在集體活動之時,都是懶惰、怯懦、娘娘腔調、感情用事,而且不能從事理智考慮。

在希特勒的宣傳理論中,其最后的一招便是漫天謊言,謊言扯得越大越好。他說:“謊言扯得大,正是可以取信于人的一個因素;這說法是完全正確的。……因為群眾們的頭腦簡單到極點,所以越是大言炎炎,越是比扯一些小謊更有宣傳效果。群眾也常常扯一些小謊,不過限于羞惡之心使他們不愿意扯太大的謊言。因此,即使有人起而指摘的話,群眾也絕不會相信竟有人敢如此無法無天,顛倒是非的。”簡言之,謊言越大越容易被群眾相信,而且越不容易被人拆穿。

希特勒理論中還有一條,可以稱之為“單一魔鬼論”,就是說,不要在同一時候舉出太多的敵人來讓群眾去恨,以免他們會弄錯了目標。一次應該集中于一個目標,群眾的仇恨應該集中于這個仇敵身上。對希特勒來說,猶太人是一切罪惡的代罪之羊。雖然他也反對民主政治,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凡爾賽和約,反對法國以及其他目標,可是,在他心目中,猶太人卻總是“一切罪惡的真正原因”,他們“要徹底毀滅德國以及雅利安民族的文化”。

關于宣傳的進行,希特勒看得很簡單,他主張由國家全面控制教育就行了。希特勒對于全民教育的觀念,正是他反對民主政治整個理論體系中的一環。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對民主政治加以嘲諷,他說民主政治乃是最無效率的制度。讀書太多是錯誤的。體育與衛生健康應該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發展品格,尤其是像軍人們所擁有的美德,如服從、忠誠、意志力、自制、自我犧牲以及對于職責的榮譽感等。學識的重要性則列為第三等。對女學生們而言,最要緊的是訓練她們做賢妻良母。對于“全民教育”的觀念希特勒深感厭惡。他認為那是自由主義分子發明的毒藥,足以使他們自行分裂而趨毀滅。他認為,每一個階級乃至一個階級之下的每一個分支都只能有一種教育。對于廣大群眾來說,他們應該安心“享受”做文盲的福氣。至于那能有資格受教育的集團,他們所受的教育也僅限于“一般觀念”,這些觀念要靠周而復始的重復,銘刻在他們的心坎上永志不忘。其主要的原則永遠是“兒童屬于國家”,教育唯一的目的“是為國家訓練工具”。

而戈培爾正是忠實執行希特勒的“宣傳哲學”的最理想人選。

約瑟夫·戈培爾,1897年10月29日生于德國萊茵河畔的一個小城雷德特。他父親是一名由工人升上來的小職員,生有三子一女。這是一個篤信天主教的家庭。小戈培爾在4歲那年的一天,忽然坐在門口臺階上大叫腿痛,經過醫生診斷,確定為小兒麻痹癥,從此,戈培爾就成了瘸子。這對戈培爾個人和全家來講,都是一個莫大的悲劇。

戈培爾既是瘸子,又長得特別瘦小,所以自幼有自卑之感,但這種逆境促成他奮發讀書的決心。他父母也對他有內疚,所以盡管經濟十分困難,也要咬緊牙關送戈培爾進大學。這樣,戈培爾在17歲的時候進了波恩大學,是他家中唯一的大學生。

只念了一個學期,戈培爾的經濟就陷入了絕境,他不得不向天主教救濟會申請補助。他的第一封信是這樣寫的:

我冒昧地向天主教救濟協會申請助學金,以便能繼續念1917-1918的冬季學期。我是雷德特高中畢業的(附上成績單),畢業后入波恩大學念哲學和歷史。在過去一學期中,我省吃儉用,并在校外擔任家庭小學教員,所以得以勉強度過。但我現在實在不名分文,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在校進修。

我父親是一名小職員。他收入低微,而物價高漲,即使有所節余,也只能用來維持我的兩個哥哥,一個在西線打仗,一個在法國當俘虜。

我雖然靠休假日掙錢,但不幸的是我掙不到幾個錢。我也曾努力爭取做短工,但我的努力全告失敗。由于我是瘸子,軍隊不收我當兵。而我的出路只有繼續求學。這事能否成功完全要決定于貴會是否能給我補助。

我誠懇地向你們呼吁,并希望及早獲得回音。

一周后,沒有回信。他又寫了第二封信。結果還是沒有回信。于是一周后又發第三封信。這封信是這樣寫的:

