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理講義:關于法律的道理與學問(套裝上下冊)
- 夏勇
- 896字
- 2019-12-20 16:18:57
前言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形成了一個傳統,就是每年秋季開學后為研究生開設法理專題課。這門課的特點是,多人講授,不用教材,每人講自己最拿手的或正在從事的研究。如此便不拘泥于照本宣科,不僅學生,連那些平素埋身書齋案頭、不大登臺授課的學者,對這門課也是喜歡的。年復一年,講稿漸成論文,論文亦作講稿,教學相長,蛹蠶互變,一朝化蝶,便成就了這部講義。
本書成稿歷時十余載,撰寫人都是正在或曾在法學研究所工作或學習的學者。起初我們是想編一部供研究生使用的高級法理學教程,借此把教學活動“規范”起來。后來才發現,盡管每門學科皆有不變之理、不易之道,但學者們的思考和研究,一如歷屆學生對這門課的感知和需求,是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編書好比攝影之于流川行云,只能起到一時“定格”的作用,大可不必削適成“統編”教科書的模樣。或許也只有這樣,才真的有助于學生們窺得學問門徑、明白其中就里。再說,這些學者本來就未必是為了給特定的學生們“授業解惑”而研究學問,“聽得懂就聽,聽不懂可不聽”,當然更不必為幫助學生應付考試而將就敷衍什么。他們對法理的講述,不僅對豐富中國政治法律研究,而且對其他方面的學者、教師和廣大社會人士思考政治法律問題,都是有意義的。正因此,作為編者,我們不過在體系構造和編寫方法上下了些筑渠導水的功夫,各篇講稿都涵蘊著學者們的津津原汁。
書編成后取名“法理講義——關于法律的道理與學問”,一方面是力圖闡述法理的要旨大義,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醒讀者諸君,本書因于講述,也囿于講述。宇宙人間的法則客觀存在,自然而然,其理有些講得出來,有些還講不出來,甚至有些本來就是講不出來的,需要各人用心去感悟、去把握。本書之用,不過是提供一點思考的材料、認識的門徑。
我們至今懷念,在那些飄雪的季節,在法學研究所那座靜謐的小院,師生們雖心里惦記著去景山踏雪,卻仍能其樂融融地切磋問學的情境。或許正因此,一些自然的和道德的因素有意無意流露在這部書的字里行間。在這樣一個年代,我們覺得,這些因素,不論對于中國人文學術的傳承和發展,還是對于中國社會政治的改革和進步,都是彌足珍貴的。
編者 謹識
2009年9月5日