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這樣考上北大(2)
- 秦春華
- 1930字
- 2019-12-06 19:57:41
姓名:朱凌雪
錄取院系:元培學院
畢業中學:廣東省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獲獎情況:2007年廣東省高中生現場作文比賽三等獎、第2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廣東賽區)二等獎、200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國家三等獎、200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三等獎
干杯,青春
三年前,我選擇了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離開了養育我十五年的城市,來到廣州。
開學典禮上,我坐在一片身穿藍白相間校服的同學中間,身邊是沉默而陌生的同學,父母卻在200公里以外的故土。校長對我們說:“既然選擇,就只顧風雨兼程。”
我看著身邊一張張稚氣未脫的面孔,每一張都寫滿了激動和期待。我想象著今后的三年里所要面對的一切:壓力、競爭、孤獨、奮斗,那一刻,我熱淚盈眶。
我總相信,我最燦爛的青春,便是從那一天開始,那是關于責任、狂熱和堅持的三年。
一
名字和面孔也許會在記憶中淡去,但感覺卻是可以被銘記的。
從我們被選為國旗班的那一天起,56個人,就為了同一件東西,狂熱了一整年。
每天早晨6: 50我們便沖出教室,戴上手套,扛上國旗。我們走下樓梯,走進操場,走過肅立的同學身旁,走上升旗臺,“國旗到,請肅立”的聲音一路響著。上臺。轉身。接旗。7點鐘,三聲哨音準時響起。“啪”的一聲輕響,是國旗在我眼前展開。
每天如此,風雨無阻。
我無法向你描述當我站在高高的升旗臺上,臺下所有的人肅立著看我們升旗時,心里的莊嚴和神圣。我亦無法告訴你當我每天晚自習時,從書本里抬起頭來,看到倚在墻角的國旗箱時感到的那份安寧。
在宿舍一遍又一遍用被單練甩旗的男生,在樓道里上上下下培養默契的我們,每天早上總是在清冷的操場看我們升旗的組長,那本有著不同字跡的國旗日記,還有交接儀式上我們的淚水,仔仔細細記下的,是我們的熱忱。我們甚至習慣了看見國旗就起立,習慣了上樓梯時先抬左腳。
后來我明白,那種虔誠,叫責任;那份狂熱,叫少年。
二
我的高三,能和你們并肩作戰,是一種幸福。
每天無論我什么時候走進課室,都可以看到你們奮斗的身影。無論我什么時候有了問題,都可以敲敲前面那位的后背,于是他就轉過身來,陪我一起苦思冥想。當我考試考得出奇好的時候,會有人拍拍我的頭,說我又走狗屎運了。當我抱著被子低沉的時候,也會有人陪我坐在床上,什么也不說。
高三一年里我從剛開始的興奮與狂熱,立下雄心壯志要拼搏一年,到后來成績在反復的起起落落中變得彷徨疲憊。我看過自己的名字在龍虎榜的頂端,也看過成績條上兩位數的排名。我為了參加大學的自主招生補習化學,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不知是否值得。每天中午我趴在床上背單詞,卻看著英語成績晃啊晃的就是不往上走。每天背成語背拼音,卻還是在做題的時候永遠剩下兩個答案不知道怎么選。
倒計時牌的數字一天一天地減少,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忍耐,要用一年的時光去換一個遙遠的夢想。
有人對我說,青春,有了這一年的拼搏才完整,無論結局如何。
終于,1月份,我順利地通過了北大自主招生的筆試,接到了面試的通知。從北京回來的時候,我的心情莫名其妙地變得很平靜。此后幾次的模擬考試,我都能安之若素。我終于學會了怎樣在跌倒時爬起,怎樣在眾人前微笑,怎樣在失敗時昂首挺胸,又怎樣在勝利時學著謙卑。
我用了一年,了解什么是堅持,什么是淡定。
三
2009年6月4日,625個即將奔赴考場的高三學子在考前動員大會上宣誓。我舉著右手,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心在急促地跳動,豪情萬丈的誓言淹沒在所有人的聲音里,回蕩在禮堂上方,胸中熱血沸騰。
6月7日早晨,小X對我說:“不要怕,沒有什么好怕的。”說完,他舉起手,我們擊掌互道加油,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彼此貯藏了一年的力量。
我沒有害怕,真的,一點也沒有。當我走過狀元橋的時候,“華附加油”的聲音依然響徹校園。所有人的眼睛明亮,臉上是興奮和自信。而我的心里,還留著朋友和老師們的鼓勵和祝福。
寧愿笑著流淚,也不要哭著說后悔。這是華附教給我們的,亦是我一直恪守的信條。所謂結局,只是水到渠成而已。
當高考最后一科收卷的鈴聲響起時,尖叫聲四起,我們歡呼著終于結束的一年,歡呼著終于到來的自由。我收拾好東西,穿過長長的樓道,穿過熟悉的校園,穿過這個陽光明媚、蟬聲聒噪的夏天,心里的一角,空了。
我摸爬滾打,我哭過笑過,我起過落過,我燃燒過頹廢過的三年啊,晃一晃,就過去了。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輩子,算不算永遠?
我常常害怕我會辜負這充滿激情、熱血沸騰的年歲,所以我總是張開雙臂去歡迎所有的磨難、所有的奮斗、所有的歡笑和淚水。我舉杯,敬那些陪伴我走過這三年的人們,敬我親愛的母校,敬我這華麗的日子里發生過的點點滴滴。
我知道,倘若沒有了這些責任、狂熱、堅持和別離,成長,也就無所附麗。
干杯,青春!
個人格言: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學習感悟: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背后是艱苦的付出。
個人寄語:寧愿笑著流淚,也不要哭著說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