我的父親是雷德特倫納茲公司的小職員,他的年工資是3800-4000馬克,我們沒有儲蓄。媽媽是家庭婦女。父親有三子,我最幼。大哥24歲,在西線當炮手。二哥22歲,在法國當俘虜。妹妹年僅8歲。

由于生活費用上漲,父母需要資助我的兩個哥哥,所以已不能給我任何補助。為此,我不得不向貴會申請補助。

天主教救濟協會終于批準了戈培爾的申請,由此戈培爾得以先后念了五六個大學。24歲的時候,也就是1921年,在海德堡大學得了哲學博士學位。

戈培爾進入成年之時,正是德國在第一次大戰中遭受戰敗之日,他想的也是如何復興德國。他說:“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不了解人民。他們害怕社會主義,但我深信只有社會主義和國家主義才能救德國。我們必須爭取德國工人支持國家社會主義,決不能讓他們支持馬克思主義。”他特別反對羅加諾條約,他說:“羅加諾條約是出于資本家的需要,今天只有資本家說了算。我相信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正在前進中。我們不能做無所作為的社會主義者。我們必須強大,只有強大才能實行社會主義,才能去為社會主義進行戰斗。”

戈培爾的思想在這一點上是與希特勒不謀而合的,所以他馬上加入了希特勒的納粹黨,并成了納粹黨元老中唯一的一名雞蛋頭和理論家。戈培爾與希特勒還有一個相同之點:他們兩人本來都打算做文人,投身文藝界的。戈培爾在大學時還出版過一本中篇小說,但時局的發展終于使他們棄文就武,做了窮兇極惡的納粹頭子。

希特勒對戈培爾可以算是“伯樂”。戈培爾一入黨,希特勒馬上委任他為柏林市納粹黨首腦,越過了許多其他“老黨員”。戈培爾也沒有辜負希特勒的期望。世界上的人往往只知道希特勒,而忽視了這樣一件事:沒有戈培爾,希特勒是沒有辦法成為希特勒的。戈培爾從一名潦倒的知識分子一躍而居要職,他要報答希特勒知遇之恩,乃埋頭苦干,千方百計迎合希特勒的意圖。

譬如說,希特勒的整個事業中有一張王牌叫做反猶,戈培爾就是反猶的忠實信徒,他在日記中毫不覺得內疚地這樣記載著:

1942年2月14日,元首又一次堅決表示決心:毫不留情地肅清歐洲的猶太人。對這件事絕不能有任何婆婆媽媽的感情。今天降在猶太人身上的災難是罪有應得的。在摧毀我們的敵人的同時也必須把猶太人摧毀掉。我們必須以鐵面無情的手段加速這個過程。這樣,我們就將為人類做出無可估量的貢獻,因為人類受猶太人之禍已歷好幾千年了。必須打破重重障礙使我們全體人民接受這樣毫不妥協的反猶精神。

1942年3月7日,必須在全歐洲范圍內解決猶太人問題。留在歐洲的猶太人仍有1100萬。首先,必須把他們集中到東方去。可以在戰后找一個海島,譬如說,像馬達加斯加,把猶太人集中到那兒去。如果不把猶太人逐出歐洲,歐洲大陸就不可能有和平。

1942年3月20日,最后我們討論了猶太人問題。元首在這個問題上仍然是永不妥協的。必須把猶太人逐出歐洲,如果必要的話,不惜采用最最殘酷的手段。

1942年3月27日,猶太人正在被遣往東部。手段是相當野蠻的,我不能在這里作詳細的描寫。今后猶太人將所剩不多了。他們中的60%將予以處決,僅40%可以留下充當勞動力。我們在這件事上做得甚為小心,所以沒有引起外界的大注意。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是不應該有任何惻隱之心的。如果我們不摧毀猶太人,猶太人將把我們摧毀。這是雅利安族與骯臟的猶太人間的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沒有一個其他國家或其他政府能夠像我們這樣為這個問題提供一次世界性的解決。

在戰爭問題上,希特勒一貫主張把每一個戰役打到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許后撤,要么是勝利,要么是全軍覆沒。在這方面,希特勒遭到許多作戰將領的反對。因為按照作戰規律,戰爭中總是有退有進,有負有勝的。希特勒的瞎指揮給德軍的作戰帶來了很大的悲劇。只有戈培爾毫不動搖地支持元首。

1943年,德軍在斯大林格勒失敗后,戈培爾還在日記中寫道:

元首毫不動搖地表示相信第三帝國將作歐洲的霸主。我們面前還有許多仗要打,這些戰役無疑將導致輝煌的勝利。所以,統治全球的道路實際上是敞開著的。統治歐洲是統治全球的前奏。

