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速成”

“速成”兩個字是一二十年前教育界中人所耳熟的。我們中間比較年長些的都知道從前有過一個速成師范,造就了不少教員資格的人;當時速成的風氣的確很盛,不逞之徒竟有借了它的招牌斂錢的。我記得有一個笑話說:少數不學無術的人設立一個“中西速成科”,招牌上卻大書著“申酉連戍科”!這當然是笑話,不是事實;不過很可以反映出當時的風氣來。

現在速成的名稱不時髦了,環顧學校林立的海上,差不多沒有再用它的。不過“速成”的精神卻始終是中國興辦新教育(學校教育)以來的一大特色。習藝性質的學校當然利在速成,可以不必說它。但是專門教育大學教育的機關也往往如此;在學生方面,亟亟于“學成”致用,竭力地想把年限縮短,把學分減少;在學校方面,為經濟計,也就竭力遷就,甚至于故意在學分年限兩端上不露痕跡地打些折扣,以廣招徠;于是此推彼挽,而速成的精神乃日益牢不可破。

速成風氣所由養成的原因不止一端。一方面有“學成致用”的舊的教育觀念。自來讀書的人,上焉者為的是“明道”,中下些的無非著眼在一個狹義的用字上;西方人客氣些把致用二字釋做“為社會服務”,中國人不客氣些,便直截爽快地說為個人與家庭謀生計。因為中國人口多,謀生不易,所以學問的目的不但是致用,并且要致用得快;于是速成的原則便應運而生了。第二個重要的因緣,便是近來學制的紊亂和不嚴密。從中學到大學,一個狡黠些的學生,可以用轉學的便捷方法,東一轉,西一轉,在年限上與學分上可以得到不少的“便宜”。在學制不嚴密學風不整飭的時期內本來不宜重用轉學的方法來招學生;然而近來這種方法非常之盛行;而于真正可供甄別的入學試驗方法大家反不措意。末流之弊,弄得入學的手續,成為學校和學生間一種討價還價銖錙必較的行為。

別的事功也許可以速成,但是學問這種事功似乎是根本不能速成的。學問是積銖累寸的東西,也是沒有涯岸的東西,平常我們講一個“成”字,例如從前《禮記》上所講的大成小成,我們自負的心理已經夠大了。何況是“速成”呢?學問只有造詣深淺,卻沒有最后的成就,更沒有走馬加鞭的成就!

造詣有深淺,也確有快慢,深淺快慢一半靠功夫,一半靠天分。天分高的人未嘗不可提高他學習的速率,若說這種人未嘗不可以“速成”,亦無不可。不過天分高的人是不多的;他的所謂“速成”是完全時間上的,至于應當學習的東西,注意力應當及到的地域,卻并不絲毫減少。現在我們普通所經驗到的“速成”卻不如此,因為要求時間上的縮短,便不得不在空間上——即學習功夫應及到的地段——打一個很大的折扣。例如速成教育所用的講義,無非是擇要中的擇要,大綱里的大綱,做學生的即使把它完全記誦熟了,也十有九個是囫圇吞棗的。

囫圇吞棗的成就,為個人計,未嘗不可用以欺世盜名,但對于這行學問,對于社會生活的實際,是害多而利少的。

“欲速則不達”,尤其是在學問方面。

“速率”并不等于“效率”,事事學步歐美的我們,似乎應當先留意到這一點,尤其是在學問方面。

(選自1930年11月《讀書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阿克苏市| 东乡族自治县| 出国| 益阳市| 准格尔旗| 湘阴县| 英吉沙县| 调兵山市| 勃利县| 古田县| 张掖市| 边坝县| 巍山| 德惠市| 建昌县| 平邑县| 十堰市| 曲靖市| 玉屏| 铜川市| 瑞丽市| 沙田区| 宜川县| 宁陕县| 普宁市| 喀什市| 平武县| 阜新市| 民勤县| 德清县| 富平县| 濉溪县| 永嘉县| 溧水县| 三台县| 利津县| 鹿泉市| 高碑店市| 桑日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