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學生篇

姓名:李天嗣

畢業院系:北京四中

獲獎情況:獲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保送北京大學法學院

沿途

生活像一條田壟上的公路,路旁立著的界碑上寫著“北大”二字,讓我暫時停腳,吁出一口長氣,回首走來的這一路上沿途的腳印和風景。

我想起了初中語文課上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那時也十三歲的我面對那樣美麗且帶著傲然的自信的文字,努力地想透過紙背看出幾十年前那個立在北大門口的同齡的女孩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

和田曉菲一樣,有不少北大學子在回顧自己進入北大的經歷時往往會這樣說,北大是我從小的夢想,而今夢想終于成真了云云。說實話,縱是現在的我也很佩服他們少年時偉大的夢想,如果我們在年幼時相遇,那么我一定會敬畏到不敢和他們說話。畢竟那時的我只知道北大有湖有塔,直如仙境,高高在上。有時回在香山腳下的姥姥家,會經過北大西邊院墻和那個有名的西門,路還很窄,但是墻很高,讓我小小的心拼命想飛過墻去看看里面是什么。那種感覺就像我路過中南海、玉泉山、釣魚臺,那高高的院墻帶給我的好奇是一種敬畏,一種一睹天顏的夢想,而從不是親近。我甚至從未想過自己能進入北大學習,可能只是有機會戴著某旅行社的帽子跟著前面的小紅旗進入北大轉一圈(那時我還以為只能這樣進北大),然后便可以回來驕傲地對眾人說,我也進過北大了,口氣如同當年受毛主席接見的紅衛兵代表一樣無比驕傲自豪。是的,那就已經是我小時候的夢想了。

然而自從那節語文課結束后,身邊就再也沒什么人提到北大了。四環也已經修通,回姥姥家也不用再經過那條讓我又敬畏又好奇的小路,北大逐漸從我的思維中漸漸淡出。我還是在我的初中里一邊搗蛋一邊認真地生活著,直到我步入初三。初三代表著我要開始考慮自己以后的去向,這對于幼兒園小學初中都分布在以自己家為圓心半徑不到一公里的圓內的我來說無疑是一件比較茫然的事情。當時我的物理老師建議我報考北京四中,這又是一個遙遠的名字,和當時周圍人的想法都不相同。于是我和爸媽決定用初三的那個國慶假期把北京市所有好的高中以及大學都轉一圈,也算是給我開開眼界。就那樣我確定了我高中要去報考四中,同時我也邁進了最有名的北大西門,可以說那次經歷讓我童年虛幻的遙想踏實地落在了地上。

受動畫片《齊天大圣》的影響,我總認為北大院墻高聳、大門威嚴,石獅和琉璃瓦簇擁著當中“北京大學”那塊大匾,如同云氣繚繞的南天門,里面也一定盡是美輪美奐的大小宮殿,行走的人們不騰云駕霧也一定都衣飾華貴、英氣逼人,個個如同下凡的神仙。可是當我走進北大,卻發現里面并無那番景象,門內行人的衣著與門外相比并無異樣,甚至把他們放到西單王府井還稍顯土氣。他們的相貌也并非一臉王侯氣或者書卷氣,我想象中的那種劍眉高鼻、輪廓硬朗、身材高挺的男子和柳眉櫻唇、長發長裙隨風微曳的女子并非隨處可見,甚至難以見到。他們大多抱著書、騎著車或者挎著臉盆、拎著塑料袋在院內匆匆地趕路,路口處依然回響著自行車鈴和汽車喇叭互相拌嘴的聲音,只不過規模比中關村十字路口的要小許多罷了。北大的樓很明顯地能看出新舊,新樓甚是壯觀,但是我總能想象到站在里面能隱隱聞到裝修的味道,舊樓透著一股歲月的痕跡,還是那種帶著綠漆只能沖外打開而不是合金推拉的窗子。在門外順著宿舍走廊看去,感覺像回到了《閑人馬大姐》的筒子樓時代。因為沒有人介紹,所以并不能完全知道每棟建筑的具體功用,但是我卻能很清楚地分清楚哪些是食堂,我總對北大學生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卻不知道他們在吃這個基本問題上并沒有與大眾脫離多少,中午時分,食堂人聲鼎沸,有時說話要像在舞廳,伸頸大吼,方能不使自己淹沒于眾人,“子曰,食色性也”,這兩種場合本是有些相同,但北大也未能免于此,真正說明北大人乃人而非神。

這次的北大之行基本上完全顛覆了北大在我心目當中的形象,不過當時不僅不失望,反而暗暗高興,覺得北大并不是遙不可攀的圣殿,至少在里面生活的人們并不都是圣人,當時覺得前景豁然開朗、一片光明。不過當時的我仍然沒有想過以后要上北大,不僅沒有堅定的信念,甚至連念頭也沒動過,我當時內心好像只是有一個聲音在反復地嘀咕:我還有戲,我還有戲。