在這方面,我們絕不能去討論什么是非問題,也絕不能把是非作為任何討論之基礎。如果我們在戰爭中被打敗,那就證明德國人錯了;如果我們勝利,那就證明我們有理。總而言之,勝利就是真理,勝利就是道義。

現在再回頭說那戈培爾在聽到羅斯福的死訊后的狂喜。早在羅斯福逝世之前,他就一直在研究希特勒所喜愛的那本書——《腓特烈大帝傳》。腓特烈大帝是普魯士的開國君王,也是元首所崇拜的民族英雄。但這位英雄也曾遭遇過時艱,他在七年戰爭中吃了敗仗,失去信心,悲觀萬分。最后不得不召集手下的全體大臣和將領,向他們公開宣布說:“如果在2月15日前時運不轉,我將自己處決自己,以結束戰爭。”正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忽然在2月12日傳來了俄國女皇身亡的消息,腓特烈大帝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奇跡,終于活了下來完成大業。

戈培爾為了寬慰那位灰心喪氣的元首,時常拿著那本元首所喜愛的書,用讀臺詞的口吻,向希特勒念道:“英勇的國王!請您再等一等,您那受難的日子就要過去了。您那交好運的太陽很快就要撥開云霧升起來照耀您了!”不但如此,戈培爾還把他自己的幻想向全軍進行廣播,以激勵士氣。廣播說:“否極泰來,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元首已告訴我們,今年是時來運轉的一年。領袖的天才的可貴品質就在于它能預知和確知即將到來的轉變。命運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領袖,我們應當深信,元首所指出的奇跡即將來到。”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納粹理論的狂熱鼓吹者,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戈培爾把他的廣播詞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廣播,希望達到“謊話說一千遍就成真理”的目的。這一條引語人們本是用來嘲笑戈培爾的,但戈培爾本人卻不以此為恥,他對妻子說道:“我并沒有發明這條真理,我是從中國人那里學來的。我奶奶在我小時對我講了如下的故事:中國圣人孔夫子有一位門生叫曾參,他是一位品行端正的模范學生。為人極孝,家中只有老母親一人。一天,老母親在家中織布,忽然對門的街坊慌慌張張地跑來說,‘不好了,曾參殺了人,衙役要來捉拿你了,快逃吧!’曾參的母親安定地回答說,‘我兒子殺雞都不忍心,怎么能殺人,絕對不可能。’她織布如故,若無其事。過了幾分鐘,右鄰的街坊又匆匆跑來報信了,‘不好了!曾參殺了人,快逃吧!’那老母親開始懷疑起來,手中的梭子也不那么聽話了。她心中七上八下,安不下心。又過了幾分鐘,左鄰街坊也匆匆跑來了,也說,‘不好了!曾參殺了人,官府來捉拿了,快逃吧!’那老母親沒等對方把話講完,就打開窗子,經后院逃命去了。”

盡管“謊話說一千遍就成真理”的教義已接二連三地宣告破產,但戈培爾還舍不得丟掉這個法寶,因為這是這位納粹宣傳部長的看家寶,沒有它也就沒有戈培爾。正在戈培爾千盼萬望之際,突然傳來羅斯福的死訊,這不是證明上帝賜給戈培爾以奇跡嗎?!他迫不及待地大聲吆喝道:“把最好的香檳酒拿出來!給我接元首的電話!”他在電話中畢恭畢敬地說:“我的元首,我向您祝賀!羅斯福死了!我們的星相圖早已預告4月下半月是我們的轉折點。今天是星期五,4月13日,轉折點到了。”

希特勒十分感謝戈培爾帶來的這個好消息,地下室中頓然傳出久未見過的歡樂氣氛。一位在場人物在日記內這樣記錄道:“這真是歷史的天使降臨了!我們似乎聽到了它在我們房內鼓翼的聲音。難道這不是我們翹首以待的時來運轉嗎?”但冷酷的現實很快就粉碎了納粹的幻想。蘇聯紅軍終于攻進了柏林市區,躲在總理府地下的人員已成了甕中之鱉。于是,在4月份的最后幾天之內,在這方圓不到一公里之地段,就連續演出了曠世罕見的幾幕德意志悲劇。

第一幕叫作死亡婚禮。希特勒沒有結婚,只有一位女朋友,或者叫情婦,這個女子叫愛娃·布勞恩。她對希特勒忠心耿耿,盡管希特勒公事繁忙,很少同她見面,但她甘心空守閨房。柏林包圍之時她不在柏林。如果要活命,她滿可以活下來另外找一個漂亮小伙子。但她決心與元首共存亡,于4月15日趕至總理府與希特勒共患難。4月19日,愛娃寫信給她的一個妹妹道:

