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盡數

【說明】

本篇旨在論述養生之道。“盡數”就是終其壽數、終其天年的意思。文章指出,終其天年的關鍵在于“去害”,在于“知本”。“去害”即避害。作者認為五味、五情以及寒、熱、燥、濕等自然環境,只要超過正常限度就會對生命造成危害。“知本”就是要了解生命的本源。作者認為,“精氣”是宇宙萬物之本。正是由于精氣的作用,構成了千姿百態、性質迥異的萬物。這種樸素的唯物的“精氣”說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前,應該說是很可貴的。文中說,精氣“集于圣人,與為夐明”,這種說法混淆了物質與精神的界限,這自然是一個很大的缺陷。作者還從物質運動的角度看待疾病的發生,指出,“精氣”在人體內的郁結是疾病產生的根源。這種說法從現代自然科學的觀點看來,尚缺乏科學根據,但仍不失為一種樸素的唯物的觀點。本篇的名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螻”,至今膾炙人口,仍然富于教益。

 

二曰:

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圣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1],故精神安乎形[2],而年壽得長焉。長也者,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3]。畢數之務[4],在乎去害[5]。何謂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6],五者充形則生害矣[7]。大喜、大怒、大憂、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則生害矣[8]。大寒、大熱、大燥、大濕、大風、大霖、大霧[9],七者動精則生害矣[10]。故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

精氣之集也[11],必有入也[12]。集于羽鳥,與為飛揚[13];集于走獸,與為流行[14];集于珠玉,與為精朗[15];集于樹木,與為茂長[16];集于圣人,與為夐明[17]。精氣之來也,因輕而揚之[18],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長而養之[19],因智而明之。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20],動也。形氣亦然[21]。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22]。郁處頭則為腫、為風[23],處耳則為挶、為聾[24],處目則為?、為盲[25],處鼻則為鼽、為窒[26],處腹則為張、為疛[一][27],處足則為痿、為蹷[28]

輕水所[29],多禿與癭人[30];重水所[31],多尰與躄人[32];甘水所,多好與美人[33];辛水所[34],多疽與痤人[35];苦水所,多尪與傴人[36]

凡食,無強厚[37],烈味重酒[38],是之謂疾首[二][39]。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40]。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將之以神氣[41],百節虞歡[42],咸進受氣[43]。飲必小咽,端直無戾[44]

今世上卜筮禱祠[45],故疾病愈來。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三][46],何益于中?夫以湯止沸[47],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故巫醫毒藥[48],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賤之也,為其末也。

 

【校勘】

[一]疛,舊本作“府”。

[二]眾本皆作“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謂之疾首”,今據陶鴻慶、宋慈袌說刪改。

[三]修,舊校云:一作“循”。招,舊校云:一作“的”。

 

【注釋】

[1]便生:給生命帶來益處。便,利。

[2]安:止,守。

[3]畢:盡,用如使動。數:指壽數,人的自然的壽命。

[4]務:要務。

[5]乎:于。去:避開。

[6]大:指過分,超過正常限度。辛:辣。

[7]充:塞。形:形體,與文中“精”、“神”相對。

[8]接神:與精神接合。

[9]霖:霖雨,連下幾天的大雨。

[10]動:搖動。精:指人體內的精氣。

[11]精氣:指形成萬物的陰陽元氣。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者認為,精氣是一種原始物質,它可以變化生成萬物,而萬物的生長變化是精氣的表現和作用。集:聚集。