后來我如愿地上了四中,在四中我經歷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也許是那個北大天堂一般的幻想的最終消散,讓我對生活充滿了干勁,我覺得一切都沒有那么遙遠,一切都是可以實現的。于是我開始盡情地向前跑,我覺得自己其實不是一個目的非常明確的人,我從沒有過給自己定非常具體的目標,比如說考上北大,比如說學習要進前十,比如說要當學生會主席,比如說要干嘛干嘛。但是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我會向著這個方向不停地跑,只要方向正確,選擇什么道路并不重要。當我剛進四中開學前新生教育的時候,學校請回來許許多多的優秀學長給我們做報告,說實話他們講的內容我既理解不了也記不下來,但是我只知道這是一個如此杰出的學校,這里有如此杰出的人才,而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當一個牛人,當一個也有人像我現在這樣在底下仰望的牛人。

于是我開始在四中奮斗,很坦然地說這種奮斗不為了別的什么,只是為了讓自己對自己滿意。我在高中參加了許多的活動,去籃球隊、去模擬聯合國、去表演話劇、去參加競賽小組、去參加卡拉OK大賽、去競選學生會、去做主持人、去參加朗誦比賽、去拍DV、去準備運動會、去籌辦成人儀式和畢業典禮……這里面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我還是一直往前跑,我總想去面對新的事情。這之中也經歷了許多痛苦,在各種活動中取舍選擇的痛苦、組織一件事情無人響應的痛苦、期待的事情令我大失所望的痛苦、戒除網游的痛苦、在學科競賽徘徊的痛苦、無心學習的痛苦、想要學習但是成績停滯不前的痛苦、保送后躊躇的痛苦……這些痛苦也許別人看來不算痛苦,甚至三年前的自己看完都可能會不以為然,但是這些籠統的概括里面都有許多的故事,有許多的感想,是它們撐起了我充實的高中生活。痛苦之后也會有許多快樂,當我站上運動會領獎臺的時候,當征文比賽最終拿獎的時候,當我拿到保送生資格的時候,當我在表彰會上高舉獎狀的時候,當又一次的主持任務交給我的時候,當我提前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當我入黨事宜最終敲定的時候……這些時候的那種快樂是外人看不到而只有自己才能一遍遍回味的快樂。當我最終在學校禮堂給新生做報告,看到他們那一如我三年前的眼神,聽到好像是三年前的我發出的掌聲,然后我鞠躬離場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三年前的那個夢想,竟然成為了現實。其實這里面不應該有驚嘆語氣的,因為我都是一步步地在往前走,沒有突變,沒有飛躍,走到這里應該理所應當;但是這又應該充滿了驚嘆,因為我走出了一條嶄新的,完全不同于過去任何一條的路,然后到達了我三年前就認定的終點。而這些,我想,是只有自己才會珍視,而別人可能了解不到,也可能不愿意了解的寶貴的成長經歷,這是藏在外表之下的精彩。

我于是想到,如果我初三沒有去過北大,沒有擊碎那個如天宮一般的美麗的夢,那么我直到要進入北大的時候才會發現這種落差,到那時我可能會非常失望,從而忽視了北大真正內涵的東西。

北大,以及北大的有些并不耀眼的建筑,北大里的那些外表可能并不出眾的學子們,他們之所以受人尊敬、受人景仰,就是因為那些外表下的精彩,讓人不能一眼就看穿,讓人需要細細地品讀。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在于設備先進的宿舍樓,而在于在宿舍夜談時悟到的妙諦;不在于光鮮的衣著,而在于衣著之下的人格散發出的魅力;不在于如同貴族般優雅的表演,而在于激烈爭論和狂放不羈中顯露的思維火花和錚錚傲骨;不在于大樓,而在于大師;不在于表面的風光,而在于內在的風尚。

北大應該是一部書,一部鴻篇巨制,而真正的鴻篇巨制在外表上看去總不是那么吸引人的。要真說起來,北大的“一塔湖圖”已經能算作是最精美的插圖,北大的各種趣聞也能算作是最吸引人的故事,但是北大絕不僅止于此,北大絕不只是一部漫畫書。北大還應該有拍案而起的熱血,也有苦心鉆研的沉靜;有機智嚴謹的雄辯,也有勤奮堅韌的實干;有單騎闖關的膽識,也有眾志成城的信念;有敢愛敢恨的瀟灑,也有憂國憂民的赤誠。北大還應該有好多好多的精神財富,是我現在所理解不到的,這些都在這部大書里記錄著。今天我走進北大,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將翻開這部大書,去品讀,去理解,我也希望自己也能在日后的某一天,能給這本書作注,甚至續寫它,我也相信這是每一個北大人的愿望。

我期待著這一天,我也將帶著這種期待,轉過頭來,向著前方,繼續自己的旅程。

個人格言:你怎樣看世界,你就得到怎樣的世界

學習感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聊城市| 桐梓县| 扶风县| 吴川市| 郧西县| 根河市| 高尔夫| 凭祥市| 辽阳县| 浪卡子县| 娄底市| 吴堡县| 松江区| 梧州市| 锦州市| 乳山市| 桃园县| 兴山县| 五华县| 西乌| 新巴尔虎左旗| 青田县| 罗甸县| 灵台县| 凤山市| 且末县| 衡东县| 营山县| 石屏县| 昌平区| 安泽县| 桦南县| 教育| 开鲁县| 图木舒克市| 新建县| 巩义市| 马鞍山市| 上犹县| 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