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刑法論(第5版)
- 楊春洗
- 814字
- 2019-11-25 18:30:17
第五版前言
自2008年4月出版第四版以后,又過去了三年。這期間,我國的刑事立法情況有了新的變化和發展。200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刑法修正案(七)》,對刑法進行了一些修改。2011年2月第11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八)》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現行刑法進行了重大修改,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刑事法律體系,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并且力圖在打擊犯罪和保障基本人權方面保持平衡,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
《刑法修正案(八)》的修改,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取消了13個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完善了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從輕處理的法律規定,完善了非監禁刑的執行方式,進一步明確了盜竊罪、敲詐勒索罪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犯罪的基本構成條件。特別是針對我國社會不斷變化的新情況,增加了危險駕駛罪,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虛開發票罪,持有偽造的發票罪,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食品監管瀆職罪等。并且將“強迫職工勞動罪”修改為“強迫勞動罪”;將“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修改為“污染環境罪”。
針對以上情況,本書第五版也進行了必要修改和完善,以適應刑法的變化和發展。眾所周知,刑法是我國的基本法律之一,表達了在特定時期我們國家公認的基本價值。這些基本價值應得到充分保護和遵守,違反了刑法的規定就應受到懲罰。在保持刑法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條件下,根據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變化,適當的作出一些調整,這種變化中的連續性,體現了積極穩妥的立法意圖,必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
本書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出版,得益于北京大學出版社郭瑞潔女士的大力幫助和支持,沒有她的努力,本書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問世。值此機會,謹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意。相信本書的出版,對于法學院的學生和司法工作者正確理解刑法的規定和基本精神會有所幫助。
郭自力
2011年5月6日
北京大學藍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