[12]入:這里指所入之形。

[13]與:等于說“因”,憑借。

[14]流:流動,這里引申為行走。

[15]精朗:據下文當作“精良”(依陳昌齊說)。

[16]茂長:繁茂生長。

[17]夐(xiòng)明:聰明睿智。夐,遠。

[18]因:依。輕:用如名詞,指輕盈的形體,即上文的“羽鳥”之類。揚:用如使動,使……飛翔。下文四句,句例與此相同。

[19]長:指具有生長特性的形體,即上文的“樹木”之類。

[20]戶樞(shū):門上的轉軸。螻(lóu):螻蛄,天螻。秦、晉之間謂之“蠹(dù)”(見揚雄《方言》、戴震《方言疏證》)。這里用如動詞,生蟲蛀蝕。

[21]氣:我國古醫家把人體生理上的新陳代謝、內部機能活動的原動力稱作“氣”。

[22]郁:郁結,滯積。

[23]處:在。腫、風:都是頭部疾病。腫,指頭腫。風,指面腫。

[24]挶(jú):耳病。

[25]?(miè):眼眶紅腫。

[26]鼽(qiú)、窒:都指鼻道堵塞不通。

[27]張(zhàng)、疛(zhǒu):都是腹部疾病。張,腹部脹滿。這個意義后來寫作“脹”。疛,小腹疼痛。

[28]痿、蹷:都是腳病。

[29]輕水:含鹽分及其他礦物質過少的水。所:處所,地方。

[30]禿:頭無發。癭(yǐng):頸部生囊狀瘤。

[31]重水:含鹽分及其他礦物質過多的水。

[32]尰(zhǒng):腳腫。躄(bì):不能行走。

[33]好、美:這里都指身體健美。

[34]辛水:水味辛辣。

[35]疽(jū):結成塊狀的毒瘡。浮淺者為癰(yōng),深厚者為疽。痤(cuó):癰。

[36]尪(wāng):骨骼彎曲癥。脛、背、胸骨骼彎曲都稱“尪”。傴(yú):脊背彎曲。

[37]強厚:指具有濃烈厚味的食物,即下文的“烈味”、“重酒”。

[38]烈、重:都是濃烈的意思。

[39]疾首:導致疾病的開端。

[40]五藏(zàng):即五臟,指脾、肺、腎、肝、心。葆(bǎo):安。古醫家以“胃為五藏之本”,認為“五藏皆稟氣于胃”(《素問·玉機真藏論》),所以這里說“食之道,無饑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意思是要使胃得到調和,胃調和,五臟就安適了。

[41]將:養。神氣:即精氣,精神。

[42]百節:指周身關節。本書《達郁》篇說“凡人三百六十節”,說“百節”,稱其全數。虞:娛,舒適。

[43]咸:都。受氣:受到精氣的滋養。

[44]戾:乖戾。這里是扭轉的意思。

[45]上:尚,崇尚。卜筮(shì):卜用龜甲,筮用蓍(shī)草。禱祠:祈神求福叫禱,得福后祭神報謝叫祠。

[46]招:箭靶。

[47]湯:滾開的水。也指熱水。

[48]毒藥:這里指治病的藥物,其味多苦辛,故稱毒藥。

 

【譯文】

天生出陰陽、寒暑、燥濕、四時的更替、萬物的變化,沒有一樣不給人帶來益處,也沒有一樣不對人產生危害。圣人能洞察陰陽變化的合宜之處,能辨識萬物的有利一面,以利于生命,因此,精、神安守在形體之中,壽命能夠長久。所謂長久,不是說延續本來短促的壽命,而是使壽命終其天年。終其天年的關鍵在于避害。什么叫避害?過甜、過酸、過苦、過辣、過咸,這五種東西充滿形體,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過喜、過怒、過憂、過恐、過哀,這五種東西和精神交接,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過冷、過熱、過燥、過濕、過多的風、過多的雨、過多的霧,這七種東西搖動人的精氣,那么生命就受到危害了。所以,凡是養生,沒有比懂得這個根本再重要的了,懂得了根本,疾病就無從產生了。

精氣聚集在一起,一定要有所寄托。聚集在飛禽上,便表現為飛翔;聚集在走獸上,便表現為行走;聚集在珠玉上,便表現為精美;聚集在樹木上,便表現為繁茂;聚集在圣人身上,便表現為聰明睿智。精氣到來,依附在輕盈的形體上就使它飛翔,依附在可以跑動的形體上就使它行走,依附在具有美好特性的形體上就使它精美,依附在具有生長特性的形體上就使它繁茂,依附在具有智慧的形體上就使它聰明。

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于不斷運動的緣故。人的形體、精氣也是這樣。形體不活動,體內的精氣就不運行;精氣不運行,氣就滯積。滯積在頭部就造成腫疾、風疾,滯積在耳部就造成挶疾、聾疾,滯積在眼部就造成?疾、盲疾,滯積在鼻部就造成鼽疾、窒疾,滯積在腹部就造成脹疾、疛疾,滯積在腳部就造成痿疾、蹷疾。

水中含鹽分及其他礦物質過少的地方,多有頭上無發和頸上生瘤的人;水中含鹽分及其他礦物質過多的地方,多有腳腫和痿躄不能行走的人;水味甜美的地方,多有美麗和健康的人;水味辛辣的地方,多有生長疽瘡和癰瘡的人;水味苦澀的地方,多有患雞胸和駝背的人。

凡飲食,不要滋味過濃,不要吃厚味,不要飲烈酒,厚味烈酒是導致疾病的開端。飲食能有節制,身體必然沒災沒病。飲食的原則,要保持不饑不飽的狀態,這樣五臟就能得到安適。一定要吃可口的食物;進食的時候,要精神和諧,儀容端正,用精氣將養,這樣,周身就舒適愉快,都受到了精氣的滋養。飲食一定要小口下咽,坐要端正,不要歪斜。

如今社會上崇尚占卜祈禱,所以疾病反而愈增。這就像射箭的人,沒有射中箭靶,不糾正自己的毛病,反而去修正箭靶的位置,這對射中箭靶能有什么幫助?用滾開的水阻止水的沸騰,沸騰越發阻止不住,撤去下面的火,沸騰自然就止住了。巫醫、藥物其作用只能驅鬼治病,所以古人輕視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對于養生來說只是細枝末節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邵阳县| 保靖县| 肥东县| 尚志市| 光山县| 保定市| 永平县| 景谷| 两当县| 九寨沟县| 邳州市| 财经| 鹰潭市| 高雄市| 志丹县| 平果县| 武邑县| 榆林市| 儋州市| 青河县| 东明县| 廉江市| 金川县| 衡东县| 延寿县| 临安市| 竹溪县| 云梦县| 太仆寺旗| 台南县| 大姚县| 张家川| 佛坪县| 大新县| 门源| 福清市| 永泰县| 正安县| 手游| 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