親愛的小赫爾塔:

我們已經能聽到前線的炮聲,當然每天都有空襲,需要判斷的只是它來自東方還是西方,不幸的是,由于有水淹的危險,我不得不躲避每一次警報。我的全部生活都是在地下室度過的,正如你所能夠想象的,我們極度缺乏睡眠。可是我十分愉快,特別是此時此刻,能夠在他身邊。他沒有一天不命令我到伯格霍夫去避難,可迄今為止我總是說服了他。

幾個秘書和我都已開始練習手槍射擊,我們已經成為這樣的好槍手:沒有一個男人敢于接受我們的挑戰。

希特勒和愛娃

4月22日,希特勒又一次要求愛娃離開。他說,“趕快穿戴好,女士們,一小時之內將有一架飛機把你們帶到南方去,什么都完了,無可挽回地完了。”愛娃走到希特勒身邊,含著微笑把臉貼近他的臉說:“不過你清楚地知道我是留在你身邊不會走的,你為什么還要把我打發走?”希特勒一貫在眾人面前是嚴肅萬分的,這一次他居然當著眾人之面,吻了愛娃的嘴唇。兩位女秘書和一名廚娘也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也留在這兒,不會走的。”希特勒噙著眼淚說:“如果我的將軍們也像你們這樣勇敢就好了!”

4月23日,愛娃又寫了一封信給她的小妹妹格雷特爾:

我親愛的小妹妹:

我是多么傷感,你將收到我這樣一封信。不過這是無法避免的。每天、每個小時,死亡都可能降臨到我們身上。因此,我必須利用這最后的時機,把依然要辦的事情交代給你。

元首已喪失了一切希望,不相信這場戰斗會有愉快的結局。可是我們這兒所有的人,包括我本人在內,仍然認為活著就有希望。所以我請求你,高高地昂起你的頭,不要失望,依然還有希望。不過,我們自然是不準備讓敵人活捉的。忠實的莉斯爾拒絕離開我,我曾對她說過好幾次,她必須離開。

我打算臨死之前戴著嵌有綠寶石的那只手鐲,然后可以把它取下來,而你一定要戴著它,就像我總是戴著一樣。倒霉的是我的鉆石手表正在修理,我將在此信末尾寫上確切的地址,或許你有幸能設法取回它,那是元首送給我的最后一次生日禮物。那只鉆石手鐲和那副黃玉耳環也送給你。我希望我的愿望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此外,我必須要求你料理下列事情:銷毀我的一切私人信件,尤其是那些商業信件。還必須銷毀一封給元首的信,它放在別墅防空洞的保險箱里,請你不要看那封信。

如果可能,明天我還準備給母親寫信,今天已寫夠了。現在,我親愛的小妹妹,我祝你非常非常幸福。

為了報答愛娃的忠誠,希特勒終于在最后一秒鐘宣布與愛娃結婚,成為正式夫婦。婚禮當然是最簡單不過的,只找到一個低級官員來充當證婚人。當初戈培爾結婚的時候曾由希特勒當儐相,今天也只有戈培爾夫婦和幾名隨從參加了這場稀有的婚禮。這對夫婦什么話也沒有說,只是向證婚人宣誓表明自己是純粹的雅利安人。在結婚證書上簽名的時候,愛娃由于習慣,簽上了愛娃·B,她馬上意識到這個B字該取消了,所以立即打上叉叉,寫上了愛娃·希特勒。愛娃在這次婚禮上成了一個“神”,她是真正的處變不驚,視死如歸。

1980年,西方有一家雜志舉行民意測驗,要讀者推選20世紀三名最沒有人性的魔鬼式統治者,結果獲票最多的就是德國的希特勒。但希特勒卻得到了愛娃的青睞。

正是:

人世姻緣太出奇,門當戶對偏不依。

惡魔蒙賜七仙女,白骨嫁得托塔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翁源县| 通江县| 宁津县| 湖南省| 黄陵县| 肇州县| 淮北市| 瑞金市| 莲花县| 莱西市| 平昌县| 天等县| 珠海市| 海口市| 政和县| 宜阳县| 新昌县| 宿州市| 衡山县| 瑞金市| 永平县| 鹿邑县| 宝应县| 阳高县| 河池市| 龙州县| 鸡东县| 丰台区| 元阳县| 泗阳县| 米林县| 湘潭市| 耿马| 曲阜市| 大余县| 英超| 平度市| 兴宁市| 通榆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